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院名稱
山東海洋牧場工程與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
2.批准單位
山東省民政廳、山東省科技廳,為全國首敬企盼家海洋牧場研究院。
3.建設內容
總建築面積為600平方米,設計為單層,下設海洋牧場分子生物學實驗室、海洋牧場水質分析實驗室、海洋牧場病害防治實驗室、生境與生物資源修復實驗室;本項目需新增試驗、檢測以及信息化工程及系統43台(套),包括:數字解剖鏡、網路顯微攝像及信息傳輸系統、細菌分析儀等。
4.研究院戰略定位
面向國家現代海洋農業發展的戰略需求與海洋牧場建設的產業急需,按照“突破前沿技術、提升裝備水平、確保質量安全、修復生態環境、擔嫌協養護漁業資源、拓展產業空間”的發展思路,秉承“開放、合作、發展、共贏”的原則、“精誠團結、和諧共進”的精神、“支撐跨越、引領未來”的方針,充分發揮人才、資源與平台優勢,實施海洋牧場關鍵原理、設施、技術的自主創新和集成示範,將研究院建設成為科技先進、管理規範的科技創新與技術服務中心,設備完善、人才多元的科研與實習基地,規劃合理、效益顯著的技術推廣和產業化示範平台,引領和支撐山東乃至我國海洋牧場工程和技術的高效、安全、健康和持續發展。
5.研究院任務
(1)開展海洋牧場關鍵原理研究與設施和技術研發
(2)實施海洋牧場關鍵技術和重大產品的套用與推廣
(3)開展海洋牧場科技人才、技術人員和管理精英的培訓
(4)開展海洋牧場關鍵技術諮詢與服務
(5)承擔國家和地方海洋牧場相關的科研項目和課題
6.研究方向
(1)重要經濟物種的良種選育與苗種培育
(2)海水增養殖生態學原理與環境調控
(3)海水增養殖設施與工程裝備
(4)重要經濟生物營養飼料與高值化利用
(5)增養殖物種病害防治與質量控制
(6)生境修復與生物資源養護
7、主要研究內容:
圍繞上述研究方向,主要開展以下幾方面的研究:
(1)良種選育與苗種培育
研究重要經濟生物的繁殖發育生物學特徵;利用累代選育、雜交育種和分子設計育種等方法,開展重要經濟生物的選全詢翻擇育種研究,選育具有優勢性狀的新品種和新品系;研究種質保存與提純復壯新方法與新技術;研發重要經濟生物的原位和異位苗種繁育及中間培育的新設施與新技術;建立重要經濟生物的良種選育與苗種繁育、中間培育的一體化高效生產體系和技術規範。
(2)生態原理與環境調控
研究海水化學要素的生態學功能及其對海灣生態環境演變的調控作用;研究生物過程作用下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效應及其關鍵控制過程;研究沉積物的分布特徵及其影響因素;研究環境因子格霸與生物之間的相互關係及其作用機制;研究重要經濟生物的生理生態學特徵及其對生巴盼歸朽態環境的回響機制。
(3)養殖設施與工程裝備
研究重要經濟生物的行為生態學特徵及其對環境因子的回響;研究重要經濟生物的增養殖設施關鍵設計參數,研發新型高效增養殖與采捕新設施與新裝置;研究海洋牧場關鍵設施與工程裝備及其規劃布局。
(4)營養飼料與精深加工
研究重要經濟生物的營養需求、生態高效型飼料配方;研究重要經濟生物的營養成分及其與養殖環境的關係;研究重要經濟生物的高效精深加工工藝與設備,研發功能性食品與保健食品;研發乾制海產品的智慧型化泡發、加工及烹飪設備。
(5)病害防治與質量控制
研究重要經濟生物病害與敵害的發生機理及其防控措施;研究海洋環境質量快速監測與評價的新方法、新技術和指標體系;研究海洋環境質量演變的預測原理、技術與方法;建立重要經濟生物生產過程的追溯和質量控制體系。
(6)凝重櫃生境和生物資源修復
研究旨在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和生物資源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容量評估理論與方法;研究近海典型污染物的控制理論與方法;研究修復活動影響下海灣生態系統的演替規律及生物多樣性變動規律,研究能夠改善水質、有助於生態恢復的生態學原理;研究旨在降低污染排放、淨化增養殖環境、增加資源補充的資源修復技術與方法。
8、現有研究工作的基礎
研究院由山東藍色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聯合成立,由中科院提供強大的科研力量支撐,有藍色海洋提供海洋牧場新技術的規模化、產業化推廣與套用。
(1)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鑽煮厚芝院海洋研究院始建於1950年8月1日,是從事海洋科學基礎研究與套用基礎研究、高新技術研發的綜合性海洋科研機構。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4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博士生導師118人。研究院現設有10個博士點、12個碩士點、3個專業碩士點和海洋科學博士後流動站。
進行了耐高溫速生刺參和白刺參選育。選育的耐高溫刺參與常溫刺參相比可提前17天解除夏眠,耐溫性提高約1℃,同時,通過研究熱休克蛋白基因的表達量和高溫致死實驗,證明了所選育的耐溫苗種比普通苗種具有更強的耐高溫能力。白刺參的選育工作也取得重要進展,現有結果表明,白刺參可以遺傳,並具有比普通刺參更高的營養價值,累計培育出130萬頭苗種,基本實現了產業化規模。制定了紫刺參苗種培育技術操作規程,培育出F1代紫色刺參苗種100多萬頭,紫色性狀遺傳穩定。從朝鮮、俄羅斯等地引進刺參培育多刺新品系,今年預計培育苗種3000萬頭。
在人工海珍礁和生態增養殖研究方面,研製了多層板式立體海珍礁、牡蠣殼海珍礁及其配套製作裝置、多層組合式海珍礁、海龍Ⅰ型底播海水養殖設施、方形人工魚礁及船礁等系列海珍礁,可根據不同海域特點,調控增養殖生態環境,實現刺參、鮑等的生態高效增養殖;建立了基於島嶼典型生境的生態增養殖模式,形成了包括初級生產者、沉積食性消費者、戀礁性魚類三個島嶼增養殖功能群體系,採用藻類沉繩式養殖方式解決了風浪較大的海域進行筏式藻類養殖藻苗損失嚴重的問題;建立了基於生態系統水平的淺海底播增養殖模式,形成了包括初級生產者、初級消費者和沉積食性消費者三個淺海增養殖功能群,建立了藻鮑參多元綜合底播增養殖示範區;建立了淺海筏式貝藻參綜合養殖模式,在濾食性貝類筏式養殖區搭配大型藻類養殖,如高溫種龍鬚菜和低溫種海帶、裙帶菜組合。
(2)山東藍色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山東藍色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公司成立之初就確定以科技為支撐,打造現代海洋農業企業,主要從事水產品技術的研發、推廣,海參等名貴水產品的育苗、養殖、冷藏和銷售海珍品旅遊觀光項目。公司共有海域16多萬畝,其中近海岸灘涂1萬多畝,水深從1米延伸到8-12米水深,主要分布在萊州灣海域。公司現有員工200餘人,46人畢業於中國海洋大學、大連海洋大學、青島農業大學、煙臺大學等國內知名涉海高等院校,其中碩士研究生6名、博士研究生4名。並計畫每年招聘大學畢業生,為藍色海洋注入新鮮血液。
3、國際交流與合作
在藍色海洋與中科院的大力支持下,研究院不斷學習國內外新技術、新理念,採取“引進來”與自主創新相結合的模式,積極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後與世界諸多高等院校交流學習,合作概況如下:
(1)日本東北大學
與日本東北大學就“海灣生境修復與海洋牧場建設技術”進行合作,研發人工礁體的海藻移植技術,,研究並查明各種人工礁體附近最適宜的海藻種類。利用海草床移植新設施與新工藝,建立海藻礁體的人工建設新技術;研發受損海灣生境修復新設施建立受損海灣生境修復新模式與新技術;建立典型海灣重要經濟生物多元化修復新技術。
(2)澳大利亞SouthAustralianResearchandDevelopmentInstitute
與澳大利亞SouthAustralianResearchandDevelopmentInstitute,就“牡蠣礁體的人工投放與增殖技術研究”進行合作,研發附著有大個體牡蠣的人工礁體及其人工投放技術;利用累代選育與分子標記輔助選育技術,對人工礁體上的牡蠣品種進行選育,改善人工礁體餌料附著效果;篩選適宜牡蠣附著的人工該礁體材質,建立牡蠣礁製作與投放新技術體系。
(3)日本北海道廳牡蠣研究所
與日本北海道廳牡蠣研究所就“岩牡蠣的引進”進行合作,引進日本岩牡蠣原種,建立岩牡蠣種質暫養與培育新模式;研發岩牡蠣苗種擴增新途徑與新技術,研究岩牡蠣養殖新設施,建立岩牡蠣淺海增養殖新技術。
(4)台灣國立台灣大學
與台灣的國立台灣大學就“海參及牡蠣深加工”進行合作,查明並量化海參具有保健功能的組分及其功效,研發具有高附加值的海參產品加工工藝與技術,開發海參高值化利用新產品;研究海參乾制產品自動化泡發新設備;建立海參產品全產業鏈可追溯體系。
(5)加拿大MemorialUniversityofNewfoundland
與加拿大MemorialUniversityofNewfoundland就“適用於海參底播人工礁體的製作技術”進行合作,篩選適用於海參增殖的礁體種類,研究不同高度、不同表面粗糙程度、不同厚度人工礁體對海參底播增殖效果的影響,包括水泥礁、剛勁混凝土礁體、石塊礁、橡膠礁體、貝殼礁、牡蠣礁等各種類型礁體附著海參的增值效果;不同高度礁體所產生的上升流對餌料增殖的效果影響;不同厚度礁體對海參夏眠影響的機理等。研發生態多元化增養殖礁體;建立海洋牧場人工礁體建設的技術標準或規範。
二.建設目標
1、近期目標(2014-2015)
通過研究人員、技術骨幹、企業管理人員等的共同努力,充分發揮科研院所的人才優勢和企業的技術推廣優勢,維持萊州灣生境和資源的持續高效利用,初步建立科技先進、設備完善、管理規範的萊州灣海洋牧場。
2、遠景目標(2016-2020)
加強政府的引導作用,依託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支撐能力,進一步提升“研究院”的科研能力與水平,發揮企業的技術集成和推廣優勢,努力將“研究院”建設成為院地合作、所企共建的創新平台,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和企業增收的示範基地;著力將萊州灣打造成為科學研究和技術推廣的模式灣、良種供給和持續利用的資源灣、環境友好和低碳高效的生態灣、科技先進和引領發展的示範灣。
(2)生態原理與環境調控
研究海水化學要素的生態學功能及其對海灣生態環境演變的調控作用;研究生物過程作用下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效應及其關鍵控制過程;研究沉積物的分布特徵及其影響因素;研究環境因子與生物之間的相互關係及其作用機制;研究重要經濟生物的生理生態學特徵及其對生態環境的回響機制。
(3)養殖設施與工程裝備
研究重要經濟生物的行為生態學特徵及其對環境因子的回響;研究重要經濟生物的增養殖設施關鍵設計參數,研發新型高效增養殖與采捕新設施與新裝置;研究海洋牧場關鍵設施與工程裝備及其規劃布局。
(4)營養飼料與精深加工
研究重要經濟生物的營養需求、生態高效型飼料配方;研究重要經濟生物的營養成分及其與養殖環境的關係;研究重要經濟生物的高效精深加工工藝與設備,研發功能性食品與保健食品;研發乾制海產品的智慧型化泡發、加工及烹飪設備。
(5)病害防治與質量控制
研究重要經濟生物病害與敵害的發生機理及其防控措施;研究海洋環境質量快速監測與評價的新方法、新技術和指標體系;研究海洋環境質量演變的預測原理、技術與方法;建立重要經濟生物生產過程的追溯和質量控制體系。
(6)生境和生物資源修復
研究旨在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和生物資源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容量評估理論與方法;研究近海典型污染物的控制理論與方法;研究修復活動影響下海灣生態系統的演替規律及生物多樣性變動規律,研究能夠改善水質、有助於生態恢復的生態學原理;研究旨在降低污染排放、淨化增養殖環境、增加資源補充的資源修復技術與方法。
8、現有研究工作的基礎
研究院由山東藍色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聯合成立,由中科院提供強大的科研力量支撐,有藍色海洋提供海洋牧場新技術的規模化、產業化推廣與套用。
(1)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院始建於1950年8月1日,是從事海洋科學基礎研究與套用基礎研究、高新技術研發的綜合性海洋科研機構。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4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博士生導師118人。研究院現設有10個博士點、12個碩士點、3個專業碩士點和海洋科學博士後流動站。
進行了耐高溫速生刺參和白刺參選育。選育的耐高溫刺參與常溫刺參相比可提前17天解除夏眠,耐溫性提高約1℃,同時,通過研究熱休克蛋白基因的表達量和高溫致死實驗,證明了所選育的耐溫苗種比普通苗種具有更強的耐高溫能力。白刺參的選育工作也取得重要進展,現有結果表明,白刺參可以遺傳,並具有比普通刺參更高的營養價值,累計培育出130萬頭苗種,基本實現了產業化規模。制定了紫刺參苗種培育技術操作規程,培育出F1代紫色刺參苗種100多萬頭,紫色性狀遺傳穩定。從朝鮮、俄羅斯等地引進刺參培育多刺新品系,今年預計培育苗種3000萬頭。
在人工海珍礁和生態增養殖研究方面,研製了多層板式立體海珍礁、牡蠣殼海珍礁及其配套製作裝置、多層組合式海珍礁、海龍Ⅰ型底播海水養殖設施、方形人工魚礁及船礁等系列海珍礁,可根據不同海域特點,調控增養殖生態環境,實現刺參、鮑等的生態高效增養殖;建立了基於島嶼典型生境的生態增養殖模式,形成了包括初級生產者、沉積食性消費者、戀礁性魚類三個島嶼增養殖功能群體系,採用藻類沉繩式養殖方式解決了風浪較大的海域進行筏式藻類養殖藻苗損失嚴重的問題;建立了基於生態系統水平的淺海底播增養殖模式,形成了包括初級生產者、初級消費者和沉積食性消費者三個淺海增養殖功能群,建立了藻鮑參多元綜合底播增養殖示範區;建立了淺海筏式貝藻參綜合養殖模式,在濾食性貝類筏式養殖區搭配大型藻類養殖,如高溫種龍鬚菜和低溫種海帶、裙帶菜組合。
(2)山東藍色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山東藍色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公司成立之初就確定以科技為支撐,打造現代海洋農業企業,主要從事水產品技術的研發、推廣,海參等名貴水產品的育苗、養殖、冷藏和銷售海珍品旅遊觀光項目。公司共有海域16多萬畝,其中近海岸灘涂1萬多畝,水深從1米延伸到8-12米水深,主要分布在萊州灣海域。公司現有員工200餘人,46人畢業於中國海洋大學、大連海洋大學、青島農業大學、煙臺大學等國內知名涉海高等院校,其中碩士研究生6名、博士研究生4名。並計畫每年招聘大學畢業生,為藍色海洋注入新鮮血液。
3、國際交流與合作
在藍色海洋與中科院的大力支持下,研究院不斷學習國內外新技術、新理念,採取“引進來”與自主創新相結合的模式,積極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後與世界諸多高等院校交流學習,合作概況如下:
(1)日本東北大學
與日本東北大學就“海灣生境修復與海洋牧場建設技術”進行合作,研發人工礁體的海藻移植技術,,研究並查明各種人工礁體附近最適宜的海藻種類。利用海草床移植新設施與新工藝,建立海藻礁體的人工建設新技術;研發受損海灣生境修復新設施建立受損海灣生境修復新模式與新技術;建立典型海灣重要經濟生物多元化修復新技術。
(2)澳大利亞SouthAustralianResearchandDevelopmentInstitute
與澳大利亞SouthAustralianResearchandDevelopmentInstitute,就“牡蠣礁體的人工投放與增殖技術研究”進行合作,研發附著有大個體牡蠣的人工礁體及其人工投放技術;利用累代選育與分子標記輔助選育技術,對人工礁體上的牡蠣品種進行選育,改善人工礁體餌料附著效果;篩選適宜牡蠣附著的人工該礁體材質,建立牡蠣礁製作與投放新技術體系。
(3)日本北海道廳牡蠣研究所
與日本北海道廳牡蠣研究所就“岩牡蠣的引進”進行合作,引進日本岩牡蠣原種,建立岩牡蠣種質暫養與培育新模式;研發岩牡蠣苗種擴增新途徑與新技術,研究岩牡蠣養殖新設施,建立岩牡蠣淺海增養殖新技術。
(4)台灣國立台灣大學
與台灣的國立台灣大學就“海參及牡蠣深加工”進行合作,查明並量化海參具有保健功能的組分及其功效,研發具有高附加值的海參產品加工工藝與技術,開發海參高值化利用新產品;研究海參乾制產品自動化泡發新設備;建立海參產品全產業鏈可追溯體系。
(5)加拿大MemorialUniversityofNewfoundland
與加拿大MemorialUniversityofNewfoundland就“適用於海參底播人工礁體的製作技術”進行合作,篩選適用於海參增殖的礁體種類,研究不同高度、不同表面粗糙程度、不同厚度人工礁體對海參底播增殖效果的影響,包括水泥礁、剛勁混凝土礁體、石塊礁、橡膠礁體、貝殼礁、牡蠣礁等各種類型礁體附著海參的增值效果;不同高度礁體所產生的上升流對餌料增殖的效果影響;不同厚度礁體對海參夏眠影響的機理等。研發生態多元化增養殖礁體;建立海洋牧場人工礁體建設的技術標準或規範。
二.建設目標
1、近期目標(2014-2015)
通過研究人員、技術骨幹、企業管理人員等的共同努力,充分發揮科研院所的人才優勢和企業的技術推廣優勢,維持萊州灣生境和資源的持續高效利用,初步建立科技先進、設備完善、管理規範的萊州灣海洋牧場。
2、遠景目標(2016-2020)
加強政府的引導作用,依託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支撐能力,進一步提升“研究院”的科研能力與水平,發揮企業的技術集成和推廣優勢,努力將“研究院”建設成為院地合作、所企共建的創新平台,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和企業增收的示範基地;著力將萊州灣打造成為科學研究和技術推廣的模式灣、良種供給和持續利用的資源灣、環境友好和低碳高效的生態灣、科技先進和引領發展的示範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