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志·民俗志

《山東省志·民俗志》的編纂工作始於1990年,1996年正式出版。全書以篇、章、節層次劃分, 共設8篇:生產貿易交通民俗、家族社區民俗、衣食住行民俗、人生禮儀民俗、 歲時節慶民俗、民間遊藝民俗、少數民族民俗、民俗研究。上限始於184 0年,下限至1990年。部分內容上溯至事物發端。民俗研究一篇延至1995年。

基本介紹

  • 書名:山東省志·民俗志
  • 出版時間:1996年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背景,簡介,

背景

山東民俗源遠流長,代代傳承。早在新石器時期,反映東夷文化的民俗就在山東地區大量存在。 商周時期,特別是齊魯封建之後,山東曾經出現過列國殊俗的局面,但隨著孔孟學說的形成,便逐步樹立起齊魯禮儀之邦的整體形象。從此,以“禮”為核心的山東民俗在整個封建社會都處於主導地位。
歷史上的齊、魯民俗之別,對後來山東民俗的地區差異與複雜多樣有較為深刻的影響。姜尚治齊,採取的是“因其俗,簡其禮”的政策,因此齊俗繼承東夷文化傳統,較少受宗周禮制的束縛,其通商惠工、尊賢尚功等行事,更帶有商品經濟的色彩。魯俗則試圖用周禮來替代原有的文化傳統,其敦本抑末、崇禮重教,更帶有自然經濟的色彩。齊魯風俗雖有如上區別,但是,同源於東夷文化的傳統,又都以禮義為民俗思想和民俗行事的核心,齊地化禮成俗,無為而治,魯地以禮易俗,廣行教化,方法的不同,並不能改變基本內容的一致。這一時期興起的孔孟儒家學說,對山東地區包括民俗在內的傳承文化起了極大的規範作用。孔子所謂“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就是對這一時期山東民俗文化殊途同歸的一個基本概括。 秦漢一統之後,尤其是漢武帝“獨尊儒術”之後,孔孟儒家學說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山東地區的民俗進一步統一在儒家思想的框架之內,並形成為傳統。其間雖歷經數次改朝換代和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但以禮儀為核心的民俗文化傳統並無大改變。到了近代,隨著封建社會的沒落、西方文化的影響,山東民俗開始向現代化演進。五四運動以後,特別是抗日戰爭開始之後,山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使一代新俗得以生成發展,深深影響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

簡介

新中國建立初期,廣大人民民眾破舊俗、樹新風,新風新尚逐漸形成,有力地推動了山東的經濟和社會發展。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山東的經濟和社會生活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新的民俗事象層出不窮,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 山東民俗,由於各種條件的影響,表現出自身的多樣性、地域性。山東腹地濟南、青州、泰安、兗州一帶,一向是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可作為山東民俗的代表。這一地區的曲阜、鄒城為孔孟故里,泰安有五嶽之首的泰山,民俗特色尤為顯著。孔孟家族習俗不僅影響當地,而且遠及於國內外。 東部沿海地區,漁業習俗和外出經商的習俗最為突出。漁村以日照、榮成、蓬萊、長島等地最具典型性。蓬萊、龍口(黃縣)、萊州(掖縣)沿海地帶居民,沿襲“齊人好逐利”的傳統,外出經商的習俗歷代不衰。 魯東南的沂蒙山區,古代文化發祥較早,既有山地特色,又較多地保留著傳統的民俗事象。而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形成的一系列良風佳俗,在新中國建立後又得到了進一步發揚光大。 魯西南、魯西北地區為黃河沖積平原,民俗事象與古老的黃河緊密相連,獨具特色。其戲曲曲藝、音樂舞蹈、民間工藝(如剪紙、刺繡)等,都已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山東的城市民俗也能獨成系列,其中又有各種不同類型。濟南是一座千年古城,舊街巷、老字號、古風古俗遍地。它同時又是一座泉城與湖城,北國江南的風采為天下所獨有。青島是一座百年之間拔地而起的新興城市,現代城市的氣氛最為濃烈。 山東民俗文化由古及今,因移民、交通、外出謀職等原因,不斷發生地域之間的交流,表現於民俗演變,形成了吸收與開放兼有的態勢,且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 該志獲2005年山東省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