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耳穴,耳穴名。位於直腸上方與膀胱同水平的耳輪處,耳輪腳前段的耳輪、由俞耳屏內緣延線相交處至平齊對耳輪下腳的中點,對耳輪下腳緣同水平的耳輪處,外生殖器1穴至直腸下段穴連線的中間處,即耳輪3區。主治尿急,尿頻,尿痛,遺尿,尿漏,尿瀦留,乳糜尿,尿道炎,輸尿管結石,尿道狹窄,陽痿,陰道炎,外陰炎,外陰部瘙癢,會陰部皮膚病,泌尿系統感染等。一般用毫針、埋針、壓籽法等進行刺激。
基本介紹
- 隸屬:耳穴
- 穴性:平
- 特殊作用:診治泌尿系統疾病的主要穴位
- 操作: 毫針、埋針、壓籽法等
- 分布:耳輪
- 主治:尿急,尿頻,尿痛,尿瀦留等
- 診斷作用:診斷尿道疾患的參考穴
診斷作用,功能作用,穴性,定位,主治,操作,功效,配伍,附註,相關論述,
診斷作用
本穴是診斷尿道疾患的參考穴。該穴明顯壓痛及電測陽性即可幫助確診,如患尿道炎,此穴常出現陽性反應。
功能作用
清熱利水,除濕止癢,鎮靜止痛,行氣束溺。
穴性
平。
定位
位於直腸上方與膀胱同水平的耳輪處,耳輪腳前段的耳輪、由俞耳屏內緣延線相交處至平齊對耳輪下腳的中點,對耳輪下腳緣同水平的耳輪處,外生殖器1穴至直腸下段穴連線的中間處,即耳輪3區。
主治
尿急,尿頻,尿痛,遺尿,尿漏,尿瀦留,乳糜尿,尿道炎,輸尿管結石,尿道狹窄,陽痿,陰道炎,外陰炎,外陰部瘙癢,會陰部皮膚病,泌尿系統感染等。
操作
一般用毫針、埋針、壓籽法等進行刺激。
針法:
(1)針刺後埋針,隔日治療一次。
(2)耳穴針刺法:患者取坐位或側臥位,兩耳交替針刺,一次選2-3穴位。常規消毒後,醫生右手持針,左手拇、食兩指固定穴位,中指頂於耳背防護,垂直刺入0.1-0.2寸,針感局部痛,留針15-30分鐘。治慢性尿道炎。
耳穴壓療法:治尿頻、尿急。以王不留行子,雙耳壓丸,每次3-5天,更換耳穴1次,10次為一療程。
耳穴注射療法:治尿痛,尿瀦留。每日用維生素B12100毫克(等於1毫升),加維生素B150毫克(1毫升)備用。耳穴每日注射1次,每次2-3穴,每穴注射0.1-0.2毫升。兩耳輪流進行。
按摩法:用拇、食兩指捏揉,由輕到重按摩1-2分鐘,以能忍受為度。按摩後耳輪發紅並有熱感最好。
功效
本穴性質屬平,故能行氣束溺,清熱利水,除濕止癢,鎮靜止痛。可消炎止痛,通利小便,清熱利濕,利尿通竅,治療尿道炎、尿漏、尿道狹窄等。
配伍
配外生殖器、腎、內分泌治尿頻、尿急、尿痛;配膀胱、皮質下治小兒遺尿病症;配外生殖器、肝、腎治陰癢、遺精等。
附註
本穴與遺尿穴穴名僅有一字不同,但兩穴穴性功用截然不同,本穴性平,有清熱利濕之功,重點在通,以治尿道中痛,而遺尿穴性質屬陽,有補腎固脬之功,重點在攝,以治尿液失控。兩者不可混淆,臨證不能誤用。
相關論述
《耳針療法》:“尿道 在與膀胱同水平的耳輪部。”
《耳針》:“尿道 治療尿道炎,尿漏,尿道狹窄等。”
《江蘇中醫》在“耳穴吹振療法(附71例療效分析)”一文中說:“小兒遺尿症。取兩耳尿道及外生殖器區,行吹振療法,每穴二分鐘,……連續5次,已基本治癒。”1961年,第4期,第2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