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人民政府批轉省發展改革委關於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的通知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關於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國發〔2013〕20號)精神,加快推進我省重要領域改革,現就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東省人民政府批轉省發展改革委關於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的通知
  • 性質:通知
簡介,詳細內容,

簡介

山東省人民政府批轉省發展改革委關於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的通知
魯政發〔2013〕14號
各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省政府同意省發展改革委《關於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山東省人民政府
2013年7月30日
關於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重點工作的意見
省發展改革委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關於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國發〔2013〕20號)精神,加快推進我省重要領域改革,現就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詳細內容

一、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圍繞推動經濟轉型、不斷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正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以更大的勇氣、智慧和韌性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與社會和諧穩定。
(二)總體要求。正確處理好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的關係,處理好增量改革與存量最佳化的關係,處理好改革創新與依法行政的關係,處理好重點突破與整體推進的關係,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確保改革順利有效推進。
二、圍繞推動經濟轉型深化改革
以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為核心,加快推進財稅、金融、價格、科技等重點領域改革,把改革的紅利、內需的潛力、創新的活力疊加起來,為經濟轉型升級提供體制保障。
(一)加快財稅體制改革
1.完善財政預算制度,推動建立公開、透明、規範、完整的預算體制。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減少、合併一批專項轉移支付項目,增加一般性轉移支付規模和比例。(省財政廳負責)
2.精心組織實施營業稅改徵增值稅擴大試點工作。按照中央部署,合理調整消費稅徵收範圍和稅率,將部分嚴重污染環境、過度消耗資源的產品等納入徵稅範圍。開展深化礦產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改革試點。(省財政廳、省地稅局、省國稅局、省國土資源廳等負責)
3.建立健全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落實和完善對成長型、科技型、外向型小微企業的財稅支持政策。(省財政廳、省國資委、省科技廳、省地稅局、省國稅局等負責)
(二)深化金融體制改革
1.完善股權交易市場制度規則體系,擴大中小企業股份轉讓試點範圍。加快和規範發展民營金融機構以及面向小微企業、“三農”的中小金融機構,完善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全面推進民間融資管理試點工作,規範民間融資秩序。借鑑國內金融改革試驗區政策,研究制定我省綜合性和專項性金融改革實驗區工作方案。(省金融辦、人民銀行濟南分行、山東銀監局、山東證監局、山東保監局等負責)
2.研究制定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的意見。探索開展地方金融綜合經營試點,完善地方金融機構法人治理結構。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探索發展小型社區類金融機構。深化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工作,在拓展融資渠道、拓展業務範圍等方面進行創新。重組或新設一批大型融資性擔保機構。以金融組織體系建設為重點,引導更多金融資源流向縣域,增強縣域金融發展實力和服務能力。創新發展銀行融資服務模式,進一步探索擴大抵(質)押物範圍。(省金融辦、人民銀行濟南分行、山東銀監局、省國資委等負責)
3.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促進信息共享,加快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徵信系統,推進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司法公信建設,完善以獎懲制度為重點的社會信用體系運行機制。(省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濟南分行等負責)
(三)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
1.抓住當前物價水平總體穩定的有利時機,積極穩妥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逐步建立反映市場供求關係、資源稀缺程度、環境損害成本的價格形成機制。建立應對資源價格波動的長效機制。(省物價局負責)
2.在保障人民民眾基本生活需求的前提下,綜合考慮資源節約利用和環境保護等因素,對居民類資源性產品試行階梯式價格,引導居民合理、節約使用資源。完善非居民和特種用水超定額加價制度。(省物價局負責)
3.推進電價改革,逐步調整銷售電價分類結構,規範各類銷售電價的適用範圍。規範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促進可再生能源項目健康、合理、有序發展。加大落實懲罰性電價和差別電價政策實施力度。推進大用戶直購電和售電側電力體制改革試點。積極推進外電入魯,緩解用電矛盾和減排壓力。(省物價局、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等負責)
(四)加快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整合資源實施科技重大專項,完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激勵政策,加強創新平台建設,實現科技資源開放共享,發揮科技在經濟發展中的支撐作用。(省科技廳、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發展改革委等負責)
(五)加快重點領域和區域改革
1.加快服務業發展改革。加快營造促進高端服務業發展的良好環境,健全制度和標準,規範市場監管,最大限度地為服務業增添活力和動力。大力發展金融、現代物流、科技信息、商務服務、文化旅遊等重點產業,積極培育電子商務、物聯網、研發設計等新業態,建設一批創新能力和輻射力強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加快推進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省發展改革委負責)
2.加快推進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和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體制機制創新以及重點園區的建設,培植新優勢,加快建設現代海洋產業和高效生態產業體系,實現資源與環境、經濟與生態的有機統一。加快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發展步伐,創新發展理念,率先突破體制機制障礙,不斷提升產業發展質量效益,推進區域一體化。加快建設西部經濟隆起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為促進西部地區科學發展提供體制機制保障。(省發展改革委負責)
三、圍繞不斷改善民生深化改革
圍繞老百姓反映強烈的民生問題,在與民眾利益密切相關的社會保障、收入分配、社會事業、食品藥品安全、環境保護、城鄉統籌發展等領域,加快改革,織就覆蓋全民的保障基本民生“安全網”。
(一)深化基本民生保障制度和社會事業改革
1.整體推進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整合城鄉基本醫療保險管理職能,健全全民醫保體系。健全保障性住房分配製度,有序推進公租房、廉租房並軌。(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衛生廳、省編辦、省財政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物價局等負責)
2.建立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就業困難群體就業援助、重特大疾病救助等制度,健全並落實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鈎聯動機制。(省民政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物價局等負責)
3.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貫徹落實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的若干意見,制定出台合理提高勞動報酬、推進國有企業收入分配市場化改革、整頓和規範收入分配秩序等重點配套方案和實施細則。(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國資委、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等負責)
4.加快推進文化領域政事、政企、政資分開,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最佳化促進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制度環境。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快公立醫院改革,完善社會辦醫政策,逐步形成多元化辦醫格局。(省委宣傳部、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文化廳、省衛生廳、省編辦、省物價局等負責)
(二)健全食品藥品安全和環境保護監管制度
1.建立最嚴格的覆蓋生產、流通、消費各環節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制度。建立健全部門間、區域間食品藥品安全監管聯動機制。完善食品藥品質量標準和安全準入制度。加強基層監管能力建設。充分發揮民眾監督、輿論監督作用,全面落實食品藥品安全投訴舉報機制。(省食品藥品監管局負責)
2.建立健全最嚴格的環境保護監管制度和規範科學的生態補償制度。建立區域間環境治理聯動和合作機制。完善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制定加強大氣、水、農村(土壤)污染防治的綜合性政策措施。深入推進排污權交易試點。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研究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考核辦法和獎懲機制。不斷拓寬公眾參與環保的渠道,積極探索建立政府與公眾良性互動的工作機制。(省環保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林業廳等負責)
(三)積極推進統籌城鄉和農業農村改革
1.研究制定城鎮化發展規劃。以增強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吸納就業、人口集聚功能為重點,開展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有序推進城鄉規劃、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一體化,創新城鄉社會管理體制。最佳化行政層級和行政區劃。(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國土資源廳、省編辦、省民政廳等負責)
2.根據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轉移人口情況,分類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統籌推進相關公共服務、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將基本公共服務逐步覆蓋到符合條件的常住人口。(省公安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等負責)
3.健全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城鄉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項目的政策和相關機制,完善地方債務風險控制措施,規範發展債券、股權、信託等投融資方式,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金融辦、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等負責)
4.建立健全農村產權確權、登記、頒證制度。加快農村土地產權制度改革,依法保障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宅基地使用權,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穩步推進農村集體資產產權制度改革,健全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制度,依法保障農民集體資產收益分配權。探索建立農村產權交易市場。推進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開展國有林場改革試點。(省國土資源廳、省農業廳、省水利廳、省林業廳、省財政廳、省編辦等負責)
5.在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和專業服務公司等新型經營主體,加快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完善農業產業化經營體制,引導龍頭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省農業廳、省林業廳負責)
四、圍繞促進社會公正深化改革
通過改革,構建各類企業平等競爭和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制度環境。
(一)持續最佳化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1.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特別是小微企業發展,認真落實支持政策措施,進一步最佳化發展環境。加快推進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全面提升市場競爭力。(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發展改革委等負責)
2.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推進國有企業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推進國有資本布局結構調整和國有企業併購重組,著力培育一批主業突出、公司治理良好、在國內外同行業中有較強影響力的企業。完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制度,推動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加快解決國有企業辦社會負擔和歷史遺留問題。(省國資委、省財政廳等負責)
3.繼續深化開放型經濟體制改革。進一步擴大金融、物流、教育、科技、醫療、體育等服務業對外開放。完善口岸管理體制,推進通關便利化改革。積極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建立健全雙邊、多邊和區域投資貿易合作新機制。健全境外投資規劃、協調、服務和管理機制,完善風險防控體系。繼續深化流通體制改革。(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政府辦公廳等負責)
(二)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
1.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抓緊清理有礙公平競爭的政策法規,推動民間資本有效拓寬投資領域。重點推動民間資本切實有效進入金融、能源、鐵路、電信等領域,落實好在公平市場準入、擴大開放範圍、深化配套改革、加強監督管理等方面的政策。研究推動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結合鐵路政企分開,將支線鐵路、城際鐵路、資源開發性鐵路所有權、經營權率先向社會資本開放。(省發展改革委負責)
2.減少政府對企業投資活動的干預,著力打破制約民間投資發展的瓶頸障礙,創新監管方式和手段,進一步加強事後監管和規範化、標準化、專業化服務。研究擬訂政府投資條例和企業投資項目核准備案管理條例,加快投資管理法制化和規範化建設。(省發展改革委負責)
(三)健全保障起點公平的機制
1.圍繞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加快發展學前教育,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整合職業教育資源,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保障農村和貧困家庭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機會。(省教育廳、省編辦、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負責)
2.加快就業招聘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國有企事業單位公開公平公正擇優錄取人員制度。(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國資委負責)
五、圍繞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深化改革
按照簡政放權的要求,將企業能自主決定、市場機制能有效調節的事項交給企業和市場,進一步加強市場監管、公共服務,更好地激發市場主體的創造活力,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一)簡政放權,減少審批事項。抓緊清理、分批取消和下放投資項目審批、生產經營活動和資質資格許可等事項,要做到權力和責任同步下放、調控和監管同步強化。對繼續保留的審批事項,要增強公開性和透明度,進一步簡化手續、最佳化程式、限時辦結,切實管住管好。同時,嚴格控制新增審批項目。(省編辦、省發展改革委、省法制辦、省監察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等負責)
(二)推進政府機構和事業單位改革。研究提出省政府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分解落實職能轉變的工作任務。穩步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工作,研究提出全省事業單位分類目錄和分類方案,推進事業單位人事、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險制度改革,探索管辦分離有效形式,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省編辦、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等負責)
(三)創新政府公共服務提供方式。研究制定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推動公共服務提供主體和提供方式多元化。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省財政廳、省機關事務局、省編辦等負責)
(四)推進行業協會商會和工商登記制度改革。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強化行業自律,使行業協會商會真正成為提供服務、反映訴求、規範行為的主體。創新社會組織登記管理,對行業協會商會類、科技類、公益慈善類、城鄉社區服務類社會組織實行民政部門直接登記。改革工商登記制度,將註冊資本實繳登記制改為認繳登記制,依法減少工商登記前置審批項目。(省民政廳、省工商局、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編辦等負責)
六、加大推進力度,完善推進機制
各地、各部門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工作,把推進改革作為領導幹部業績考核的重要內容。要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為改革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省發展改革委要採取建立聯席會議、專題會議制度等多種形式,加強統籌安排,健全工作機制,協調解決重大問題,強化督促檢查,及時將改革進展情況和重要問題報告省政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