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小橘(芸香科山小橘屬植物)

山小橘(芸香科山小橘屬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山小橘(Glycosmis pentaphylla (Retz.) Corrêa)是芸香科山小橘屬植物,羽狀複葉,有小葉2~5片,或單葉,葉薄革質,無毛,小葉圓形至長圓形,全緣,側脈明顯;圓錐花序腋生及頂生,花白色;漿果圓球形至橢圓形,富含水液,成熟時淡紅色至暗朱紅色,半透明。

山小橘分布廣東、香港、海南、台灣、福建、廣西、雲南、貴州等地,越南也有分布。山小橘生長於丘陵、坡地、疏林或灌木叢中。

山小橘能祛風解表、止咳化痰、行氣消積、散擦止痛,主治惡寒發熱、消化不良、胃腕脹痛、疝氣痛、風濕關節痛、跌打擦腫、毒蛇咬傷、凍瘡等。山小橘性味歸經:苦,平;歸肺、胃、肝經。還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小橘
  • 拉丁學名:Glycosmis pentaphylla (Retz.) Corrêa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木蘭綱
  • :無患子目
  • 芸香科
  • :山小橘屬
  • :山小橘
  • 分布區域:越南西北部、寮國、緬甸及印度東北部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小喬木,高達5米。新梢淡綠色,略呈兩側壓扁狀。葉有小葉5片,有時3片,小葉柄長2-10毫米;小葉長圓形,稀卵狀橢圓形,長10-25厘米,寬3-7厘米,頂部鈍尖或短漸尖,基部短尖至闊楔形,硬紙質,葉緣有疏離而裂的鋸齒狀裂齒,中脈在葉面至少下半段明顯凹陷呈細溝狀,側脈每邊12-22條;花序軸、小葉柄及花萼裂片初時被褐銹色微柔毛。
圓錐花序腋生及頂生,位於枝頂部的通常長10厘米以上,位於枝下部葉腋抽出的長2-5厘米,多花,花蕾圓球形;萼裂片闊卵形,長不及1毫米;花瓣早落,長3-4毫米,白或淡黃色,油點多,花蕾期在背面被銹色微柔毛;雄蕊10枚,近等長,花絲上部最寬,頂部突狹尖,向基部逐漸狹窄,藥隔背面中部及頂部均有1油點;子房圓球形或有時闊卵形,花柱極短,柱頭稍增粗,子房的油點乾後明顯凸起。
近圓球形,徑8-10毫米,果皮多油點,淡紅色。花期7-10月,果期次年1-3月。

生長環境

山小橘生長於丘陵、坡地、疏林或灌木叢中。生長於海拔600-1200米山坡或山溝雜木林中。

分布範圍

山小橘分布廣東、香港、海南、台灣、福建、廣西、雲南、貴州等地,越南西北部、寮國、緬甸及印度東北部也有分布。

主要價值

山小橘能祛風解表、止咳化痰、行氣消積、散擦止痛,主治惡寒發熱、消化不良、胃腕脹痛、疝氣痛、風濕關節痛、跌打擦腫、毒蛇咬傷、凍瘡等。山小橘性味歸經:苦,平;歸肺、胃、肝經。還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