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東省文化界救亡協會
- 建立:1940年8月
- 地點: 山東省
- 省文協共有執委:胡笳、林一山
【山東省文化界救亡協會】1940年8月,建立山東省文化界救亡協會(簡稱省文協),省文協共有執委25人:李竹如、胡笳、林一山、於寄愚、張叔成、張崗、馬巨濤、張凌...
山東文化界救亡協會工作綱領,1940年9月,山東省文化界救亡協會執委會通過的工作綱領。其中在“發展文化事業”中提及“以地區為單位建立編輯出版機關,大量編纂各種教材...
在聯合大會期間,山東省民眾總動員委員會、山東省各界救國聯合總會、山東省職工救國聯合會、山東省婦女救國總會、山東省文化界救亡協會總會分別舉行成立大會,討論通過...
山東文協總會,全稱山東省文化界救亡協會,又稱山東省文協。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山東省文學、文化、藝術界愛國人士抗敵救國的領導組織。...
【山東公學】1941年4月,為培養建國人才,救濟失學青年,山東省文化界抗日救亡協會籌辦的山東公學在沂南縣松泉峪開學。開始由田佩之任校長,1942年6月田佩之調走,...
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協會於1937年7月28日,由蔡元培、潘公展、厲麟似、胡愈之等上海文化界知名人士發起成立,是當時抗日救亡團體中最具影響的組織。該協會在抗戰中積極...
北平文化界救亡協會編輯 鎖定 本詞條缺少信息欄、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1935年12月27日在北平成立。參加的成員有文化、...
在聯合大會期間,山東省民眾總動員委員會、山東省各界救國聯合總會、山東職工救國聯合總會、山東省婦女救國總會、山東省文化界救亡協會總會分別舉行成立大會,討論通過...
陝甘寧邊區文化界救亡協會是1937年11月24日成立的協會組織,艾思奇、趙伯平、柯仲平先後為主任。...
1939年5月,隨八路軍第一縱隊到山東抗日根據地,先後任第一縱隊政治部民運部長、中共山東分局宣傳部部長、山東省文化界救亡協會會長、山東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秘書長等...
上海戲劇界救亡協會,抗日戰爭初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上海進步戲劇工作者組成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民眾組織。1937年 7月28日成立,為上海文化界救亡協會的團體會員。...
8月根據中國共產黨的指示及中國劇作者協會的會議精神,籌組13個救亡演出隊和孩子劇團,並領導新安旅行團開展抗日救亡宣傳活動。10月協會擴大改稱上海戲劇界救亡協會,...
上海職業界救亡協會是抗日戰爭爆發後上海地區會員人數最多、影響廣泛的一個抗日救亡民眾團體,1937年9月12日在上海成立。...
1939年2月與魯浩等焚毀龍口天宮舞台,參加膠東抗戰劇團,歷任抗戰劇團、膠東前線劇團、膠東文藝界救亡協會平(京)劇團、勝利劇團、山東軍區政治部京劇團組長、股長、...
1939年5月,隨八路軍第一縱隊到山東抗日根據地,先後任第一縱隊政治部民運部長、中共山東分局宣傳部部長、山東省文化界救亡協會會長、山東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秘書長等...
10月,第一縱隊和山東縱隊機關合併,劉子超仍任宣傳部長。1940年2月,當選為山東省憲政促進會常務委員。4月組織成立山東省文化界救亡協會,為協會領導人之一。7月,...
《中國戲曲志·山東卷》記載:“1941年5月17日至27日,由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教育處和山東省文化界救亡協會(山東省文協)主持在莒南縣淵子崖村舉行八大劇團...
4月初,李澄之又被推選為山東文化界救亡協會和文化出版社籌備委員會的負責人。7月26日,山東省國大代表複選大會,省民眾總動員委員會成立大會,省工、農、青、婦、...
戰劇團,改名魯誥。後歷任膠東文化界救亡協會勝利劇團演員、分隊長、副團長,後編為山東軍區政治部京劇團、山東省京劇團,仍任副團長。...
1938年,膠東文協(膠東文化界救亡協會)成立,之後各縣文協也相繼成立。為了開展...2006年山東省煙臺市申報的“膠東大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
他還當選為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委員和教育組副組長、山東省文化界救亡協會會長和山東各界救國聯合會總會常務委員 [4] 。1942年初,李竹如擔任了戰工會秘書長...
上海文化界救亡協會 上海文化界救國會 上海業餘劇人協會 上海電影界救國會...山東學生外交後援會 山東實業學會 山東省職工抗日聯合總會 山東旅外同鄉聯合...
1937年春,加入山東各地抗敵救亡協會和山東文藝界抗敵救亡協會,擔任秘密社刊《聯繫...濟南軍區文化部長,全國音協理事、山東省音協主席,為部隊文化工作和專業團隊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