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頌

《山川頌》是漢代政治思想家董仲舒的著作《春秋繁露》中的一篇,文中用山水來比喻品德,把大自然山水人格化,成為君子品德的寄託。《山川頌》繼承了儒家文化中經學的基本特徵,描述《春秋》中的倫理道德及政治原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山川頌
  • 創作年代:漢代
  • 作品出處:春秋繁露》
  • 作者:董仲舒
基本介紹,歷史背景,作品原文,作品特點,

基本介紹

《山川頌》是漢代思想家董仲舒的一篇描寫山水景色的文章,收錄於《春秋繁露》第十六卷。董仲舒在《山川頌》中以經學的方式重新詮釋儒家原有的理論觀念,形成了對“先秦以來儒家山川傳統”非常有效的經學化闡釋和表達,伴隨此種創造,“山川頌體”的“體格”也由先秦的“祭祀詩頌”向漢代的“解經文頌”轉變,發展出新的風格樣貌,標誌著“頌體”作為文學體裁的新可能。《山川頌》以引經據典、融會創新等方式,重新詮釋儒家原有的理論觀念,在內在的連通與外在的創新中,既保留了儒學原有的精神內涵,又創生出新的表達方式。

歷史背景

西漢漢武帝時期,戰亂頻仍的諸侯王國割據局面基本結束,生產得到恢復與發展,中央集權得到鞏固與加強,出現了經濟繁榮和政治大一統的局面。適應統一的中央集權的需要,董仲舒的神學唯心哲學思想便應運而生。他的哲學思想主要反映在所著的《春秋繁露》中。《山川頌》就是其中一篇反映董仲舒哲學思想的文章,表達了對先秦已有儒家文獻的解釋性複述和整合。
《山川頌》整個文章化用《論語·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的語意,從“仁”、“智”兩方面相呼應地安排全篇結構內容。由山和水的性狀不同,自然分為兩段。上段寫山,下段寫水。在大量的引經據典、化用原意中又有自己完整的結構、章法,是一篇經學理文。

作品原文

山則巃嵸崔,嶊嵬嶵巍,久不崩阤,似夫仁人志士。孔子曰:“山川神祇立,寶藏殖,器用資,曲直合,大者可以為宮室台榭,小者可以為舟輿浮灄。大者無不中,小者無不入。持斧則斫,折鐮則艾。生人立,禽獸伏。死人入,多其功而不言,是以君子取譬也。”且積土成山,無損也,成其高,無害也,成其大,無虧也。小其上,泰其下,久長安,後世無有去就,儼然獨處,惟山之意。《詩》云:“節彼南山,惟石岩岩,赫赫師尹,民具爾瞻。”此之謂也。
水則源泉混混沄沄,晝夜不竭,既似力者;盈科後行,既似持平者;循微赴下,不遺小間,既似察者;循溪谷不迷,或奏萬里而必至,既似知者;障防山而能清淨,既似知命者;不清而入,潔清而出,既似善化者;赴千仞之壑,入而不疑,既似勇者。物皆困於火,而水獨勝之,既似武者。鹹得之而生,失之而死,既似有德者。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此之謂也。

作品特點

董仲舒的《山川頌》以經學的方式重新詮釋儒家原有的理論觀念,形成了對先秦以來儒家山川傳統非常有效的經學化闡釋和表達,伴隨此種創造,山川頌體的體格也由先秦的祭祀詩頌向漢代的解經文頌轉變,發展出新的風格樣貌,標誌著頌體作為文學體裁的新可能。作為漢代具有代表性意義的經學闡釋文本,《山川頌》繼承了“三頌”用於祭祀的傳統功用。董仲舒結合時代潮流,繼承以儒家山川精神為代表的華夏文化大傳統,也闡釋出了“頌”類作品的獨特精神內涵。其頌揚核心既具有“頌”類文本基本的精神品格,又符合“頌”的文本用於祭祀神明、溝通“德性”本體的用途,是一篇比較典型的“頌”類作品,顯示出“頌體”在漢代的發展與變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