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囊草

尾囊草

尾囊草(學名:Urophysa henryi)為毛茛科尾囊草屬下的一個種。分布湖北西部、湖南北部、四川東部、貴州。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尾囊草
  • 拉丁學名:Urophysa henryi (Oliv.) Vlbr.
  • 別稱:岩蝴蝶(貴州貴陽),尾囊果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 :毛茛目 Ranunculales
  • 亞目:毛茛亞目 Ranunculineae
  • :毛茛科 Ranunculaceae
  • :尾囊草屬 Urophysa
  • :尾囊草
  • 分布區域:湖北省, 湖南省, 重慶市, 四川省, 貴州省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根狀莖木質,粗壯。葉多數;葉片寬卵形,長1.4-2.2厘米,寬3-4.5厘米,基部心形,中全裂片無柄或有長達4毫米的柄,扇狀倒卵形或扇狀菱形,寬1.7-3厘米,上部三裂,二回裂片有少數鈍齒,側全裂片較大,斜扇形,不等二淺裂,兩面疏被短柔毛;葉柄長3.6-12厘米,有開展的短柔毛。花葶與葉近等長;聚傘花序長約5厘米,通常有3花;苞片楔形、楔狀倒卵旬己形或匙形,長1-2.2厘米,不分裂或三淺裂;小苞片對生或近對生,線形,長6-9毫米,寬1-2.5毫米;花直徑2-2.5厘米;萼片天藍色或粉紅白色,倒卵狀橢圓形,長10-14毫米,寬5-6.5毫米,項趨承境外面有疏柔毛,內面無毛;花瓣長約5毫米,寬1.3毫米,長橢圓狀船形,爪長1毫米;雄蕊長3.5-5.5毫米;退化雄蕊長橢圓形,長2.5-3.5毫米,漸尖;心皮5(-8)。蓇葖長4-5毫米,密生橫脈,有漿龍府短柔毛,宿存花柱匙察希長2毫米;種子狹腎形,長約1.2毫米,密生小疣狀突起。3-4月開花。
尾囊草

生長環境

生山地岩石旁或陡崖上。

分布範圍

分布於四川東部、湖北西部、湖南北部、貴州。模式標本采自湖北宜昌。

主要價值

【藥名】:尾囊草
【堡姜戀檔來源】:為毛茛科肯戰歡植物尾囊草的根。
【功烏巴記效】:活血化瘀。
【主治】:用於跌打損傷、挫傷青腫等症。
【性味歸經】:苦,辛,溫。入心、肝、脾三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一9克。
【別名】:岩蝴蝶(貴州)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湖北西部、湖南北部、四川東部、貴州。
【拉丁名】:Urophysa henryi Oliv Ulbr.-Semiquilegia henryi (oliv) Drum.etHutch.
【考證】:始載於《中國植物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