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建軍(甘肅省政協常委)

屈建軍(甘肅省政協常委)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屈建軍,男,1959年8月出生,陝西高陵人,漢族。1991年加入九三學社。1976年至1978年在陝西省高陵縣公路段工作。1978年至1982年就讀於西北大學地理系自然地理專業,獲學士學位。1982年至1987年任陝西省水利學校助教。1987年至2000年曆任中國科學院蘭州沙漠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2000年至今任中國科學院蘭州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沙漠與沙漠化研究室、風沙物理室主任、研究員,中國科學院敦煌戈壁荒漠研究站站長、甘肅省風沙災害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博士生導師。其間,1998年至2003年在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自然地理專業攻讀研究生,獲博士學位。

曾任九三學社第十一、十二屆中央委員會委員,甘肅省第四、五、六屆委員會副主委。甘肅省第八屆政協委員,第九、十屆政協常委。

現任中國科學院蘭州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風沙物理室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九三學社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委員,甘肅省第七屆委員會副主委。甘肅省第十一屆政協常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屈建軍
  •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陝西高陵
  • 出生日期:1959年8月
  • 畢業院校:中國科學院
  • 主要成就:2003年省部級二等獎一項。2003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一項。
  • 代表作品:人造沙漠鳴沙的製備工藝(發明)等
  • 職務:沙漠與沙漠化研究室副主任
個人簡介,研究方向,社會任職,獲獎及榮譽,發明專利,代表論著,主要事跡,

個人簡介

屈建軍,男,1959年8月出生,陝西省高陵縣人,研究員,理學博士,博士生導師。
1983年成都氣象學院進修大氣物理。
1985年南京氣象學院進修天氣動力學。
1994年授予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稱號。
1995年獲中國地質科技獎-銀錘獎。
1996年獲方樹泉科學家獎。
1997年被中科院特批為研究員。
2003年獲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理學博士學位。
2004年獲中科院院長優秀獎。

研究方向

自然地理學(沙漠化、沙漠環境、風沙物理、風沙災害與工程)

社會任職

九三學社中央委員、九三學社甘肅省副主委、甘肅省政協常委員、《中國沙漠》編委、《中國水土保持科學》編委、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蘭州大學兼職教授

獲獎及榮譽

2003年省部級二等獎一項。
2003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一項。

發明專利

(1)1998年人造沙漠鳴沙的製備工藝,獲國家發明專利(專利號:X.**),第一發明人。
(2)2000年鳴沙工藝品,獲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ZL**.8),第一發明人。
(3)2003年草紙蜂巢板固沙障,獲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ZL**3.8),第一發明人。
(4)2004年蜂巢式塑膠編織固沙網,獲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ZL**.2),第一發明人。
(5)2004年防浪固沙障,獲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ZL**7.7),第一發明人。
(6)2001年乾沙採樣鑽,獲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ZL**.9),第二發明人。

代表論著

(1)QuJianjun,etc.,1998.Surfacetextureandsound-producingmechanismofboomingquartzsands.ChineseScienceBulletin,43(24):2124-2125.
(2)QuJianjun,HuangNing,DongGuangrong&ZhangWeimin,2001.TheroleandsignificanceoftheGobiDesertpavementincontrollingsandmovementontheclifftopneartheDunhuangMagaoGrottoes.JournalofAridEnvironments,48:357-371.
(3)JianJunQu,Guo-DongCheng,Ke-CunZhang,etal.AnexperimentalstudyofthemechanismsofFreezing-ThawingandwinderosionofancientadobebuildingsinnorthwestChina.Bulletinof EngineeringGeologyandtheEnvironment,2006,DOI:10.1007/s10064-006-0040-7.
(4)QuJianjun,YanMuhong,DongGuangrong,etal.windtunnelsimulationexperimentandinvestigationontheelectrificationofsandstorms,ScienceinChinaSeriesDEarthSciences,47(6):529-539.
(5)JianjunQu,RuipingZu,2003.WindTunnelSimulationandstudyoftheEffectofSandstormontheElectricpotentialofAerialwire.AtmosphericEnvironment.(Submitted).
(6)QuJianjun,SunBo,ZhangWeimin,etc.,1995.Surfacetextureofquartzgraininboomingsandanditsacousticsignificance.ChineseScienceBulletin,40(20):1719-1723.
(7)屈建軍,孫波,王遠平等.鳴沙石英顆粒表面結構與鳴沙形成機制.科學通報,1997,42(19):2124-2126.
(8)屈建軍,孫波,張偉民等.鳴沙石英顆粒表面結構及其聲學意義.科學通報,1995,40(12):1111-1113.
(9)屈建軍,言穆弘,張鴻發等.沙塵起電的風洞模擬實驗研究.中國科學(D輯),33(6):593-601.
(10)屈建軍,董光榮,文子祥等.敦煌莫高窟風沙危害與防治問題.中國科學(D輯),1997,27(1):1-7.
(11)屈建軍,張偉民,吳丹.金字塔形沙紋的風洞模擬實驗研究.科學通報,1992,20:1870-1872.
(12)屈建軍主編.庫姆塔格沙漠圖,中國地圖出版社,2003.
(13)屈建軍,鄭本興,俞祈浩等.羅布泊東阿奇克谷地雅丹地貌與庫姆塔格沙漠形成的關係.中國沙漠,2004,24(3):294-300.
(14)屈建軍,左國朝,張克存等.羅布泊東新構造運動對庫姆塔格沙漠形成演化的影響研究.2005.乾旱區地理,28(4):424-428.
(15)屈建軍等.庫姆塔格沙漠東南緣紅柳灣地區新城鎮建設中的風沙地貌問題,<<地貌?環境?發展>>,中國地理學會地貌與第四紀專業委員會編,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16)屈建軍主編.庫姆塔格風沙地貌圖,地圖出版社,2004.
(17)屈建軍,常學禮,董光榮等.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典型區風沙地貌的分形特性.中國沙漠,23(7):361-365.
(18)屈建軍,劉叢,馬立鵬等.甘肅省沙質荒漠化現狀及開發治理對策.甘肅地質學報,9(2):74-82.
(19)屈建軍,劉賢萬,雷加強等.尼龍網柵欄防沙效應的風洞模擬.中國沙漠,21(3):276-280.
(20)屈建軍,馬立鵬,劉叢.甘肅沙漠化現狀、成因及其防治對策.中國沙漠,22(5):520-524.
(21)屈建軍,凌裕泉,劉賢萬等.尼龍網柵欄防沙效應研究.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38(2):171-176.
(22)屈建軍,凌裕泉,俎瑞平.半隱蔽格狀沙障的綜合防護效益.地理學報(submitted).
(23)屈建軍,孫宏義,李金貴.騰格里東南緣沙塵暴變化趨勢的Markov模型分析.中國沙漠,21(增刊):72-82.
(24)屈建軍,王家澄,程國棟等.西北地區古代生土建築物凍融風蝕機理的實驗研究.冰川凍土,24(1):51-56.

主要事跡

屈建軍同志主要從事風沙防治工程、風沙物理和風沙地貌研究,近三十年來堅持在野外一線工作。
他對防沙工程原理及主要風沙流控制措施進行了深入研究,發明了系列防沙新技術和新材料等專利產品,在國防和鐵路等防沙工程中已得到廣泛套用;主持完成了10餘項重大工程防沙治沙可行性研究和技術方案制訂,取得了良好的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撰寫專著8部,在《中國科學》、Scientific Reports等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241篇(SCI/EI77篇,CSCD164篇),獲發明專利60項(第一發明人23項),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省部級一等獎2項、省部級二等獎3項;獲得“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和甘肅省“優秀專家”等榮譽稱號,先進事跡獲得《科技人生》和《絕對忠誠》等新聞欄目的報導。
主要工作業績如下:
一、高寒地區青藏鐵路沙害形成機理及防治技術
研究了青藏鐵路沙害的時空分布特徵和沙害類型,首次闡明了青藏高原不同空氣密度條件下的風沙運動規律,發現青藏高原積沙對多年凍土的保護作用,揭示青藏鐵路沿線風沙危害的成因、方式和動力學機制,提出青藏鐵路沿線風沙災害防治模式,研發環境友好型、造價低廉、施工方便、使用壽命長,具有專利技術的系列防沙新技術和新材料,建立了適宜高寒地區的綜合風沙防治體系。本成果已成功套用於青藏鐵路沿線沙害路段的防沙工程中,防沙效果顯著,取得了巨大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有關成果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排名第四)和青海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一)。
二、東南沿海國防設施區海岸風沙危害綜合防護技術體系
依據熱帶沙質海灘風沙活動存在供沙、輸沙、積沙的空間結構,相應地在供沙帶採取防浪、攔沙和保濕技術措施,輸沙帶採用固阻技術措施、恢復植被,積沙帶採用疏導技術措施。首次建立了海岸風沙危害綜合防護體系,阻止了海岸風沙流運行途徑,有效解決了陣地沙害問題,陣地生態環境顯著改善,確保了國防重要設施的安全與功能的可持續。相關成果獲中國人民解放軍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排名第二)。
三、極端乾旱區文化自然遺產和重大工程建設風沙災害防治
首次發現並提出了戈壁風沙流“象鼻子”效應,系統地開展了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風沙危害防治研究,在莫高窟頂建立了“A”字型防沙網,提出了以阻為主、固輸結合的“六帶一體”風沙危害防治體系,該工作引起了國際科技界的高度重視和認可,Science進行了專題報導;發現鳴沙山月牙泉近25年的沙山移動規律,制定了系統方案,有效遏制了鳴沙山向月牙泉移動;研究並提出了甘肅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城搬遷至紅柳灣鎮的風沙治理對策;提出了敦(煌)—格(爾木)鐵路途經庫姆塔格沙漠東緣沙山溝的可行性和風沙防治方案,為鐵路改線途經阿克塞縣城提供了理論依據。相關成果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一)。
四、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專利技術的防沙新技術和新材料
系統評價了草方格的防沙效益,提出了草方格防沙最佳防護效果的規格,揭示了草方格的防沙原理。以此原理,針對不同區域風沙危害特點,開發和研製了多種已獲國家發明專利或實用新型專利的技術和工藝,並成功套用於中國人民解放軍、青藏鐵路、南疆鐵路、臨策鐵路、拉日鐵路、敦煌莫高窟以及民勤地區的沙害防治實踐,取得了良好的經濟與生態效益,截至2015年12月,已推廣面積達2200萬平方米。相關成果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三)。
五、鳴沙發聲機理及啞沙復鳴技術
發現了鳴沙發聲與沙粒表面有無SiO2凝膠無關,也與其表面的化學組成無關,而與自然沙粒表面由風蝕、水蝕、化學溶蝕及矽凝膠沉澱等多種因素所形成的多孔(坑)狀物理結構所構成的共鳴腔有關,其共鳴機制與Hemholz共鳴腔相似。粉塵或更細的黏粒等雜質侵入沙粒表面的孔洞所產生的阻尼作用,可導致鳴沙共鳴機制喪失而變為啞沙。首次提出了鳴沙表面多孔結構是鳴沙發聲的主要機理,並通過鳴沙人工修復技術實現啞沙復鳴,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三項,已在敦煌、沙坡頭和鄂爾多斯建成人工鳴沙場,為促進沙漠地區旅遊和沙產業發展做出了貢獻。
六、風沙電、羽毛狀沙丘和金字塔沙丘形成機理
在國內較早地組織多學科人員開展了風沙電研究,在風洞成功模擬和觀測了風沙電過程,發現了電場強度隨沙物質運動的規律;證實了庫姆塔格沙漠存在羽毛狀沙丘,提出了其形成條件和過程,得到國內外同行的廣泛引用,由此獲得《中國沙漠》2006-2011年度優秀論文一等獎;提出了金字塔沙丘形成的動力條件,並在風洞成功模擬了金字塔沙波紋的形成過程。相關成果獲甘肅省自然科學二等獎(排名第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