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嶺溝是湖北省的地名,“山嶺”山嶺指連綿的高山,亦泛指山嶽。 “溝”田間水道;此地是村民集聚定居的地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嶺溝
- 羅馬字母拼寫:Shānlǐnggōu
- 所屬省份:湖北省
- 國家:中國
地名來歷,歷史沿革,
地名來歷
因此山溝背靠鐵箍嶺山而得名。梁大同四年(公元538年),始建“上津縣”,上津縣較為繁榮,部分流民流落到現在的山嶺溝,並在此地建房定居,故稱“山嶺溝”。
歷史沿革
民國五年分鄖西縣為九區,上津為第三區,轄鄖西、槐樹、六郎、兩岔河。 民國二十四年鄖西縣共劃六區,上津為第五區 民國二十五年劃分為九個區以駐地命名,上津為上津區。 民國二十六年全縣劃為四個區34個聯保,上津仍為第三區,轄上津、黃雲、孟川、伍峪、泗槐、六嵩、冷水、八川堡。 民國二十八年五月上津為第三區津祥鄉。 民國三十年九月實行新縣制,設上津區於上津城內。 民國三十六年撤區並大鄉,上津鄉管轄上津、祥河、泗峪。上津集鎮在此期間一直為區、鄉公所在地。 1947年陝南軍區在上津設立上關縣,屬陝南行署。轄漫川關、上津、夾河、關防、店子、槐樹、孟川、旬陽等地。 1949年5月撤銷上關縣,上津為鄖西縣管轄。為第三區,包括今天香口鄉的六斗、孟川均為上津管轄。以後劃上津為鄖西縣第三區,上津為區公所所在地。 1955年改為上津區; 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改為前進人民公社,津城村為上津鎮。 1961年恢復上津區,區內設上津鎮,鎮管轄地域為今津城村。上津轄郭家渡人民公社。 1975年,撤區並社,隸屬上津人民公社; 1984年4月,屬郭家渡鄉人民政府; 1988年,屬上津鎮郭家渡管理區; 2001年5月,屬上津鎮。 2012年,因退耕還林,此地住戶已遷至江夏路等地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