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志光畢業於中南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2007年獲得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管理學學士
2010年獲得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管理學碩士
2013年獲得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專業經濟學博士
2013年7月開始擔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信息與安全工程學院環境工程專業教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屈志光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職業:湖北省生態經濟學會理事、副秘書長
- 畢業院校: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學位/學歷:管理學碩士,經濟學博士
- 專業方向:環境經濟與環境管理
- 職務:講師
- 學術代表作:《生態資本投資收益研究》
屈志光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信息與安全工程學院講師
研究方向:環境經濟與環境管理、環境與職業安全健康管理、農業生態環境與食品安全
講授課程:工業生態學(本科課程)、環境與職業安全健康管理(本科課程)、環境經濟學(本科課程),
環境科學與公民環境素質(本科通識課程),產業生態學(碩士課程)
任職:湖北省生態經濟學會理事、副秘書長,執業資格證書:職業衛生評價師
教育經歷
本科:2003/09~2007/07,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管理學學士
碩士:2007/09~2010/07,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管理學碩士
博士:2010/09~2013/07,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專業,經濟學博士
工作經歷
2013年7月至今,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套用經濟學博士後流動站,博士後
2013年7月至今,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信息與安全工程學院,環境工程專業教師
科研課題
2014/07~2015/07,齊岳山生態環境保護基礎與建設現狀調查評估,湖北省利川市人民政府,10萬元,主持人
2014/05~2015/05,湖北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測算及其提升策略研究,湖北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辦公室,12萬元,主持人
2013/12~2015/12,利用境外農業資源緩解國內糧食安全問題研究,2013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青年教師創新項目(20132056),中南財經政法大學,3萬元,主持人
發表論文(含教學論文、會議論文、專利)
期刊論文:
屈志光、嚴立冬、羅毅民.公眾環境素質評估及其城鄉差異分析[J].乾旱區資源與環境,2015,29(12).待刊(已錄用).
屈志光、陳光炬、劉甜.農業生態資本效率測度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4(4):81-87.(被《人大報刊複印資料》“農業經濟研究”全文轉載,2014年第9期:34-41)
嚴立冬、屈志光、黃鸝.經濟綠色轉型視域下的生態資本效率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3,23(4):18-23.
屈志光、崔元鋒、鄧遠建.基於多任務代理的農業綠色發展能力研究[J].生態經濟,2013(4):102-105.
嚴立冬、麥琮翎、屈志光、李立.生態資本運營視角下的農地整理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2,22(12):79-84.
嚴立冬、屈志光、方時姣.水資源生態資本化運營探討[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1,21(12):81-84.
嚴立冬、鄧遠建、屈志光.綠色農業生態資本積累機制與政策研究[J].中國農業科學,2011,44(5):1046-1055.
嚴立冬、屈志光、麥琮翎.農業虛擬水流動的生態資本權益補償研究[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1(3):24-28.
屈志光、嚴立冬、朱蓓、鄧遠建.生態足跡理論套用研究進展:述評及反思[J].理論月刊,2011(4):47-49.
崔元鋒、嚴立冬、陸金鑄、屈志光.我國綠色農業發展水平綜合評價體系研究[J].農業經濟問題,2009(6):29-33.
會議論文:
屈志光、嚴立冬.城鎮生態資本效率測度及其區域差異分析[A].見:2014年中國生態經濟學學會年會論文集[C].2015(待刊)
嚴立冬、屈志光、肖銳.環境管理戰略轉型中的生態資本投資方式探討[A].見: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編.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2013)[C].2013.1504-1509.
嚴立冬、屈志光、黃鸝.制度變遷視角下的環境稅改革博弈分析[A].見: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編.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2012)[C].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2.238-245.
嚴立冬、屈志光、鄧遠建.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的企業環境責任探討[A].見: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編.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2011)[C].北京:中國環境出版社,2011.26-29.
專著教材
屈志光.生態資本投資收益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專著,待刊)
嚴立冬、張亦工、屈志光等.水資源安全與產業發展研究[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專著)
獲獎榮譽(含各級各類別獎勵)
2015,第九屆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湖北省人民政府,排序第2。
2011,湖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湖北省人民政府,排序第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