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區共享停車博弈分析》是2018年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居住區共享停車博弈分析
- 作者:段滿珍 編
- 出版社:武漢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30719748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21世紀的中國,汽車正在逐漸替代腳踏車,成為人們日常出行的代步工具。但是汽車保有量的劇增給城市交通帶來了過大的壓力,“行車難,停車更難”已成為包括中小城市在內的交通難題。針對停車難的問題,許多城市採取積極措施,例如新建或改建立體停車場、P+R停車換乘、咪錶計時等措施,也有一些城市對建築物停車配建標準進行修訂等,以期滿足日益增長的停車需求。但是配建標準的修訂帶來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土地占用面積與停車場建設成本的增加,無休止地擴建也難以滿足高速增長的停車需求。因此,肆意擴建終歸不是良策,合理的停車需求供應與有效的協調管理才是可持續發展的長久之計。鑒於現階段我國大城市普遍存在可利用土地少、停車泊位有限的問題,積極改善和推進現有停車設施的利用才是解決我國城市停車問題的根本途徑。因此,共享停車策略成為改善現有設施利用率的可靠途徑。
大量的調查與研究發現,居住區停車位需求與其他類型建築物停車位需求之間存在時間上的互補性。但是由於居住區停車位複雜的歸屬權問題給共享停車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因此,關於居住區停車位能否參與共享停車的爭議較大,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較少。隨著我國城市停車與土地利用矛盾的升級,龐大的居住區停車資源成為關注和期待的焦點,如能通過技術控制和措施管理將居住區停車位納入共享範圍,則可大大緩解城市停車擁擠問題。
針對傳統的群體式停車誘導容易導致局部停車擁堵的問題,《居住區共享停車博弈分析》第2章首先定義個性化停車誘導概念和個性化停車誘導服務流程,提出了面向駕駛人個體需求的共享停車誘導服務平台功能框架。第3章解決居住區共享停車的可行性研究和服務能力評估問題。第4章以博弈論為基礎,分析居住區停車位參與共享條件下各參與者的行為意願,為後續停車協調控制服務模型的建立提供理論基礎。第5章研究了居住區共享停車協調控制服務模型。
《居住區共享停車博弈分析》研究數據依託於“唐山市綜合交通調查”項目,某些調查結果和結論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地域性限制,與大城市相比會存在一定的誤差,但方法和思路可為其他城市共享停車管理和實施提供參考,不當之處也請各位讀者多提寶貴意見。
圖書目錄
1 緒論
1.1 引言
1.2 居住區停車位共享的意義
1.3 國內外研究現狀
2 面向個體需求的共享停車管理系統框架及核心問題分析
2.1 群體式停車誘導的不足與個性化誘導需求的提出
2.2 個性化停車誘導的定義和服務流程
2.3 個性化停車誘導系統的功能需求
2.4 個性化停車誘導系統物理框架
2.5 個性化停車誘導服務平台的主要功能
2.6 個性化共享停車誘導服務框架的核心問題
2.7 本章小結
3 居住區停車位對外共享可行性及服務能力評估
3.1 居住區停車位類型
3.2 居住區停車位對外共享可行性分析
3.3 居住區停車位對外共享服務能力評估模型
3.4 本章小結
4 居住區停車位共享條件下的停車選擇行為博弈分析
4.1 居住區共享停車博弈分析理論基礎
4.2 居住區參與下的共享停車博弈關係
4.3 居住區共享停車博弈分析
4.4 居住區共享停車博弈均衡形式
4.5 本章小結
5 基於停車選擇行為博弈的居住區共事停車服務模型
5.1 動態博弈的引入
5.2 共享平台和駕駛人之間的動態博弈過程分析
5.3 基於Stackelberg博弈的停車場分配模型
5.4 模型算法及求解
5.5 案例仿真分析
5.6 本章小結
6 基於博弈論的停車擁擠損失評估
6.1 停車擁擠問題研究現狀
6.2 停車擁擠問題博弈分析
6.3 停車擁擠損失的評估模型
6.4 本章小結
7 居住區共享停車場設計
7.1 共享停車場選取
7.2 共享停車場設計
7.3 停車場停車位及通道設計
7.4 共享停車場交通組織設計
7.5 本章小結
附錄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段滿珍,女,華北理工大學建築工程學院教師,博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智慧型交通系統理論與技術。曾主持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級自然科學基金、省級社會科學基金及其他課題10餘項;以一作者身份撰寫各類科研論文30餘篇,其中EI檢索論文9篇;撰寫專著及參編教材4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