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縣誌

山丹縣誌

《山丹縣誌》是山丹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丹縣誌
  • 作者:山丹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社:甘肅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3年11月
  • ISBN:7-226-01228-6
  • 編纂人員:郭興聖、馬良德、常正、曹柏清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本志記述了山丹縣自然、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發展的歷史與現狀。

作品目錄

封面
山丹縣誌
《山丹縣誌》編纂委員會成員
《山丹縣誌》複審領導小組成員
《山丹縣誌》終審人員
《山丹縣誌》編輯室成員
《山丹縣誌》編委會辦公室成員
序一
序二
凡例
圖片
焉支勝景
山丹縣城一角
縣委、縣政府辦公樓
李橋水庫
南部沿山地區油菜面積豐收
祁連山下的馬群
東北部草原上的卡拉庫爾羊群
西部山羊堡灘上的蘋果梨
南湖公園
山丹培黎農林牧學校
山丹中學教學樓
山丹醫院門診樓
艾黎與何克陵園
明代長城
山丹焦化廠
花崗石板
變電所
麵粉廠
水泥廠
榨油廠
庭院種植蘋果梨
髮菜
精煉油
小麥優良品種高原338
黃葑(黃參)
麻黃
1949年在原城隍廟戲台召開民眾大會慶祝山丹解放
中山街
無量閣
城隍廟
古錢幣
峽口古堡
大佛寺
發塔
八個墩
苗堡過街樓
古陶罐
將軍樓
蘆堡學校
靜安學校
蘆堡自來水
東樂敬老院
電視衛星地面接收站
山丹馬
農貿市場
文化館
山丹陶瓷廠工藝產品
艾黎捐贈文物陳列館
東街百貨樓
體育場
山丹縣運輸公司
馬營河花寨橋
工人俱樂部
北灘林蔭道
大黃山森林
《山丹縣誌》編纂委員會成員暨辦公室人員合影
山丹縣地圖
目錄
概述
第一編 大事記
大事記
第二編 自然地理
第一章 地理位置
第二章 地質地貌
第一節 地質
第二節 地貌
第三章 氣 候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四季特徵
第三節 光照
第四節 溫度
第五節 降水
第六節 濕度、蒸發
第七節 氣壓、風
第四章 水文
第一節 河流
第二節 地下水
第三節 水質及水面、水能資源
第五章 土壤植被
第一節 土壤
第二節 植被
第六章 自然資源
第一節 土地資源
第二節 動物資源
第三節 植物資源
第四節 礦產資源
第七章 自然災害
第一節 旱災
第二節 洪災(含雹災)
第三節 風災
第四節 凍災
第五節 病蟲害
第六節 地震
第三編建 置
第一章 區域演變
第二章 建置沿革
第三章 行政區劃
第一節 明代山丹衛行政區劃
第二節 清代山丹縣行政區劃
第三節 畏國時期山丹縣行政區劃
第四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山丹縣行政區劃
第四章 鄉鎮村概況
第一節 城關鎮
第二節 東樂鄉
第三節 紅寺湖鄉
第四節 清泉鄉
第五節 位奇鄉
第六節 陳戶鄉
第七節 老軍鄉
第八節 李橋鄉
第九節 花寨子鄉
第十節 大馬營鄉
第十一節 霍城鄉
第十二節 村堡演變
第四編經濟管理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管理
第三章 物 價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物價調整
第三節 價格補貼
第四節 物價管理
第四章 計量
第一節 度量衡器的演變
第二節 計量與標準化管理
第五編農林牧水
第一章 農村經濟制度的變革
第一節 歷代農業概況
第二節 土地改革
第三節 農業合作化
第五節 農業生產責任制
第二章 農業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耕地
第三節 糧食生產
第四節 經濟作物
第五節 耕作制度
第六節 農業技術推廣套用
第七節 農業區劃
第三章 農業機械
第一節 機 構
第二節 作業機械
第三節 運輸、植保機械
第四章 林業
第一節 森林資源分布
第二節 林木樹種
第三節 國營林場、苗圃
第四節 造 林
第五節 果樹栽培
第六節 林木管護
第七節 調查規劃
第八節 技術推廣
第五章 牧業
第一節 機 構
第二節 畜牧業生產
第三節 草原建設及飼草料生產
第四節 畜種改良
第五節 疫病防治
第六節 其他養殖業
第六章 水 利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興修水利
第三節 水利管理
第六編工業交通郵電
第一章 縣屬國營工業
第一節 採礦、冶煉
第二節 化工
第三節 機械製造
第四節 食品加工
第五節 陶瓷、玻璃
第六節 印刷業
第七節 電力
第二章 二輕工業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生產
第三章 鄉鎮企業
第一節 建材、建築業
第二節 加工業
第三節 採礦、運輸業
第四節 化工
第五節 勞務輸出
第四章 交 通
第一節 古代交通
第二節 公 路
第三節 鐵路
第四節 橋樑
第五章 郵 電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郵 政
第三節 電 信
第七編商 業
第一章 國營商業
第一節 機 構
第二節 經營管理、商業網點
第三節 商品購銷
第四節 飲食服務
第二章 國營糧食商業
第一節 機 構
第二節 糧油徵購
第三節 糧油銷售
第四節 糧油儲運
第五節 經營責任制
第一節 機 構
第二節 組織管理
第三節 採購供應
第四節 收購推銷
第五節 綜合服務
第四章 物資供應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供應
第五章 私營商業與集市貿易
第一節 私營商業
第二節 集市貿易
第八編財政稅務金融
第一章 財 政
第一節 機 構
第二節 體 制
第三節 收入
第四節 支 出
第五節 地方財政預算外收支
第二章 稅 務
第一節 機 構
第二節 工商稅
第三節 農業稅
第四節 牧業稅
第五節 其他稅收
第三章 金 融
第一節 機 構
第二節 貨幣流通
第三節 存 款
第四節 信 貸
第五節 債 券
第六節 保險
第九編城鄉建設
第一章 縣 城
第一節 古代縣城
第二節 縣城建設
第三節 房地產管理
第四節 環境治理
第二章 村 鎮
第一節 村鎮建設
第二節 農村住宅建設
第十編政 權
第一章 歷代縣級政權
第一節 清以前縣級政府
第二節 民國時期縣級政府及代議機構
第三節 中華蘇維埃山丹縣政府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會
第一節 山丹縣各界人民代表會議
第二節 山丹縣人民代表大會
第三節 山丹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第三章 山丹縣人民政府及基層政權
第一節 縣人民政府
第二節 基層政權
第三節 民 政
第四節 勞動人事
第五節 勞動安全監察與保險
第十一編政 法
第一章 法 院
第一節 機 構
第二節 審 判
第二章 檢 察
第一節 機 構
第二節 檢察
第三章 司法
第一節 法制宣傳
第二節 公證 律師
第三節 調解
第四章 公安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偵破預審
第三節 監獄看守
第四節 戶籍管理
第五節 社會治安
第六節 消防、交通管理
第七節 禁毒、禁賭
第八節 會道門
第十二編 黨派群團
第一章 中國國民黨山丹縣黨部
第二章 中國共產黨山丹縣委員會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歷屆縣委及黨員代表大會
第三節 黨 組
第四節 黨的建設
第三章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山丹縣委員會
第一節 政協委員會
第二節 政協活動
第四章 民眾團體
第一節 三民主義青年團山丹分團部
第二節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山丹縣委員會
第三節 婦女聯合會
第四節 工會
第五節 農會、貧下中農協會
第十三編軍 事
第一章 軍事機構 駐軍
第一節 軍事機構
第二節 駐軍
第三節 地方武裝
第二章 兵役制度
第一節 民國以前的兵役制度
第二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兵役制度
第三節 民兵組織
第四節 預備役登記
第三章 戰事記要
第一節 歷代戰事記要
第二節 紅西路軍在山丹的戰鬥
第十四編教育科技
第一章 教 育
第一節 教育行政機構
第二節 學 校
第三節 成人教育
第四節 教師
第五節 教育經費
第二章 科學技術
第一節 機 構
第二節 科技人員
第三節 科技普及活動
第四節 地震測報
第五節 科技成果
第六節 學術著作
第十五編醫藥衛生
第一章 醫 藥
第一節 醫療機構
第二節 醫 療
第三節 藥品供應
第四節 公費醫療
第二章 防疫與婦幼保健
第一節 防 疫
第二節 衛生
第三節 婦幼保健
第十六編文 化
第一章 文化
第一節 文化事業及機構
第二節 傳統文藝形式
第三節 文學、美術、書法
第二章 廣播電視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新聞通訊報導
第三節 廣播電視設施
第三章 體 育
第一節 機構與設施
第二節 學校體育
第三節 民眾體育
第四節 體育比賽成績
第四章 文物古蹟
第一節 古遺址
第二節 古墓葬
第三節 古建築
第四節 石窟、石刻
第十七編藝 文
第一章 古體詩
第二章 賦
第三章 現代詩 散文
第十八編民族宗教人口
第一章 民族
第一節 古代境內民族
第二節 現代境內民族
第二章 宗教
第一節 道教
第二節 佛教
第三節 伊斯蘭教
第四節 天主教
第三章 人口
第一節 人口發展
第二節 人口普查
第三節 人口分布構成
第四節 計畫生育
第十九編民俗方言
第一章 民 俗
第一節 生辰
第二節 婚 嫁
第三節 喪葬
第四節 衣食習俗
第五節 傳統節日
第六節 姓氏
第七節 稱 謂
第八節 革除陋習
第九節 良風美德
第二章 方 言
第一節 語 音
第二節 方言詞
第三節 諺語 歇後語
第二十編人物
第一章 傳記
按竺邇
莊得
武振
周蕙
王允中
王建侯
王進寶
謝治
黃璟
何俊章
王良卿 王連清
張全貞
張來福
高天祥
李連祥
何文魁
王煜庭
但復三
喬治·艾溫·何克
常立綱
路易·艾黎
劉玉琪
楊永偉
第二章 簡 介
融魁
楊博
楊斌
劉璋
石永
廖逢節
彭 智
智 瑩
馬應龍
謝 詔
王從諫
融 傑
謝天寵
祁安期
宋 瓚
萬邦英
明 福
黎建三
黨行義
顏廷彥
徐辰告
俞時衡
查之屏
宋昇平
毛繼武
崔喬楷
曾 仁
張聯星
何(鍸)
釋炳霞
馬良寶
祁斌
王丕美
王殿士
錢澤身
劉績倉
吳成德
段毓成
何傳敏
薛興唐
劉元泰
錢元亨
於廣福
蘭生英
王孝
王三槐
楊智國
董國治
李逢溢
周尚詩
何多策
姜學玲
曹九齡
劉桂玲
王懷璋
苑福
劉逢皓
王鳳鳴
陳集賢
裴蒼齡
趙正
鐘璞
歐陽義
第三章 表 錄
第一節 明、清時期山丹籍科舉人物表
第二節 歷代山丹籍在外吏員職官人物表
第三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本籍黨政軍幹部名錄
第四節 革命烈士名錄
第五節 本籍(含在本縣工作的外籍)高級職稱人物表
第六節 先進模範人物表
第二十一編山丹軍馬場
第一章 歷史沿革
第一節 歷代建制
第二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之建制
第二章 畜牧業
第一節 軍馬生產
第二節 牛羊生產
第三節 疫病防治
第四節 草原建設
第三章 種植業 林業 水利 工業
第一節 種植業
第二節 林 業
第三節 水利建設
第四節 工副業
第四章 衛生教育文化科技
第一節 衛 生
第二節 教 育
第三節 電影電視文藝體育
第四節 科 技
第五章 人口和計畫生育
第一節 人 口
第二節 計畫生育
西路軍老紅軍、先進單位、先進模範個人
第二十二編省、地駐縣單位
第一章 山丹焦化廠
第一節 沿 革
第二節 基本建設和生產
第三節 職工福利和環境保護
第二章 山丹煤礦
第一節 機 構
第二節 煤炭生產
第三節 文教、衛生和職工福利
第三章 東水泉煤礦
第一節 機 構
第二節 礦井建設和原煤生產
第三節 職工福利
第四章 山丹水泥廠
第一節 沿 革
第二節 生產
第三節 職工福利及環境保護
第五章 山丹化工廠
第一節 發展概況
第二節 廠建規模
第三節 經營管理
第四節 經濟效益
第五節 環境治理
第六章 國營山丹農場
第一節 組織機構
第二節 農業生產
第三節 多種經營
第四節 職工生活及文衛教科
第七章 培黎學校
第一節 培黎工藝學校
第二節 甘肅省山丹培黎農林牧學校
附錄
一、序
二、碑 記
三、雜 記
四、文 告
五、《山丹縣誌》編纂始末
著作權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