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控釋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於 2006年10月9日 被山東省科技廳正式批准建立,作為全國首家省級控釋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實現了“產、學、研”的緊密結合,開創了我國緩控釋肥科研-開發-戰懂廈糊產品-市場-科研的良性循環的先例。
山東省控釋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持承擔了“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農業部重點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國家發改委化工行業標準"緩笑項愚控釋肥料"制定項目,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緩釋肥料"制定項目,國家星火計畫,國家重點新產品計畫,山東省重點農業科技成果推廣項目,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山東省科學技術發展計畫,山東省技術創新,山東省府元堡火炬計畫項目等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在山東農業大學南腿頁挨屑校區創建了新型控釋肥料中試研發基地,占地面積為 10000平方米 ,擁有兩個中試車間和一個綜合分析化驗室以及四套不同包膜材料和工藝的包膜控釋肥中試生產線,能夠對新型包膜控釋肥料進行產品的研製、中試以及產業化開發。目前此基地的設計生產能力為年產包膜控釋肥料3萬多噸。
山東省控釋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控釋機理、產業化開發和在農作物上大面積套用上取得了重大突破:(1) 研製出新型作物控釋肥12個系列上百個品種,創新了作物專用控釋肥和控釋摻混(BB)肥的精準控釋配方技術,其養分釋放與各種作物吸收相同步;(2)篩選出控釋性能好、成本低、可降解的多種包膜材料及配方,探明了膜材料、厚度、添加劑、粒徑大小等與養分釋放特性台籃檔的關係,提出了預測方程;(3)創建了熱塑性樹脂、熱固性樹脂、硫和硫加樹脂、熱塑與熱固樹脂多層複合包膜四套生產工藝流程、生產線及生產設備,形成了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控釋肥生產技術體系;(4)創新了流化床高速噴塗包膜、閉路循環加壓-冷凝-負壓高效溶劑回收、表面反應快速成膜等技術和工藝,設備革新及核心技術取得了重大創新和突破,使包膜速度快且均勻、溶劑回收率高、能耗少等;(5)建成了世界規模最大、品種最多的控釋肥生產基地,包膜肥料的年生產能店旬力已達65萬噸,實現了控釋肥大規模生產的歷史性突破。本項目控釋肥產品不僅控釋性能好,而且品種多價格低,適於在農作物上大面積推廣采海棄套用,其綜合技術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山東省控釋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發的的"新型包膜控釋肥技術",2006、07、08年一直作為山東省政府推介發布的"農業主推技術"進行大面積推廣,2006年科技部將金正大控釋肥列為國家級星火計畫項目,2007年被科技部、國家環保局等認定為"國家重點新產品",2008年2月農業部全國農技中心下發專門通知,在全國範圍內全面開展金正大控釋肥試驗、示範和推廣工作。多年來在30多種作物上的試驗與示範表明,與對照常規肥料相比,氮素利用率提高50%到一倍,大多數作物增產在15%-25%,可節省氮肥30%-50%,為減少因化肥施用不當造成的環境污染提供了技物支撐;生產的控釋肥已在20多個省(區)大面積套用,累計示範推廣4361.1萬畝,已獲經濟效益64.7億元,其中直接經濟效益10.3億元,產品已出口到澳大利亞、韓國、荷蘭、美國等十多個國家,出口創匯2320萬美元。取得了巨大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具有廣闊的推廣套用前景。已發表論文102篇,SCI收錄10篇,出版施肥叢書四卷68冊,音像光碟一套,已獲授權的發明專利54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制定了“緩控釋肥料”行業標準,和“緩釋肥料”國家標準,研究成果於2008年獲得山東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2009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山東省控釋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持承擔了“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農業部重點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國家發改委化工行業標準"緩笑項愚控釋肥料"制定項目,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緩釋肥料"制定項目,國家星火計畫,國家重點新產品計畫,山東省重點農業科技成果推廣項目,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山東省科學技術發展計畫,山東省技術創新,山東省府元堡火炬計畫項目等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在山東農業大學南腿頁挨屑校區創建了新型控釋肥料中試研發基地,占地面積為 10000平方米 ,擁有兩個中試車間和一個綜合分析化驗室以及四套不同包膜材料和工藝的包膜控釋肥中試生產線,能夠對新型包膜控釋肥料進行產品的研製、中試以及產業化開發。目前此基地的設計生產能力為年產包膜控釋肥料3萬多噸。
山東省控釋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控釋機理、產業化開發和在農作物上大面積套用上取得了重大突破:(1) 研製出新型作物控釋肥12個系列上百個品種,創新了作物專用控釋肥和控釋摻混(BB)肥的精準控釋配方技術,其養分釋放與各種作物吸收相同步;(2)篩選出控釋性能好、成本低、可降解的多種包膜材料及配方,探明了膜材料、厚度、添加劑、粒徑大小等與養分釋放特性台籃檔的關係,提出了預測方程;(3)創建了熱塑性樹脂、熱固性樹脂、硫和硫加樹脂、熱塑與熱固樹脂多層複合包膜四套生產工藝流程、生產線及生產設備,形成了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控釋肥生產技術體系;(4)創新了流化床高速噴塗包膜、閉路循環加壓-冷凝-負壓高效溶劑回收、表面反應快速成膜等技術和工藝,設備革新及核心技術取得了重大創新和突破,使包膜速度快且均勻、溶劑回收率高、能耗少等;(5)建成了世界規模最大、品種最多的控釋肥生產基地,包膜肥料的年生產能店旬力已達65萬噸,實現了控釋肥大規模生產的歷史性突破。本項目控釋肥產品不僅控釋性能好,而且品種多價格低,適於在農作物上大面積推廣采海棄套用,其綜合技術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山東省控釋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發的的"新型包膜控釋肥技術",2006、07、08年一直作為山東省政府推介發布的"農業主推技術"進行大面積推廣,2006年科技部將金正大控釋肥列為國家級星火計畫項目,2007年被科技部、國家環保局等認定為"國家重點新產品",2008年2月農業部全國農技中心下發專門通知,在全國範圍內全面開展金正大控釋肥試驗、示範和推廣工作。多年來在30多種作物上的試驗與示範表明,與對照常規肥料相比,氮素利用率提高50%到一倍,大多數作物增產在15%-25%,可節省氮肥30%-50%,為減少因化肥施用不當造成的環境污染提供了技物支撐;生產的控釋肥已在20多個省(區)大面積套用,累計示範推廣4361.1萬畝,已獲經濟效益64.7億元,其中直接經濟效益10.3億元,產品已出口到澳大利亞、韓國、荷蘭、美國等十多個國家,出口創匯2320萬美元。取得了巨大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具有廣闊的推廣套用前景。已發表論文102篇,SCI收錄10篇,出版施肥叢書四卷68冊,音像光碟一套,已獲授權的發明專利54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制定了“緩控釋肥料”行業標準,和“緩釋肥料”國家標準,研究成果於2008年獲得山東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2009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