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居大寧,1954年10月生於南京。1990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擅長寫意花鳥畫,並以畫鴨著稱。現任職於常州市政協文教衛體委員會,現為政協常州市國際友好交流協會副秘書長、書畫室主任兼龍城書畫院副院長。
1992年以來,應邀為北京全聚德、上海鴨王店創作《百鴨圖》、出版有《居大寧畫集》、《寫意鴨畫法》、郵資美術明信片、系列個性化郵票等十餘種,傳略載入《當代書畫篆刻家辭典》、《中國美術家選集》等多種國際藝術家辭典。
藝術年表
1954年10月16日,出生於江蘇南京,常州人。父親居繼才,母親李培華。姓名居建寧,藝名居大寧。有兄妹四人,二弟居江寧,三妹居美玲,四妹居曉蓉。
1958年父母於第三野戰軍部隊轉業,隨父母定居常州。
1963年在常州西大街國小讀書。自幼興趣廣泛,在學習之餘,愛好文學、音樂、繪畫、攝影、象棋,尤喜歡塗鴉,寒暑不輟。
1967年在江蘇省常州高級中學讀書期間,逐步對中國畫有所認識,得到常州戴元俊、張懇、戴孟清等多位名師指點,學習素描、中國畫,後畢業於常州教育學院中文系。
1979年11月,與章笑雲女士結為伉儷。
1980年經畫家杭英介紹,拜上海中國畫院副院長王個簃、唐雲、施南池先生等名家為師。同年,加入常州市美術家協會,並與夫人章笑雲女士專程赴黃山、杭州等地攝影、寫生。
1981年平均每月2次,由常州專程赴上海向王個簃老師請教畫藝,在王個簃畫家寓所結識上海著名畫家、上海美術館館長方增先先生、曹簡樓先生、劉伯年先生等,技藝大進。同年,專程赴青島、煙臺、大連、豐滿發電站、松花江等地採風。
1982年開始較多地涉獵攝影領域,為豐富和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充分利用業餘時間參觀各地展覽,並專程赴寧波、奉化、千島湖等地寫生。
1983年多幅繪畫作品被全國各大報刊雜誌選登。同年,專程赴山海關、秦皇島、北戴河等地採風。
1984年國畫《出水芙蓉》入選哈爾濱、常州、天津青年美術展覽,獲優秀獎。同年,此作品在南京博物院展出,並被《江蘇文藝》雜誌選登。
人物自述
情有獨鐘
我出生在一個軍人家庭,5歲時隨轉業的父母從南京到常州。
常州地處江南水鄉,是一座有著3200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人傑地靈,人文薈萃,享有“天下名士有部落,東南無與常匹儔”之譽。其中的“常州畫派”飲譽全國,著名畫家惲南田、劉海粟、古書畫鑑定大師謝稚柳都是土生土長的常州人。
小時候,我活潑好動,比較調皮,是一群孩子中的小鬼王,河塘捉魚,打打小架放放野火,這事那事,受點小傷闖點小禍是常有的事。住家對門是教育之家,他家小孩子要跟著我出去玩,必須先完成兩張描紅毛筆字。出於好奇,我也拿起了毛筆,從此我就喜歡上了塗鴉,家中牆上凡是能畫的地方,都被塗上各種各樣圖畫。父母對我的愛好內心驚喜,倍加呵護,對我繪畫所需不惜工本。那時在我住所的樓梯走道旁,貼滿了我畫的毛澤東畫像。
在省常中讀書時,學校要出黑板報,總是讓我來畫報頭,我也覺得受到老師器重,特別用心用功,繪畫的技藝也不斷提升。那時正值文革時期,學生要下鄉支農,我們到了武進的馬杭、金壇的茅山和薛埠。那時的農村河塘清澈,水草幽幽浮動,蘆葦迎風搖曳,荷葉隨水蕩漾,農民養的鴨子在水中戲嘻,它們神態各異,憨態可掬,尾巴肥肥,脖子長長,眼睛忽閃忽閃,有的在淺水草叢中覓食,有的伸著脖子追逐河裡的小魚,有的高抬著頭東張西望,有的則在蘆葦處小憩。剎那間,我對河塘中的鴨子產生了一種很微妙的感覺。從那時起,我對那些平時人們在戶外不太在意,而只在餐桌上注意的鴨子,開始情有獨鐘。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我被分配到企業工作,廠長根據我的特長,安排我做宣傳工作,廠里一個50米長的宣傳櫥窗,就是我的“戰場”。當時由於政治形勢的要求,我經常要書寫口號標語,還要畫宣傳畫,無形中,我的書法和繪畫基礎也越來越紮實。當時,廠旁附近的萬福橋邊有一個養鴨場,空餘時間我就去河邊觀察鴨的各種姿態,晚上回來畫畫。當時住房條件差,市中心一幢二層的老樓房裡住著好幾戶人家,我家住在二樓西面,不到60平米住著6個人,有一個閣樓幾平方米,從視窗看過去就是一片平房的屋頂。我在閣樓上擱了一塊板,鋪開紙就是繪畫的桌子,攤上棉單就是睡覺的床,常常畫畫到深夜一二點鐘,父母看著很是心疼,總是催我早點休息。
那時的我,對畫鴨近乎痴迷,在我家住的老樓前,有一個約300平米的大園子,裡面長滿了各種花草和樹木,我在園子裡特地養了一隻鴨,天天用於觀察寫生。
八十年代,我的畫已小有名氣,一些朋友鄰居也紛紛向我要畫。當時正值改革開放,廠長與法國、埃及等企業家交往時,經常把我的畫作為贈送的禮物,那些老外看到鴨畫往往欣喜若狂,高興地舉過頭頂。還有一件趣事,當時廠里一位女同事喜歡我的鴨畫,想討要一幅,她想來想去,不知道如何開口,猶豫了好久,靈機一動,就到賣鴨的地方,精選了三隻鴨子,七拐八彎打聽到了我的住所,冒著寒風特地送到我家門上,我被她的這番心意所打動,很爽氣地送了她一幅畫。
隨著時間推移,我已不滿足現有的成就,需要鳳凰涅槃。機緣巧合,我通過上海海墨社的一個畫家介紹,拜師在著名畫家、篆刻家、書法家和詩人王個簃的門下,往往是下班後趕到上海,晚上跟著王老學畫。王老還常常帶著我參加程十髮、陳大羽、唐雲、應野平等大師的畫展,而我也拿著自己的畫作小冊向他們請教,大師們對我也是悉心指點,熱情鼓勵,我的畫藝突飛猛進。
1990年,中央美術學院和浙江美術學院招生,我報考後被兩個學院同時錄取。我選擇了到中央美術學院深造。當時工廠領導非常支持,出資帶薪脫產,妻子也對我保證,一定帶好孩子,家裡的事全部由她來承擔,讓我安心學習不要有後顧之憂。
在學院的整整兩年中,我接觸到許多名師大家,系統學習美術史、美術理論實踐、人體素描、花鳥寫生等課程。有時,幾個同學相邀,到教授家裡去看他們作畫,了解名家繪畫思想。我還特地買了一輛腳踏車,一有空就到中央美術館參觀畫展,邊看畫展邊請教,晚上回去臨摩。
那時,中央美術學院的圖書館不是全天候開放,二個星期只能借一本書,有些珍貴的資料一般也看不到。我找到中國畫研究院的國畫大師龍瑞,希望能得到看書的“特權”。龍瑞也覺得我潛質不錯,悟性較好,就特地為我去通融,從此我可以隨時到圖書館借書看資料。在那裡,我如魚得水,與國內外名家大作近距離接觸和欣賞,了解國內外名家畫畫手法,對畫家論語、講解進行摘錄,回宿舍後仔細研究琢磨,並進行探索和實踐,為形成自己的畫風打下堅實的基礎。北京有兩個名畫家,也經常到龍瑞畫室切磋畫藝,看了我的作品後,很是讚賞,曾主動提出要收我做學生。
在美院學習期間,我已成為榮寶齋的簽約畫家,我所作的鴨畫還分別被人民大會堂和毛澤東紀念堂收藏。我還應知名畫社天津楊柳青邀請,出版《寫意鴨畫法》作為大專美術教學示範作品,首印的一萬冊幾個月就銷售一空。中國教育旅遊出版社,也在全國發行一本以我的鴨畫為題材的美術明信片。我的作品被美術專業雜誌《書與畫》和《人民畫報》、對外出版的《人民中國》等重要大型刊物整版篇幅作專門介紹。南京出版社出版了《居大寧畫選》掛曆。《江蘇畫刊》作專題介紹。
北京全聚德為提高大堂藝術氛圍和品位,想找一位全國擅長畫鴨的名家,繪一幅畫作為正廳大牆的鎮堂之寶。為了能與這個百年老店相匹配,他們專程去了中央美院,教授推薦了我,從此我與全聚德結下了不解之緣。
為了這幅畫,我特地趕到有名的養鴨基地江蘇高郵,與養鴨的人交朋友,吃住在農家,每天到鴨場餵食,與鴨子追逐玩耍,觀察鴨子靜態動態的生活習性,半個月畫了幾千張速寫素材。
這時我已從中央美院畢業,全聚德的畫2米寬5米長,家裡地方小,就把家俱搬走,老婆孩子住到丈母娘家,桌上、牆上、床上都是鴨畫,朋友來看我,看到地上的廢畫稿,覺得也很好,想討要一幅,但我把它撕了。我覺得,寧可廢話三千,不留敗筆於世。四個月後,一幅128隻神態各異名為《春江水暖》的鴨畫終於完稿。在這幅畫中,我把鴨子在自然界中的瞬間動態神韻,用水墨的方式表現的淋漓盡致,來體現了寫意畫的真正韻味。
二十年後的2012年,全聚德迎來一百四十八周年的店慶,應其熱誠邀請,我再次精心繪製了一幅《和諧之花》。當紅幕布徐徐拉開,一幅148隻栩栩如生、歡聚一堂、和諧快樂、洋溢著農村生活氣息的鴨畫展現在各界名流面前時,人們驚嘆不已,拍案叫絕。
後來,我任職於常州市政協文教委,曾應全國政協辦公廳邀請,赴京為李瑞環主席出訪五國作畫。本地市領導對外交往時,為體現常州人文特色,也常常選用我的鴨畫作為禮物。我的作品先後被美國、英國、法國、日本、新加坡、加拿大、德國、澳大利亞、埃及等國收藏家、友好人士收藏。
一次,我隨團出訪,在肯亞的一家中國飯店吃飯,老闆是一位烏木雕刻收藏家,當他得知我也在團中時,充滿崇敬的心情,向我討要一幅鴨畫。想想在異鄉他國還有知己,我從隨身準備贈送的禮物中調整出一幅送他,當這個老闆得到鴨畫時,神采飛揚,回贈了我烏木雕刻藏品,全團吃飯全部免單。還有一次,我隨團去內蒙考察,行至赤峰吃午飯,飯店老闆知道我也在場時,趕緊找來了紙墨,恭敬地請我畫一幅鴨畫,不僅餐費全部免單,而且還送每人一個蒙古包午休,臨走時送了大家一大堆路上吃喝的東西。
有一個奇石收藏者,看中了我的一幅鴨畫小品,心中念念不忘,找到我後,要用自己珍藏也十分喜愛的一個精品靈壁石交換,我最終經不住他軟磨硬泡,遂隨了他的心愿。市場上也常發現仿冒我的假畫,有次被我看到了,我把它撕了還送了一幅真畫,以防假畫擴散流傳懵人。
詩人、著名山水畫家施南池,是清末民初有名大畫家蕭俊賢的弟子,我與他交往比較深,他對我比較厚愛,曾對我的畫作了一個評價:畫不求似似不神,神來下筆便是真。這是他對我的高評,也是對我的鼓勵。
評居大寧
宋玉麟《江蘇省美術家協會主席》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
我和大寧的交往,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就開始了。當時他帶作品給我看,是吳昌碩、王個簃的衣缽。多年以後,他又拿作品給來,我一看,大吃一驚,大寧已經從海派藝術轉到畫鴨上來,很專業的一個領域。真是士別三日,括目相看。
畫鴨這個題材,前輩多有涉略,像元代花鳥大家任仁發、揚州八怪的李鱓、黃慎、海派的任熊、來楚生、長安畫派的石魯,他們都表現過鴨子。但他們畫鴨,只是當作一種副產品,並不專門去表現鴨子。大寧則不同,他花了幾十年的精力集中去表現鴨子。這個題材他選得非常艱難,因為可以借鑑的東西並不是很多。怎么辦呢?古人說道法自然,既然前人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模仿,大寧就直接從生活中去吸取營養。為了畫鴨,他不停地到高郵鴨鄉,走訪那裡的鴨場,實地寫生。為了了解春夏秋冬不同季節里鴨的生活狀態,捕捉鴨子的形神,他會在池塘邊一蹲就是幾個小時,仔細觀察,捕捉最生動的一瞬間:幼鴨的嬌憨,群鴨嬉水,秋風中的孤鴨,蘆葦邊的雙鴨,芭蕉葉下躲雨的鴨,抖嗦羽毛上水的鴨,或張望,或覓食,或蹣跚……大寧完全象一個淘氣的鄉下頑童。他甚至在自己的家中養過鴨,細細揣摩鴨子的生活習性,一如大風堂張氏兄弟當年在蘇州網篩園裡養老虎。
我感覺大寧畫鴨最大的特點是千姿百態。過去的很多老先生畫鴨子,但往往是一種靜態。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有一張元代陳琳畫、趙孟頫潤色、乾隆題跋的《溪鳧圖》,是院體畫向文人畫過渡的代表作,多次出版,允為經典。應該說這在幾百年前,已經是傑作。但用今天的眼光來看,終究還是少了一點生氣。大寧因為胸中有鴨,下筆自然動感很足。而且是各個角度、各個姿態,在各個環境底下,夕陽之下、蘆葦之中、河塘邊、小溪旁……大寧的鴨子是活的,你能感受到田原的風光、荷塘的情趣,甚至聽到鴨子那呱呱的叫聲。
多年前,我在北京政協賓館接待大廳里,看到居大寧的鴨,才氣撲面而來。當時大家都在交口稱讚這幅鴨畫,我說這是江蘇常州的一個朋友畫的。後來我又知道,大寧還與中國餐飲巨頭“全聚德”結上了善緣。二十多年前,全聚德通過中央美院,邀請當是還是美院學生的居大寧畫了一張2米寬5米長的《春江水暖》,作為鎮堂之寶。圖中128隻鴨神態各異,水墨淋漓,可謂神來之筆。兩年前,全聚德南下常州,請大寧再作百鴨圖。大寧不辱使命,凡五易其稿,終成巨製。當148隻栩栩如生、洋溢著田園風光的《和諧之花》出現在百年老店時,四座皆驚,稱嘆不已。今年,大寧再次爆出巨大的創作熱情,專門為全聚德立店150周年創作了一批水墨鴨畫,並將這批珍品捐獻給全聚德,作為百年老店的永久珍藏。大寧的鴨畫譽滿天下,決不僅在於畫技,而必在一種精神,一種境界。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大寧博觀約取,鴨畫以大自然為依傍,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或梳羽,或引頸,或嬉水,或覓食,形神兼備,妙趣橫生,那些畫面上的村景、或楊柳或蘆葦、或蘆花,或水草,或竹葉,或荷花,千姿萬態,生機盎然。這既是他對大自然領悟,也是大自然給他的豐厚回報,更是他參禪悟道的選擇。
相關報導
人民政協報最新報導:
始建於1864年的中華著名老字號“全聚德”,即將迎來150周年的喜慶日子,為此,6月10日,作為全聚德展覽館開館首展將邀請被譽為“中國當代畫鴨第一人”的著名國畫家居大寧舉辦“春江水暖”居大寧水墨鴨專題畫展。
據悉,全聚德是我國第一例服務類中國馳名商標,作為一家百年老字號,一直在不斷的發展與創新,目標要將老字號推向中國,走向世界。1992年,全聚德128周年店慶之際,赴中央美術學院發“英雄帖”,欲覓藝壇高手繪製鎮店之寶《百鴨圖》,作為劉海粟故鄉江蘇常州的居大寧擔此重任。此後,兩者結緣各自成為所在領域的佼佼者。此次展覽除展出居大寧近年創作的水墨鴨畫70幅外,並有宜興紫砂壺雕刻工藝美術大師製作的居大寧水墨鴨圖案工藝花瓶、瓷盤、茶壺現場展示。
居大寧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