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漁鼓是源於道情的一種傳統說唱藝術形式。道情源於唐代“九真”、“承天”等道曲。南宋始用漁鼓簡板伴奏,元明以來流傳益廣,與各流行地區民間俗曲相結合形成各自不同的曲調。演唱內容以歷史傳統與民間故事為主,宗教色彩日漸淡薄。因主要伴奏樂器而得名“漁鼓”,流行於山東境內的統稱“山東漁鼓”。但藝人仍尊道士邱處機,屬“邱祖龍門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東漁鼓
- 性質:民間說唱藝術
- 流行區域:山東
- 派別:寒腔漁鼓、兩坡羊漁鼓 等
- 傳統書目:《三渡林英》、《湘子上壽》 等
- 發展現狀:瀕臨消亡
形式,風格,發展歷程,瀕臨消亡,
形式
漁鼓演出形式簡單,用漁鼓、簡板伴奏,唱白自由,語言通俗,曲調適於述說,幾近吟誦。傳統書目除與道教有關的《三渡林英》、《湘子上壽》等唱段外,尚有反映歷史故事、民間生活的唱段50餘個,中長篇《三紅傳》、《西華街》、《月唐演義》等20餘部。
風格
山東漁鼓風格各異,流行於臨沂、濟寧一帶的多為寒腔漁鼓,代表性藝人有翟教寅、王永田等。濟寧以北、以東為兩坡羊漁鼓及大、小關腔、靠山紅等少數派別。膠東一帶的漁鼓,沿大沽河入青島,以王太和、高六乙為代表,相傳已有五代,今已絕響。魯北樂陵漁鼓,流傳雖不廣遠,但男女對唱,曲調優美,邊歌邊舞,唱後疊羅漢,熱鬧非常,在漁鼓道情中實不多見。
發展歷程
縱觀“山東漁鼓”的發展歷程,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山東漁鼓”從14世紀初(1311年)隨著全真教龍門派的興起而流入平陰。先是道人勸善化緣“唱道情”的一種“法器”和形式,流入民間後便成為了窮人討飯餬口的一種工具和方式,後來便逐漸發展成了一種民間說書形式,伴隨著歷史的不斷發展進步,“山東漁鼓”也不斷的日臻完善並逐漸形成了一種曲藝說唱藝術形式。第二階段,清末民初時期,“山東漁鼓”發展到了鼎盛時期,才出現了外號“獨霸山東的小胡椒”李何君這樣的著名漁鼓藝人。此時的“漁鼓”,不但在平陰,而且在山東魯南、魯西南、魯西和魯北等地區也有不少成名的漁鼓藝人。第三階段,1965年“文革”開始後,“平陰漁鼓”作為“四舊”被批判、封殺。“山東漁鼓”第十八代傳人邢永勝(平陰縣平陰鎮南門村人)在“文革”中被批鬥迫害而死,第十九代傳人朱世年受迫害入獄。“文革”後“平陰漁鼓”藝人朱世年重出江湖,拎起他心愛的漁鼓開始了“跑坡”說書生涯,那個年代在魯南、魯西、魯西南等地的交流會和廟會上經常聽到他的漁鼓聲。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農村實行了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的日子逐漸富裕起來了,廣大人民民眾的物質文化生活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人們的文化消費觀念向多元化發展,“跑坡”說書的市場逐漸簫條,漁鼓受到了冷落。雖然“跑坡”賣藝不時興了,但“山東漁鼓”在當地沒受到冷落,不論在消夏活動中、重大節慶文藝活動中,還是參加上級舉辦的比賽中經常安排“山東漁鼓”藝人朱世年參加,深受民眾的歡迎。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山東漁鼓”為當地社會主義“三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但是在傳承發展中卻令人擔憂,如今“山東漁鼓”唯一的傳人朱世年已60歲了,還沒有收到可意的徒弟,眼看著這千百年傳下來藝術的就要後繼無人,實在讓人心痛。
瀕臨消亡
山東平陰漁鼓唯一的傳唱人朱世年的弟子在演唱漁鼓(圖)。平陰漁鼓是一種說唱藝術,以說故事為主,用鼓和板伴奏。平陰漁鼓已經在當地流傳了上千年,傳到朱世年手裡已經世第十九代了,平陰漁鼓這種藝術形式瀕臨消亡。
因受人們觀念和認識所限,除部分精彩旋律和唱段被創作花鼓音樂採用外,其餘大部分內容(包括表演技巧),樂器製作工藝,演奏鼓譜、傳統曲目腳本等早已無人繼承,即將失傳。據調查,現有活在的民間老藝人僅張國泰、趙光儒等3人,已年逾古稀。張國泰本人也雙目失明,且孤身一人,靠沿途賣唱、乞討為生,生活十分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