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系互補

層系互補,指補開別的開發層系進行合採或合注。當油井封堵高含水層後,剩下的油層少,產量低,難以維持正常生產,或者為了調整平面矛盾需要增加採油或注水井點等都可採用層系互補辦法進行調整挖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層系互補
  • 外文名:series of complementary
  • 含義:補開別的開發層系合採或合注
  • 用途:增加採油或注水井點
  • 領域:能源綜合術語
相關概念,層系調整,層系封堵,套用實例,

相關概念

層系調整

指對原來劃分與組合的開發層系,根據油田開發現狀重新進行劃分與組合。調整層系劃分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細。太粗會造成油層很多,層問干擾嚴重.調整效果不好;太細會造成油層太少,不能保證油井具有一定的生產能力,經濟上不合算。層系調整一般要遵守下列原則:
①要把沉積類型、水淹狀況相似的油砂體(或層)組合在一個調整層系內,以減小層間矛盾;
②調整層系要有相當的儲量,保證油井具有一定的生產能力,經濟上合算;
③各個調整層系及原層系之問應有穩定的隔層,使各層系之間的流體互不竄流,以保證各層系的獨立開採;
④同一調整層系內的油層壓力系統和原油性質應大體一致。

層系封堵

當整個開發層系的綜合含水達到極限含水時,把整個層系進行封堵,開採其他層系的油層,這是提高油田開發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

套用實例

關於主力層平面挖潛問題。主力層含水一般較高,稠油非均質油層平面波及較大,但由於油層的非均質性,以及受到井網和注水方式等因素的影響,平面上剩餘飽和度的分布仍然是很不均勻的。這就為調整平面矛盾,挖掘平面潛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關於平面上油水運動的規律及剩餘油飽和度的分布特點等問題,在勝一區等有關專題中已有論述。總的來看,平面潛力較大的地區主要是:注水井網不完善及二線生產井,由於種種原因采出量少,采出程度相對較低的地區;注水井分流線上或油井之間的“平衡區",局部斷層遮擋或岩性變差的地區等等。挖掘平面潛力的主要做法是:
①增加注水井點,改變注水方向,是平面挖潛的重要措施。1993年在勝坨、東辛等油田老注水開發區內,轉注一部分高含水油井,增加了油井受效方向,改善了平面開發效果,達到了降低含水,提高產油量的目的。
統計勝坨油田1993年轉注井31口(不包括成批調整並),初期增加日注水量7251m,31口井共影響周圍井90口,其中有38口井由單向受效變成了雙向受效。通過逐井分析,在相同工作制度、相同層位條件下產液量上升,產油量上升,含水穩定或下降的明顯見效井31口,占應受效井的34%。31口井效果對比見表1。
表 1勝坨油田油井見效效果對比表
階段
平均單井日產液
(t/d)
平均單井日產油
(t/d)
平均含水(%)
平均動液面(m)
見效前
113
36.9
67.2
-255
見效初期
137
45.4
67.0
-233
1979.9
141
48.5
65.6
-233
②通過鑽新井或層系互補井挖掘平面潛力。由於開採的不夠均衡,水淹區內也存在一定的滯油區和低含水區,有些地區單純靠注水調整也不易采出來,只能通過鑽新井或層系互補增加採油井點來挖掘這部分潛力。統計1976~1978年勝坨油田高含水區內投產新井和改層系井41口,其中含水低於40%的井有19口,占46.3%,這19口井初期含水較低,產能較高,與周圍老井對比見表2。
表2 勝坨油田新井效果對比表
類別
井數
初產
一年後
年含水上升(%)
每采千噸油含水上升(%)
單井日產液
(t/d)
單井日產油
(t/d)
含水(%)
單井日產液
(t/d)
單井日產油
(t/d)
含水(%)
新井
19
104
81.8
21.6
144
43.4
70.0
48.4
2.4
老井
27
137
43.4
68.4
108
27.9
74.4
6.0
0.34
表2說明新井初產較高,但因剩餘含油飽和度高的儲量不多,含水上升速度很快,對穩產影響較大。表中19口新井第一年年遞減達47%,與層間卡堵挖潛情況類似,一般在一年內含水即與周圍老井平衡。
根據平面上這類滯油潛力區一般較小,穩產困難,因此專門鑽加密井可能是不合算的,而應儘可能通過層系互補來挖掘這部分潛力。所謂“層系互補"是利用老井補孔兼采滯油區的做法。層系互補必須全面考慮兩套層系的要求,要著跟於注采配套才能取得較好的開發效果。不能單純為完成眼前的產量任務,而影響了兩套層系總的開發效果,所以採取這種措施應慎重。
總的來看平面潛力還是比較大的,必須加強主力層平面上油水分布特點的分析,尋找潛力區;研究鑽調整井、轉注、層系互補、堵水、回採等改善平面開發效果措施及有關界限等問題,不斷提高平面挖潛的效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