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所的圖景:東南亞民居》是2008年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全峰梅。
基本介紹
- 書名:居所的圖景:東南亞民居
- ISBN:9787564114053
- 頁數:217
- 開本:16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東南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11月1日)
外文書名: Idyllic Habitation Traditional Houses of Southeast Asia
叢書名: 東南亞建築與城市叢書
平裝: 217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64114053, 7564114053
條形碼: 9787564114053
尺寸: 25 x 24.6 x 2.4 cm
重量: 862 g
作者簡介
全峰梅,1978年10月生於廣西桂林。科技哲學碩士,助理研究員,現任職於廣西華藍設計(集團)有限公司研究院。曾著《模糊的拱門——建築性的現象學考察》,在《規劃師》、《華中建築》、《中外建築》等國內專業雜誌上發表論文十餘篇。
侯其強,1979年7月生於廣西桂林。文學碩士,現任職於《規劃師》雜誌社。
雷翔,1957年10月生於四川成都。城市規劃博士,教授級高級規劃師。廣西華藍設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總規劃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建設部專家委員會專家、廣西優秀專家,華中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廣西大學等大學兼職教授,華南理工大學亞熱帶建築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規劃師》雜誌主編,中國城市規劃協會常務理事,中國城市規劃協會信息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廣西城鄉規劃協會理事長。著作有《走向制度化的城市規劃決策》、《熱帶濱海城市設計》(合著)、主編《廣西民居》等學術著作,在《城市規劃》、《城市規劃彙刊》、《規劃師》、《建築學報》等國內外專業雜誌上發表論文四十餘篇。
內容簡介
《居所的圖景:東南亞民居》主要內容:中國與東南亞毗鄰,自古以來就與東南亞國家聯繫緊密。近年來,隨著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合作的不斷深入,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更為頻繁,合作更加緊密,國內各界對東南亞國家的研究也愈發重視。同是亞洲開發中國家的中國和東南亞國家,不僅在地理、氣候、文化等方面有許多類似之處,而且在城市發展和建設等諸多方面也面臨相近的問題,中國和東南亞國家可以相互借鑑各自的經驗教訓。通過研究東南亞建築,來發掘東南亞建築資源,總結東南亞地域文化特性,認識東南亞建築內在品質,探索東南亞建築演變規律,以應對全球化給東南亞和中國建築文化帶來的衝擊,促進東南亞和中國建築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通過研究東南亞建築,可以為中國城市規劃和建築設計水平的提高以及中國城市風貌特色的營造提供參考,搭建與東南亞國家建築文化交流的平台與溝通的橋樑,推動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同行在城市規劃與建築設計領域的合作。
目錄
序Ⅰ
序Ⅱ
總前言
前言
第一章 東南亞民居建築的生成背景
1.1 環境的限定:東南亞民居生成的自然背景
1.2 歷史的作用:東南亞民居生成的社會背景
1.3 族群的影響:東南亞民星生成的民族背景
1.4 文化的認同:東南亞民居生成的人文背景
第二章 東南亞民居建築的類型特徵
2.1 因構成型:東南亞民居的基因類型
2.2 因地制宜:東南亞民居類型的地形劃分
2.3 因民而異:東南亞民居類型的族群劃分
第三章 東南亞民居建築的空間形態
3.1 房屋的構築:民居的空間形式
3.2 居所的延伸:庭院的空間布局
3.3 空間的拓展:聚落的結構形態
3.4 宇宙的圖式:聚落的空間意象
3.5 家園的意義:建成環境的文化特性
第四章 東南亞民居建築的營造技術
4.1 天然的建築材料
4.7 簡明的構造特徵
4.3 民族的裝飾藝術
4.4 生態的建築技術
4.5 典型民居分析
第五章 殖民時期及全球化影響下的東南亞民居建築
5.1 殖民建築文化的嵌入
5.2 東南亞民居建築的調適
5.3 全球化時代東南亞民居又化的變革
5.4 全球化時代東南亞民居新貌
主要參考文獻
圖片來源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