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招平斷裂南段金成礦地質背景研究》是由地質礦產部礦床地質研究所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林文蔚、趙一鳴、趙維剛、趙國紅、彭聰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東省招平斷裂南段金成礦地質背景研究
- 成果登記號:19970115[08254]
- 第一完成單位:地質礦產部礦床地質研究所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 19970115[08254] |
項目名稱 | 山東省招平斷裂南段金成礦地質背景研究 |
第一完成單位 | 地質礦產部礦床地質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 | 林文蔚、趙一鳴、趙維剛、趙國紅、彭聰 |
研究起始日期 | 1989-08-01 |
研究終止日期 | 1990-09-01 |
主題詞 | 金礦;成礦預測;深熔作用;山東;招遠;掖縣 |
任務來源 | B |
成果摘要
“山東省招平斷裂南段金成礦地質背景研究”是地礦部定向基金項目。研究取得了成就和創造性貢獻。一. 成礦理論提出膠東金礦是與綠岩帶和重熔花崗岩形成作用有關的轉生熱二. 礦源研究系統地研究了膠東岩群,尤其是對研究工作的重點對象荊山群的地質地球了多方位、多方法系統深入的研究。論證了膠東岩群不僅具有金礦礦源是玲瓏花崗岩的岩源。明確指出廣泛分布在招平斷裂南段的荊山群,除金量僅在(2-3)PPb以下,由於荊山群總體上含金豐度比較低,導致的岩體成礦能力比較低,難以形成大規模的工業礦化。熔花崗質複式岩體的研究提出廣泛分布在招掖平地區的各多時代多期次形成的複式岩體、是多次構造熱事件的產物。與金礦化關店、郭家嶺花崗岩體最終形成在中生代,同位素年齡分別為150-118.9-136.8Ma。結合物探勘查資料,提出了玲瓏岩體的深部立體形態,間位置,明確提出玲瓏岩體的空間形態以及由它形成的地熱場對成礦作作用,玲瓏岩體向北低角度超覆在膠東岩群之上,為礦質運移富集和熱有利條件,南段及東界以高角度或以斷層與荊山群接觸,導致其礦化條四. 招平斷裂帶的系統研究認為本區構造格局的最終形成受中生代瀕太平洋構造應力場的制構造復活。東西向構造控制招掖平地區基底岩系分布、岩漿岩的岩源、礦潛能。東西向構造同北東向構造聯合作用控制金礦的區域遠景和礦床五.提出招掖平地區大中型金是來自花崗岩,而是膠東岩群在重熔或交代過程中,金在熔體相、殘體流體相中選擇再分配的結果,金在流體相的大規模富集是本區金礦發育一。 六. 遠從基底岩系的礦源性質造、岩漿岩條件、燕山期熱事件的強度、圍岩蝕變、礦化規模、綜合成論述,指出該斷裂的南段成礦能力低於北段,對前人“在很多文獻中把列為最有希望的預測區”的論斷提出了實事求是的研究成果。該研究成果不僅對招平斷裂南段金礦研究和找礦預測、勘查工作有指對整個膠東金礦,對我國其它地區的金礦研究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參了國際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