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錯

層錯

層錯常常發生在外延生長的矽單晶體上,當矽單晶片經過900~1200℃熱氧化過程後,經常可發現表面出現層錯。這些由氧化過程引起的層錯,稱之為OISF。因為每個層錯都結合著部分位錯,所以層錯對矽單晶片的電性質影響與位錯相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層錯
  • 外文名:fault
  • 學科:材料工程
  • 領域:工程技術
  • 發生於:外延生長的矽單晶體上
  • 溫度:900~1200℃
簡介,產生的原因,對電子器件的影響,成核位置,層錯能,

簡介

矽單晶沿[111]方向生長,原子排列次序一定是 AA’BB’CC’…,但是由於某種原因,原子排列不按正常次序生長AA’BC’AA’BB’CC’…,這樣原子層產生了錯排。

產生的原因

固液交界面掉有固體顆粒或熱應力較大,過冷度較大等都可能造成層錯面缺陷的產生,當襯底表面有機械損傷、雜質、局部氧化物、高位錯密度等都有可能引起層錯的產生。

對電子器件的影響

1)增加漏電流;
2)降低柵氧化層質量;
3)造成擊穿。

成核位置

1)外在因素。當受到機械上的損傷時,損傷處高懸掛鍵吸附雜質及再經過熱氧化的過程之後,即易引起層錯的層錯的發生。
2)內在因素。在每個OISF的中心常可以發現板狀的氧沉澱,因此板狀氧沉澱被認為是其成核中心。
成長:與熱周期的氧化溫度、時間、氣氛環境、結晶方向、雜質濃度等因素有關。其生長速度隨著氧化速率及溫度的增加而增加。
縮小:在非氧化氣氛下進行高溫熱處理,將導致OISF的縮小。
晶棒熱歷史:CZ矽單晶棒在900~1050℃的冷卻速度是影響其產生的關鍵溫度。如果CZ矽單晶棒在這個溫度內冷卻速度較慢的話,會形成較多O2V,將成為OISF的成核位置。因此我們可以增加晶棒在這段溫度的冷卻速度,就可以避免OISF環的產生。
拉速: OISF環的直徑通常隨著晶體生長時的拉素增加而增加。

層錯能

位錯滑移會引起晶體的剪下變形,它是金屬塑性變形的主要機制。位錯造成晶體內原子的錯排,進而引起它附近晶體點陣結構的彈性畸變,因此位錯也是內應力源。只有當金屬的層錯能很低時,完整位錯的分解才會明顯出現。當滿足一定條件時,完整位錯可以分解成若干部分位錯,但是必須滿足分解之前的能量大於分解後各部分的能量總和,只有這樣的分解從能量角度分析是有利的,因此這個過程才能在熱力學上進行下去。因此可以認為,各部分位錯之間是存在某種排斥作用。當完整位錯在某一晶面上分解後,該晶面上各部分位錯之間的正常點陣結構受到進一步的破壞,促使體系能量升高。這種能量稱為層錯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