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堡花燈是貴州省屯堡傳統節日習俗。已被列入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是貴州西路花燈的代表。分為花燈歌舞和燈夾戲兩大類,具有情意纏綿和幽默機智兩大特點。上千首花燈曲調多在逢年過節時,在亮燈、盤燈、開財門、賀燈等表演程式中,以張燈結彩舞扇揮帕的載歌載舞形式,給廣大人民民眾帶來了歡樂和對幸福生活的嚮往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屯堡花燈
- 地理標誌:貴州省屯堡
- 非遺級別:被列入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 表演程式:亮燈、盤燈、開財門、賀燈
- 節目屬性:貴州省屯堡節日習俗
發展歷史,特點,演出,
發展歷史
據考,貴州花燈在清初就已經很流行了,康熙時貴州巡撫田雯就曾寫過《春燈詞》詩,對當時花燈演出盛況進行了生動的描寫。如今花燈戲在貴州民間仍很盛行,逢年過節都會拉出花燈班子熱鬧一番。屯堡花燈屬貴州西路花燈,與黔北遵義為代表的北路燈,黔東銅仁為代表的東路花燈相比有著獨特的個性。據屯堡人自己說屯堡花燈是屯田民軍從老家江南帶來的,迄今為止都沒有人對其進行專門的考證,只知道屯堡人節日期間,“白天跳神(地戲),晚上演花燈”的活動安排,很早以前就是這樣的了。
特點
屯堡花燈所演的內容和題材與地戲截然不同。地戲演出的都是高昂悲壯、精忠報國的英雄主義題材,而花燈演的卻是家庭鎖事和男女愛情。相比之下花燈充滿著生活情趣,更受中老年婦女和青年男女們喜愛。花燈唱腔有四季調、採茶調等,根據不同的內容選擇不同的唱腔。舞蹈動作有起步、走場、玩扇、玩帕之分,也都是一些程式化極高的動作。配樂器具是平常不過的鼓、鑼、鑔、二胡、月琴,即簡單又熱鬧。最耐人尋味的是,屯堡花燈戲的演員全是男性,這些平時在田地里粗手粗腳的莊稼漢們,一上台,搖身一變就成了滑稽醜陋的唐二老者,或花枝招展忸怩害羞的么妹。
傳統的屯堡花燈戲,演員只有唐二和么妹,以歌舞形式進行,演員首先在樂器配合下出場、走場、舞帕、或舞扇,樂器停後才唱,“唐二”和“么妹”一唱一和。不時也插進打趣的語言,生動詼諧,常逗得觀眾開懷大笑。屯堡花燈劇本除成篇成牘的劇本,如《蟒蛇記》、《柳蔭記》、《八仙圖》等外,還有一些短小精幹的折子戲和聊白,聊白所聊的都是一些荒誕不經、不成現實的事,說白了就是吹牛,在下面這段有趣的聊白里,就可領略到屯堡人“吹牛”的本事了:
唐二老者不聊白,聊起白來了不得,三歲走湖廣,四歲走川北。川北樓上過,川北樓下歇。五黃六月下大雪,凍死個麻雀我揀得,拿回家,去待客,十二桌客可等得。剩下一隻小把腿,給我唐二老者啃。吃得油口油嘴,下河去洗嘴,螃蟹夾倒嘴。上坡去掏藥,蜂子叮倒腳。下坡回家告老婆,老婆打得我鑽床腳。
演出
跳花燈是貴州屯堡人喜愛的另一種散發濃郁芳香的民間藝術。屯堡人中有“地戲是屯軍帶來,花燈是老百姓帶來”的說法。許多屯堡聚落都有燈班和戲班,每個班子由二、三十人組成;花燈以場壩、院落為演出場所,又稱為“吹地灰”。其特點是歌舞為主,間帶演出一些以家庭生活男女情愛為內容的小戲,如《乾媽問病》、《劉三妹挑水》、《打舅娘》等,稱為“燈夾戲”。這與地戲只演征戰故事戲,不演家庭生活戲;只演帝王將相戲,不演才子佳人戲,只演忠孝仁義戲,不演神怪反叛戲,形成鮮明的對比,花燈更偏重以娛人為主。
演出時,以男女兩個角色為主,男稱唐二,女稱么妹。舊時,在“好女不看燈”的古訓下,女角多由男子扮演,便於詼諧打趣不受拘束,表演時,二人各執手中花扇,邊舞邊唱邊說白。曲調高亢婉轉,舞步輕快飄逸,對白詼諧風趣,這與地方戲的粗獷、嚴整、激越的風格大相逕庭,各領風騷。其演出時間也在春節農閒之時,多數屯堡村寨的地戲班子,既能“跳神”,也能“玩燈”。有的地戲班子的頭子就是花燈班子的頭子,但有一條規矩,白天只能演地戲,不能跳花燈,花燈只能在夜間跳,因為花燈儘是打情罵俏的內容,見不得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