山東省立第六中學是清末“廢科舉、興學堂”後,山東省早期創辦的中學之一,前身是1903年5月創辦的曹州官立中學堂,1913年春曹州知府將曹州官立中學堂和曹州公立普通中學堂合併,遷入府署 (今菏澤一中校址),稱山東省立第十一中學。1914年7月改稱山東省立第六中學,抗戰後流亡重組為國立六中第三分校主體。
1903年(清光緒二十九年)五月創辦曹州官立中學堂。
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創辦曹州公立普通中學堂。
1913年春,曹州知府裁撤上述榜蘭嫌兩所中學堂合併,遂遷入府署 (今芝企院章菏澤一中校址),稱山東省立第十一中學。
1914年7月,改稱山東省立第六中學。
1934年1月,更名為山東省立菏澤中學。該校隸屬於山東省教育行政部門領導,校長任免、經費撥發均由省教育行政機關決定。該校組織系統完備,以“校務會議”為學校行政最高機關。校長下設教育、訓育、事務三部,每部設主任1人,職員若干人,視事務繁簡酌定額汽迎危數,一般1-3人。為改進教學,設有教學研究會。訓育部有訓育會議,事務部有事務會議。另設有經濟稽核委員會、訓育委員會、體育委員會。屬臨時性質者有國中教育問題研究會、國語演說指導委員會、英語講演指導委員會、學術講演委員會判想尋、衛生行政委員會、校舍校院審美委員會、教職員同樂會等。
至抗日戰爭爆發,學校南遷流亡,後重組為國立六中第三分想紙校主體。
建校初期,其課程按1902年清朝《欽定學堂章程》的規定進行開設,執行清末學部頒發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實”之教育宗旨。
民國後,則按教育部頒布的中學課程標準開設,有修身、國文、英文、歷史、地理、數學、博物、物理、化學、法制、經濟、圖畫、音樂、手工、體育等課程,此後課程變化較小,積極貫徹了教育部所公布的“注重道德、實利、尚武,以道德 為經,實利、尚武為緯”的教育方針。
學校教職員由校長聘任,師資力量較為雄厚。如1930年全校35名教職員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就有24名,約占69%。教師待遇優厚,月薪多者80餘元,少者50-60元。校長月薪希埋尋槓一般200元,各處主任比最高薪的教員還要多15元。絕大部分教職員工作認真,盡職盡責。
學生主要來自魯西南各縣,通過嚴格考試,擇優錄取。一般年份報名數與錄取之比為10∶1。學生交費,高、國中,一律每人每年交納學雜費4元,電燈費3元,制服費10元,生活費每人每月4元左右。該校編制為16個班,以辦學較正常的1932年為例:高中部3個班,一、二、三年級各1個班,學生118人。國中部13個班,其中男生10個班,一年級4個班,二、三年級各3個班,477人;女生3個班,一、二、三年級各1個班,119人。總計全校16個班,714人。
該校收入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門撥款和收納學生學雜費兩項。1932年預算收入為62240元,支出為63230元,其中薪金54264元,辦公費6696元,購置費2280元。該校歷屆負責人廉潔正直,熱心樹人;教師治學嚴謹,努力從教;學生學習刻苦勤奮,形成了艱苦樸素的優良學風。辛亥革命前夕,該校進步師生回響孫中山的號召,秘密成立以推翻清朝帝制為目的的“尚志社”,抨擊時弊。“五四”運動爆發後,許多進步師生走上街頭,宣傳“科學”、“民主”,抵制日貨,向封建舊道德、舊禮教展開攻擊。1927年,早期共產黨員徐鵬翥(1922年六中校友)等深入該校,向進步師生宣傳馬列主義,發展中國共產黨員,10月初,在這裡建立了菏澤第一個黨支部--中共曹州支部。忠貞不渝的田位東烈士(1922年六中校友)就是這個支部成員之一。該支部的建立,在魯西南古老的大地上產生了深遠影響,在菏澤地區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1937年秋,抗日戰爭爆發,因韓復渠不當命令,山東省教育廳緊急秘密組織魯西、魯南30餘所學校師生南遷,魯東學校只來得及部分撤離。
濟南省立一中、齊光中學、山東省立菏澤中學、山東省第八鄉村師範學校等30餘所即將成為淪陷區的中等學校師生,於1938年初春,陸續集結於河南開封、許昌等地。後全部遷至河南南陽賒旗鎮(今社旗縣),棗船才組成了“山東聯合中學”,正式複課,校長由原山東省教育廳中等教育科科長揚展雲擔任。
不久,日寇不斷進逼,國軍節節失利,許昌等地已臨前線,師生三千餘人,再次身背行囊,繼續跋涉,向西南方向流亡,1938年四、五月間抵達湖北鄖陽(今鄖縣)、均縣,學校奉命易名為“國立湖北中學”,由國民政府教育部直轄。此次流亡途中,少數體弱女生乘木船溯漢江而上,失事、溺死二十九人,揚展雲引咎辭職,由宋還吾任校長。宋還吾因勞累過度,積勞成疾,客逝鄖陽,長眠于于漢江之濱的山崗之上。該校校務由杜光塤(後赴台,任監察委員)主持,蔣士健代理校長。
1938年夏,日寇溯長江而上,武漢告急,教育部下令學校遷至四川。山東三千莘莘學子歷經千辛萬苦,徒步流亡七千餘里,跨魯、豫、鄂、陝、川五省,歷時一年零三個月,有師生歿命途中,終在1939年春,分別抵達四川綿陽、德陽、梓潼、羅江、新店子等地。
1939年初,學校先命名國立山東中學,月後,奉教育部之命,編入戰時淪陷區內遷中等學校之序列,正式命名為“國立第六中學”。
國立六中陣容龐大,學類繁雜,國中、高中、高職、農高、前期師範、後期師範俱全,全部師生要在校食宿,川地實在找不到一處合適的地方來容納這所學校。因此,只有將此校化整為零,分成幾所分校,方才在綿陽附近的幾個縣鎮利用廟宇、祠堂、軍營、廢棄廠房安頓下來。國立六中共分為五個部分,分別駐紮在相距較近的五處地點如下。
校本部:設在綿陽(高中部、初、高級職業部、高級農業部)。在綿陽城外原民生工廠舊址搭草棚若干間作為校舍。總校校長葛為棻(字蘭笙),以字行世,山東日照人。北京大學法律系畢業,原山東省教育廳第二科科長。
第一分校:設在梓潼縣(師範部),在綿陽東北一百多華里,山東來川的師範學生全部在此學習,校內分簡易師範(前期師範)和後期師範,學制均為四年。校長楊書田(字雲齋),楊校長曾是山東第二師範(曲阜),山東第四師範(益都)校長。後來因故離任,由蔡復元接替。
第二分校:設在德陽(國中部,後期增設師範),在綿陽西南方向。分校多為魯北、膠東地區的學生,校長是蘇郁文(字繼周),山東博山人,日本廣島高等師範畢業,戰前濟南女中校長,後赴台。
第三分校(國中部,山東省立荷澤中學為主體):設在綿陽西郊的辛店子(現為綿陽市高X區),距綿陽三十華里,這所分校多系魯西南各縣的學生,以山東六中(菏澤)師生為主。校長田修溪(字竹橋,山東菏澤人),原是山東省立第六中學(菏澤)校長。後來因故離任,由呂壽彭(字鵬齡)接替。
第四分校(國中部,山東濟南省立一中為主體):設在綿陽西南約八十華里的羅江縣(現為德陽市市中區)。這裡是省立(濟南)一中的老班底,也集聚了濟南周邊縣其他學校來川的流亡學生。校長孫維岳原是省立(濟南)一中的校長,北大文學院出身,蔡元培得意門生。曾任教育部“中等教育監督”,勝利後任山東師範學院院長,1960年被誣以“反革命罪”冤死獄中,1983年平反昭雪。四分校基本是山東省立(濟南)一中的老班底,偏安於川北羅江小城,後來逐步擴招當地生源。羅江原有一所建於建於乾隆31年的雙江書院,1926年易名為羅江縣立中學。山東流亡的國立六中四分校後來與其合併,發展成為當地的一所著名中等學校。1981年該校更名為四川省羅江中學。
1942年後,國立六中一分校梓潼分校單獨成立梓潼師範,四分校撤消合併於當地,德陽分校為一分校,新店子分校為二分校。
1946年6月,教育部召開復原會議,22所國立中學參加,但解放戰爭隨之而來,以及六中龐大的體系和各方面的利益,校產校資已集中,無法拆分為原山東多個學校,復員還鄉成為奢望,只能繼續辦學下去。
校長葛蘭笙奔走於魯,與山東省教育廳廳長李泰華商議,國立六中回魯轉為省立,魯籍師生回魯,其餘就地於四川安置,設“國立六中復原籌備處”。
1947年下半年,校長長期在外奔走復員山東事宜,教務主任王振緒接替葛蘭笙的校長職務,維持殘局。
1948年2月,國民黨山東省教育廳曾下達指示,擬恢復戰前各學校並進行籌備,但不久山東各地解放,恢復工作陸續告終。
1948年後,國民黨各戰場陷入被動,無暇顧及教育,國立六中師生客居異省,常有斷炊之虞,好在有山東同鄉會和四川各界經濟人士的接濟才得以生存。
1949年12月21日,綿陽解放,川西區設立綿陽中學。
1950年,國立六中校本部(高中)併入川西區立綿陽中學,建立南山中學;永興二分校(國中)併入綿陽縣立初級中學,更名為綿陽縣第二初級中學,其餘編為綿陽一中,至此國立六中”結束了歷史使命。
該校收入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門撥款和收納學生學雜費兩項。1932年預算收入為62240元,支出為63230元,其中薪金54264元,辦公費6696元,購置費2280元。該校歷屆負責人廉潔正直,熱心樹人;教師治學嚴謹,努力從教;學生學習刻苦勤奮,形成了艱苦樸素的優良學風。辛亥革命前夕,該校進步師生回響孫中山的號召,秘密成立以推翻清朝帝制為目的的“尚志社”,抨擊時弊。“五四”運動爆發後,許多進步師生走上街頭,宣傳“科學”、“民主”,抵制日貨,向封建舊道德、舊禮教展開攻擊。1927年,早期共產黨員徐鵬翥(1922年六中校友)等深入該校,向進步師生宣傳馬列主義,發展中國共產黨員,10月初,在這裡建立了菏澤第一個黨支部--中共曹州支部。忠貞不渝的田位東烈士(1922年六中校友)就是這個支部成員之一。該支部的建立,在魯西南古老的大地上產生了深遠影響,在菏澤地區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1937年秋,抗日戰爭爆發,因韓復渠不當命令,山東省教育廳緊急秘密組織魯西、魯南30餘所學校師生南遷,魯東學校只來得及部分撤離。
濟南省立一中、齊光中學、山東省立菏澤中學、山東省第八鄉村師範學校等30餘所即將成為淪陷區的中等學校師生,於1938年初春,陸續集結於河南開封、許昌等地。後全部遷至河南南陽賒旗鎮(今社旗縣),組成了“山東聯合中學”,正式複課,校長由原山東省教育廳中等教育科科長揚展雲擔任。
不久,日寇不斷進逼,國軍節節失利,許昌等地已臨前線,師生三千餘人,再次身背行囊,繼續跋涉,向西南方向流亡,1938年四、五月間抵達湖北鄖陽(今鄖縣)、均縣,學校奉命易名為“國立湖北中學”,由國民政府教育部直轄。此次流亡途中,少數體弱女生乘木船溯漢江而上,失事、溺死二十九人,揚展雲引咎辭職,由宋還吾任校長。宋還吾因勞累過度,積勞成疾,客逝鄖陽,長眠于于漢江之濱的山崗之上。該校校務由杜光塤(後赴台,任監察委員)主持,蔣士健代理校長。
1938年夏,日寇溯長江而上,武漢告急,教育部下令學校遷至四川。山東三千莘莘學子歷經千辛萬苦,徒步流亡七千餘里,跨魯、豫、鄂、陝、川五省,歷時一年零三個月,有師生歿命途中,終在1939年春,分別抵達四川綿陽、德陽、梓潼、羅江、新店子等地。
1939年初,學校先命名國立山東中學,月後,奉教育部之命,編入戰時淪陷區內遷中等學校之序列,正式命名為“國立第六中學”。
國立六中陣容龐大,學類繁雜,國中、高中、高職、農高、前期師範、後期師範俱全,全部師生要在校食宿,川地實在找不到一處合適的地方來容納這所學校。因此,只有將此校化整為零,分成幾所分校,方才在綿陽附近的幾個縣鎮利用廟宇、祠堂、軍營、廢棄廠房安頓下來。國立六中共分為五個部分,分別駐紮在相距較近的五處地點如下。
校本部:設在綿陽(高中部、初、高級職業部、高級農業部)。在綿陽城外原民生工廠舊址搭草棚若干間作為校舍。總校校長葛為棻(字蘭笙),以字行世,山東日照人。北京大學法律系畢業,原山東省教育廳第二科科長。
第一分校:設在梓潼縣(師範部),在綿陽東北一百多華里,山東來川的師範學生全部在此學習,校內分簡易師範(前期師範)和後期師範,學制均為四年。校長楊書田(字雲齋),楊校長曾是山東第二師範(曲阜),山東第四師範(益都)校長。後來因故離任,由蔡復元接替。
第二分校:設在德陽(國中部,後期增設師範),在綿陽西南方向。分校多為魯北、膠東地區的學生,校長是蘇郁文(字繼周),山東博山人,日本廣島高等師範畢業,戰前濟南女中校長,後赴台。
第三分校(國中部,山東省立荷澤中學為主體):設在綿陽西郊的辛店子(現為綿陽市高X區),距綿陽三十華里,這所分校多系魯西南各縣的學生,以山東六中(菏澤)師生為主。校長田修溪(字竹橋,山東菏澤人),原是山東省立第六中學(菏澤)校長。後來因故離任,由呂壽彭(字鵬齡)接替。
第四分校(國中部,山東濟南省立一中為主體):設在綿陽西南約八十華里的羅江縣(現為德陽市市中區)。這裡是省立(濟南)一中的老班底,也集聚了濟南周邊縣其他學校來川的流亡學生。校長孫維岳原是省立(濟南)一中的校長,北大文學院出身,蔡元培得意門生。曾任教育部“中等教育監督”,勝利後任山東師範學院院長,1960年被誣以“反革命罪”冤死獄中,1983年平反昭雪。四分校基本是山東省立(濟南)一中的老班底,偏安於川北羅江小城,後來逐步擴招當地生源。羅江原有一所建於建於乾隆31年的雙江書院,1926年易名為羅江縣立中學。山東流亡的國立六中四分校後來與其合併,發展成為當地的一所著名中等學校。1981年該校更名為四川省羅江中學。
1942年後,國立六中一分校梓潼分校單獨成立梓潼師範,四分校撤消合併於當地,德陽分校為一分校,新店子分校為二分校。
1946年6月,教育部召開復原會議,22所國立中學參加,但解放戰爭隨之而來,以及六中龐大的體系和各方面的利益,校產校資已集中,無法拆分為原山東多個學校,復員還鄉成為奢望,只能繼續辦學下去。
校長葛蘭笙奔走於魯,與山東省教育廳廳長李泰華商議,國立六中回魯轉為省立,魯籍師生回魯,其餘就地於四川安置,設“國立六中復原籌備處”。
1947年下半年,校長長期在外奔走復員山東事宜,教務主任王振緒接替葛蘭笙的校長職務,維持殘局。
1948年2月,國民黨山東省教育廳曾下達指示,擬恢復戰前各學校並進行籌備,但不久山東各地解放,恢復工作陸續告終。
1948年後,國民黨各戰場陷入被動,無暇顧及教育,國立六中師生客居異省,常有斷炊之虞,好在有山東同鄉會和四川各界經濟人士的接濟才得以生存。
1949年12月21日,綿陽解放,川西區設立綿陽中學。
1950年,國立六中校本部(高中)併入川西區立綿陽中學,建立南山中學;永興二分校(國中)併入綿陽縣立初級中學,更名為綿陽縣第二初級中學,其餘編為綿陽一中,至此國立六中”結束了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