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南亂彈戲

屏南亂彈戲

屏南亂彈戲,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傳統戲劇,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屏南亂彈戲於清中葉由浙江傳入。道白、唱腔均用官話,音樂以梆子腔為主,由亂彈腔、閩東北民間音樂和徽昆、皮黃及南詞等劇種音樂融合而成。傳統劇目多而雜,以歷史戲、宮廷戲、武戲居多。常演的代表性劇目被概括為“五緣”“六配”“九閣”“十三帶”。後期大量吸收徽班京劇的劇目。主要流行於閩北和閩東的古田、屏南、福安等地。

2007年8月28日,屏南亂彈戲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Ⅳ-26。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屏南亂彈戲
  • 批准時間:2007年8月28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 申報地區:福建省寧德市
  • 項目編號:Ⅳ-26
  • 保護單位:屏南縣壽山亂彈戲保護傳承協會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主要曲牌,音樂唱腔,樂隊樂器,角色行當,動作特色,服飾道具,代表劇目,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屏南亂彈戲是清中葉由北方傳入閩東後,與閩東當地民間戲曲相結合形成的地方劇種,是北路戲的前身,同時又是閩劇“江湖”聲腔之源頭,對閩劇的形成產生重要的影響。
清道光十年(1830),在壽山村以蘇兆歲為班主,聘請閩浙贛三省亂彈名藝人,成立“三省福”亂彈班,在屏南各地演出,在演出過程中又不斷地吸收了徽調、漢調、灘調以及民間小調綜合成為多聲腔的劇種。
屏南亂彈戲的傳統劇目多而雜,相傳早期有100多個,後期大量吸收徽班京劇的劇目。清乾隆年間(1736—1759),角色行當為“八角”。清中葉後,增加到“三行十二角”,角色行當分工漸趨細緻。
清末,屏南縣壽山鄉亂彈進入鼎盛時期,其主要唱腔仍以西秦腔和吹腔發展起來的“平板”為基調。

文化特徵

主要曲牌

屏南亂彈戲主要曲牌有《頭萬》(《頭犯》)、《二萬》(《二犯》)、《三萬》(《三犯》)等。頭萬又稱平板,二萬又稱慢板,三萬又稱散板。亂彈戲的另一類曲牌是疊牌,很有特色,旋律平易流暢,是一套由簡入繁的同一音調產生不同變奏的分曲體,如三字疊、五字疊、六字疊、七字疊、十字疊、急疊、溫州疊等。這兩類曲牌與溫州亂彈的主要曲牌同屬於一個體系。此外還有《走廣東》《茉莉花》《小花鼓》《五更鼓》等民間小調。

音樂唱腔

屏南亂彈戲的道白、唱腔均用國語,音樂以平板腔為主,與“溫州亂彈”相似,所以兩地演員可以互相客串。在發展過程中,屏南亂彈戲吸收了徽調、漢調的音樂。在清末又受京劇影響,吸收了皮黃聲腔的曲調和劇種。
屏南亂彈戲音樂屬彈腔系統,由亂彈腔、閩東北民間音樂和徽昆、皮黃及南詞等劇種音樂融合而成。
唱腔:結構形式為板腔體,分平板腔和小調兩類。
音樂:有琴串、吹牌和鑼鼓經,常用的琴串有“一枝春”“梳妝樓”等10多支,吹牌和鑼鼓經與京劇大同小異。

樂隊樂器

傳統樂隊共6人,分硬、軟兩介。硬介有板鼓、大鑼、小鑼;軟介有頭把(正吹)司曲笛、嗩吶、麻胡,二把(副吹)司二胡、月琴、嗩吶、三把司三弦、戰鼓、大鈸、小鈸。後因樂器增設中胡、低胡、琵琶、揚琴和部分西洋管弦樂器以及缸鼓、大堂鼓等,樂隊規模也相應擴大。屏南亂彈戲常用的是橫哨,因此亂彈戲也叫“橫哨戲”。

角色行當

清乾隆年間(1736一1795年),屏南亂彈戲的角色行當為“三行八角”。
“三行”是指花面行、白面行、包頭行。花面行分:大花、二花、三花、四花(即雜醜,雙稱“三花雜”)。白面行分:老外、老生、小生、四白面(即巾生)。包頭行分:青衣、花旦、貼旦、四包頭。
“八角”角色有二說。其一是以三花、大花、二花、老生、小正旦、花旦、貼旦謂之“八角”,以三花居首;其二是以《八仙》角色來定行當,如漢鐘離(大花)、呂洞賓(老生)、李鐵拐(三花)、何仙姑(花旦)、曹國舅(二花)、張果老(老外)、韓湘子(小生)、藍采和(貼生)等。後來,因演出的劇目以歷史戲、聖戲、武戲居多,家庭文戲較少,逐漸形成以老生、青衣、大花、三花為主體的四個行當體制,俗稱“四柱碼”。但有些大班行當齊全,小生、小旦比較強,便形成六個行當體制,稱“六柱碼”。

動作特色

在屏南亂彈戲的表演技藝中,有許多動作都比較有特色:
大花“倒米”:如《下陳州》一劇,包拯出場時,以手撩龍袍下圍遮面,背朝觀眾,退步而出,至九龍口轉身,猛然拋袍亮相,動作幅度大,俗稱大花“倒米”。
二花“咬人”:如《三國齊》“吳起發兵”一場,龍套上場後,伴著大鑼大鼓有節奏的喊威聲,吳起握羚子背對觀眾,邊後退邊舞蹈而上,至台前突然拂袖亮相,給人一驚,俗稱“咬人”。有的二花還有噴火的絕技,臉上肌肉抖動,猶聞響聲。
轉紗帽:過去三花要用髮辮在頭頂上扎一硬團,帶上紗帽,隨著劇情需要,紗帽能隨心所欲地左右轉動自如。
鼻須功:練功時,用手抓住鼻下“人中”處,輕輕用力左右搖動。此動作經長期練習,即能急速顫動,左右自如。
“梨頭”:丑角表演時,頭部要機械地向前伸縮,號稱“梨頭”。
金鳥步:旦角手呈“蘭花指”,輕盈擺動,腳尖落地,用碎步跳躍前進,身軀與頭部緊密配合,一俯一仰輕巧自然,近似金雀跳躍狀。
後跟步:青衣出場時,整襟捋發之後,用腳跟著地,一進一退,或三進一退,顯得裊娜多姿,穩重大方。
顫功:此功用處較多,角色在表現驚慌時全身顫抖。
僵死:在表演《白蛇傳》白蛇趕夫一幕時,許仙猛然發現白素貞飲雄黃酒現形後,鼻孔一吸,面呈凹行,然後僵死倒地,表示昏厥。

服飾道具

屏南亂彈戲早期演出時,角色臉不撲粉,化妝從簡。演出的劇目大多屬於生活氣息濃郁的家庭戲,淨、醜不開臉譜。後來受外來劇種的影響,才出現臉譜。此外,亂彈戲還有殼(面具)、獸(獸形)等化妝手段。面具有加冠、財神、魁星、土地、黑白無常等;獸形有虎、豹、獅、象、馬、豬和各種鳥形。
屏南亂彈戲
屏南亂彈戲
清代亂彈班服飾很簡陋,大多用紗布製作,間用綢緞,很少繡花。小生衣斜襟,前後僅繡一朵小花;青衣著布“褶仔”,平領對襟帔,白布鑲邊;花旦穿花布衫,鑲有彩色花邊。退宦老生和老旦穿的紅布官帔,前襟貼黃紙剪的長形“壽”字。平民老翁老婦穿白、黃、灰等雜色男女“道袍”,即斜襟衣。三花(文丑)穿生衣,戴君子巾。酒保穿藍布酒保衫,腰圍男裙,頭戴一把抓,即掃帚巾。書童戴環環帽或頭頂梳髮辮,紫紅頭繩。官衣多為藍、青(黑)二色,胸前背後有繡補。巡按、五府六部官吏穿蟒袍,有紅、藍、黑、白、綠五色之別。黃色為皇室專用服色。
屏南亂彈戲常用的道具有文房四寶、鑾儀器仗、刀槍旗幟、公堂刑具、神佛祭品、布城以及水旗、車旗等。此外,還結合一些劇目的特殊需要,製作接近當地生活用具原型的新道具,追求地方特色,並使形象逼真。
屏南亂彈戲舞台裝置早期很簡陋,憑藉廟台或戲台正中板壁上的“福祿壽喜”“天官賜福”“蝙蝠團壽”等畫面為背景,將左、右兩門題為“出將”“入相”或“出風”“入雅”,供演員上下場。演區僅有一桌、二椅,亦常以桌代山,倒椅為井。

代表劇目

屏南亂彈戲的傳統劇目豐富,相傳早期有一百多個。常演的代表性劇目被概括為“五緣”(《翠花緣》《雙合緣》等)、“六配”(《鴛鴦配》《龍鳳配》等)、“九閣”(《九龍閣》《古賢閣》《蘭香閣》《回龍閣》等)、“十三帶”(《九龍帶》《藍腰帶》《乾坤帶》等)。後期亂彈戲大量吸收徽班京劇的劇目,諸如《狸貓換太子》《野豬林》《水滸》《薛仁貴》等歷史故事劇。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屏南亂彈戲歷經四百多年的歷史、其歷史、科學及文化價值體現於以下幾方面:
1、音樂具有明快優美的審美價值:屏南亂彈音樂輕鬆明快、旋律優美,唱起來琅琅上口,易記、易學,觀賞中還能跟著哼哼幾句,因此觀眾喜聞樂見。
2、劇目具有雅俗共賞的審美價值:亂彈劇目受民眾尤其是農村婦女喜愛的是家庭戲,如《雙合緣》《龍鳳配》等;其次是形式熱鬧、節奏明快的文武戲,如《隋唐》《楊家將》等。因此其有雅俗共賞的審美價值。

傳承狀況

1、受新興藝術品種衝擊而失去觀眾市場:由於“文化大革命”的長時期文化禁錮,以及現代電影、電視及新興劇種等藝術所具有的吸引力,傳統的戲曲不可能完全適應觀眾市場的變化,同時由於觀眾群的嚴重斷層,亂彈戲由此而失去觀眾市場,亂彈戲業餘劇團除個別的宗族酬神演出外,已無法在農村巡迴演出,其生態環境已受到破壞,藝人多改唱閩劇或離開班社、或外出打工劇種及劇團都面臨危機。
2、古老劇種之民間劇團缺乏保護機制:以往屏南亂彈戲之生存大多依賴於宗族的扶持,建國以來宗族的影響受到削弱,亂彈戲班成為民間劇團。在既無宗族扶持,又無國家及社會資金援助下,藝人多改謀生路,或兼其他營生,無法專心致志地繼承劇種專業技術,劇種的藝術質量下降,劇團處於自生自滅狀態,此與缺乏社會保護機制有很大的關係。
3、劇種傳人缺乏保障影響傳承:在屏南亂彈戲業餘劇團中,建國前從事亂彈戲專業的老藝人雖然還有部分在世,但都年事已高。由於農村經濟困難,老藝人身體多病得不到治療,生活拮据,因而影響了他們的傳授藝術的積極性,老藝人已剩下為數不多的幾個,若不及時採取必要的保障措施,劇種將面臨人亡藝絕的瀕危狀態。
4、劇種的復興缺乏經費支持:經屏南縣委、政府及文化部門的重視和努力工作,屏南亂彈戲開始招收新生,復排一些精典性傳統劇目,並在附近農村演出。但經費的不足還是一個嚴重的問題,要讓這一古老劇種真正復活起來,還需很大的努力。

傳承人物

蘇子明,漢族,寧德市屏南縣人,1938年1月生,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屏南亂彈戲”第一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1958年參加屏南壽山亂彈戲班,拜古田亂彈師父大耳學習樂器演奏,主要是京胡、二胡。蘇子明兼任導演工作,參與編導《雙合緣》《對珠還》《五代同堂》《大長春》《牡丹亭》等多本戲。其中《雙合緣》於2006年參加“全國四平腔學術研討會”亂彈戲的專場演出。蘇子明自1976年開始從事亂彈戲的傳授培訓工作。傳授弟子有蘇享洽、蘇孝朋、蘇永書、蘇維石、蘇享堂等多人。
蘇正頃,漢族,寧德市屏南縣人,1930年2月生,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屏南亂彈戲”第二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蘇正頃出生於屏南壽山鄉壽山村,他於1947年參加蘇享萃、蘇享傍創辦的“群英劇團”,邊學藝邊演出,後參加屏南縣壽山亂彈戲業餘劇團。蘇正頃20歲開始帶徒,1950到1970年間培養了楊書英、阮傳書、吳榮頂等多名弟子。1990年他傳承技藝給孫子。
蘇孝朋,男,1950年4月出生,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屏南亂彈戲”第五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保護措施

2007年5月,屏南縣在壽山成立“屏南亂彈戲培訓基地”。
2015年初,屏南縣成立屏南地方戲研究辦公室,開展全縣性戲曲資源的普查和研究。六年多來,共投入資金多萬元,扶持了壽山亂彈戲業餘劇團建設。共拍攝亂彈戲專題二部,在《福建日報》《福建文化報》《福州晚報》等報刊專版或專題報導亂彈戲等地方戲多篇(版)。
地方戲研究人員深入屏南全縣各鄉鎮多個行政村開展了全縣性戲曲資源的普查和研究,共調查落實亂彈戲多個班社,多位藝人。完成亂彈戲音樂唱腔和表演藝術的搶救和整理,共編輯出版《屏南地方戲研究叢書》至冊總計多萬字。同時整理出亂彈戲錄音錄像資料光碟多盤。

社會影響

表演節目
2019年春節期間,第三屆“茶鹽古道”文化藝術節文藝晚會在壽山村的蘇氏宗祠里舉行,晚會上,演出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屏南亂彈戲《狀元遊街》等節目。
衍生節目
2021年,福建省屏南縣紀委監委將廉政宣傳教育與挖掘傳承“非遺”相結合,巧借非物質文化遺產四平戲、提線木偶四平腔表演、屏南亂彈戲等,創作廉政劇目,讓廉政素材變成老百姓聽得懂、願意聽的表演內容,增強了孝廉文化的滲透力和感染力,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