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科羅帕格尼尼

尼科羅帕格尼尼

尼科羅·帕格尼尼(1782-1840),義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

基本介紹

  • 本名:尼科羅帕格尼尼
  • 職業:小提琴演奏家
人物生平,幼年,初露頭角,青年時期,鼎盛時期,帕格尼尼熱,身後的風波,帕氏的技藝,帕格尼尼的學生,二十四首隨想曲,

人物生平

人們必須把幾個世紀來關於流言誹語、構成人們先入為主的觀念排除掉,否則是很難全面看清楚帕格尼尼(以下簡稱帕氏)這個人在技藝上的成就。這個傳廳式的人物是小提琴演奏壇上的精髓。他的體形古怪,瘦骨嶙峋,為人魯莽粗暴,唐突無禮。名利場上斤斤計較,寸利不讓。賭桌上揮灑千金,面不改色。而在情場上卻有股子魅力,在放縱無度的一生中使多少璞玉渾金的貴婦,鮮妍明麗的少女心猿意馬,神魂顛倒。有人甚至說他具有撒旦(魔鬼)的法力,更有人爭辯他本身就是撒旦化身(這當然是無稽之談),但像這樣一個具有極其複雜混合性格,手上又有一套無與倫比、無懈可擊、無以復加的“絕活”的人,最後集名垂青史和臭名昭著於一身,就無庸贅述。
20世紀,醫學界推測和懷疑帕氏患有一種連續性體內組織紊亂失調,喚作“麻爾帆”的病症。這種病症是帕氏去世後50年的1896年才為醫學界所確診。它的症狀包括瘦而長的體形,猿臂,像蜘蛛腳般的手指、關節特別粗大,蒼白得近乎透明的膚色。這些症狀完全與曾目睹過帕氏的人的記載相吻合。

幼年

帕氏1782年出於熱那亞一個船商家庭,從小嬌生慣養,率性為人。5歲即從父學習曼陀林和小提琴。出於商人本性,父親很快就嗅出兒子身上那股子奇才異味。他像擠檸檬般以最大限度剝削他,11歲帕氏即作首次商業性演出,除演奏科雷利、塔爾蒂尼等人的樂曲外,還演奏一首自己的創作,以通俗詠嘆調為主題,叫《卡曼哥爾》的主題變奏。
由於熱那亞可提供的師資匱乏,13歲那年父親把他帶往帕爾瑪求見當時出名的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羅拉(1757-1841)。當他們到達羅府,卻被告之大師因病臥床未起。在門廳等待時,父親瞥見羅拉新作墨跡未乾躺在書桌上,就噘嘴示意,帕氏拿起琴來視譜即奏,羅拉在榻上聞聲,大為驚訝,遂爬起來見他們。但當羅拉發現對這個奇才琴童無能為力時,就建議帕氏不如去學對位學(過去有部反映帕氏生平,叫《劍膽琴心》的英國電影,由史都華·格瑞恩傑演帕氏,梅紐因擔任幕後演奏。其中就有這段記載的陳述)。帕氏跟從那不勒斯人士葛瑞蒂上了幾課後,他的全部音樂教育也就大功告成。帕氏自己寫道:“在葛氏指導下,不需依賴任何樂器,我作過二十四首四手聯奏的賦格練習”。除上例,帕氏很少提到他的老師,他聲稱自己是“自學成才”,並吹噓“一種偉大靈感自自然然在內心深處燃燒的火花中蹦跳起來,鼓舞我披荊斬棘。”儘管如此,外來影響總還是存在的。19世紀比利時音樂學院費蒂斯曾說過,帕氏曾告訴他,在1794或1795年的某個時期,迪郎曾向帕氏揭示過小提琴演奏技巧的秘訣。波蘭小提琴演奏家迪郎(1770~1834)是維莫蒂客居巴黎期間的門生。此公具有演奏小提琴非凡天賦。帕氏在向費蒂斯葉露中說:“我那些眾所周知,輝煌的演奏效果,都是從迪郎這位藝術家的演奏中衍生、發展起來的。”此外,那個時代許多曾聆聽過迪郎演奏的同行,也都確認迪郎發明了小提琴演奏上繁多的、讓人瞠目結舌的絕招。除他自己外,誰也不知道是如何演奏出來的。
1797年在父親監督下,帕氏赴義大利北部舉行第一次巡演。那些年頭並沒留下有關他演奏上特別輝煌地記載,只知道他以一種“審時度勢地謹慎態度”在私人集會上露面。甚至到了那個時期,他父親還像鉗住韁繩般牢牢控制他。甚至每天基本功練習也橫加干涉,不準越雷池一步。帕氏告訴他地傳記作家索特基,父親極度地干預,對他技術發展和音樂知識地更新已起到壓抑作用。他夢寐以求擺脫羈絆,獨闢蹊徑。無奈這個苛刻地師傅卻像惡鬼纏身,使他終目徜徉不知所從。

初露頭角

1801年機會來了。他與兄弟卡羅前往參加路卡狂歡節,在聖克勞克節日期間被邀請在高級彌撒上演奏。他是那樣大膽妄為,竟放肆地在聖壇上賣弄了長達28他鐘之久。目瞪口呆的教堂樂隊演奏員成為他高超技藝的見證人。他在弓弦上盡炫技之能事,帶來歡悅的喧鬧如點點璀璨的焰火,悠揚甜美的旋律如輕煙,裊裊飄遊,水流淙淙,松濤嘩嘩聲中,時而躍馬馳騁,時而邀翔高空。音流所過之處,有迂迴,有奔騰,也有湍流,又如鳥兒滑翔低回,翩翩曼舞。人們如痴如醉,拍案叫絕,教堂內破天荒第一次在肅穆的彌撒中騰升起陣陣格格笑聲。帕氏再接再厲在若干民眾集會中獻藝。幾個月後他被任命為路卡共和國新成立的樂隊首席。

青年時期

名利後,紛至沓來的是盈盈秋波,粉腮媚眼和聲色犬馬的生活。帕氏宣稱“所有女人都拜倒在他靴尖前。”他嗜睹如命,繼承父親這一癖好有過之而無不及。往往在舉行演奏會前就把酬金超前輸掉。他那顆受禁錮、受壓制、甘悶的心靈,一旦衝破牢籠,就沒命似地放縱載進紅霧。有一次在勒克荷恩舉行演奏會前,帕氏把自己的阿馬蒂琴輸掉而無法赴會,當地富毫利佛羅恩就把收藏的名琴瓜爾內里“大炮”借給他使用。在聆聽過他的演奏後,利佛羅恩佩服得五體投地,遂把琴贈予帕氏,附帶條件是該琴只允許帕氏一人演奏,帕氏因禍得福,自從輸掉阿馬蒂琴後,帕氏驀然醒悟,幡然悔過,再也不靠近賭檯。
1906年帕氏成為拿破崙妹妹、路加共和國巴西奧契公主的宮廷音樂師。在此期間,他寫下著名的僅在E、G弦上演奏的《戀愛場景》。帕氏向索特基描述:“E弦代表巾幗,G弦代表鬚眉。雙方先是耳鬢廝磨,情長意深,後發生小小齟齬、口角生風,然後又和好如初,咬舌兒,嘆息,如膠似漆,最後以銷魂告終。”公主聆聽後挑戰地問,既可以只用兩條弦演奏,那么一條弦可否?帕氏遂創作題贈拿破崙,為獨弦(G)而演奏的《軍隊奏鳴曲》。1813年他辭去公主的差使,從此再也不置身於單一的保護人下。

鼎盛時期

作為藝術個體戶,帕氏出發到米蘭去碰運氣,六個星期在斯卡拉歌劇院完成十一場演奏會,掀起軒然大波。他接著在北義大利、威尼斯、羅馬、那不勒斯取得極大成功。他要求的酬金遠遠超出其他演奏家,樂迷們趨之若鶩,毫不猶豫解囊去付。1824年帕氏與女歌手比昂切同居,好給帕氏帶來一個兒子,這位具有慾壑難填,嫉忽如火天性的女人,成為另一個牢牢鉗制帕氏的枷鎖。經過兩年的胡攪蠻纏,終究反目成仇。帕氏以高價擺脫羈絆,並取得兒子的託管權。由於對兒子過分溺愛,使兒子日後變成一個放蕩懶惰之徒,整天迷戀在推杯換盞中。這成為帕氏整個後半生一塊悉腸百結的心病。帕氏一生另一個累鶩是身患沉疴。鼎盛時期肺結核業已擴散到喉頭,這是由於他染上梅毒後服用過量水銀所致。他還經常忍受劇烈胃疼,常因健康原因而取消預約的巡演。

帕格尼尼熱

1828年威尼斯成為義大利第一個證實帕氏名不虛傳的城市,報紙上評論說:“要分析他的演奏簡直是不可能,那么高難度的技巧,卻又是那樣清晰、乾淨。他的音色比任何人類聲音的音色更甜美,是每個歌唱者的學習榜樣。應該反覆聆聽,其精彩勝過道聽途說。”一個時期以來帕氏成為各階層公眾談論的中心,人們相遇的第一句話是:“你聽過帕氏演奏沒有?”這個“柏格尼尼熱”產生連鎖反應:“帕氏襯衫”、“帕氏領帶”相繼應市。出售的鼻煙盒上鑲飾著琺瑯質的帕氏肖像,維也納花花公子的手杖頂端刻著他的頭像,彈子房冠以他的姓名,有個馬車夫在馬車上掛上“帕氏馬車”的招牌,儘管帕氏只坐過他的馬車片刻,然而這個馬車 夫卻藉此發了橫財開了旅館。帕氏給商業贏來巨大利潤,商界也為帕氏的名利帶來更大收益。
以維也納為起點,帕氏週遊了全歐。1831年他在巴黎為翹首以待的聽眾舉行首演。幕布升起後,巴黎歌劇院的舞台上空空如也,一個瘦長個,從頭到腳一身黑,像魔鬼般顯現出來。人們驚愕,毛骨悚然,女士們戰粟發抖,然而他第一弓發出的聲音就把人們震住,他們逐漸變得欣喜若狂,歡呼雀躍。在倫敦帕氏繼續征服著聽眾和輿論界,《時代雜誌》上說:“也許帕氏不是這個樂器上最優秀的演奏家,但他確實給自己樹立起很獨特的風格。”著名樂評家柯里寫道:“在個人與民族間總能找到某種聯繫,唯有這個帕氏與他膚淺的國人簡直就是風馬牛不相及。”詩人雪萊的妻子瑪麗(第一部科幻說《法蘭肯斯坦》的作者)寫道:“他的演奏使我陷入歇斯底里,那種來自太空的野性,銷魂的模樣兒,撼人靈魂的音色,都是超凡入聖的。”光在英國帕氏就賺到一萬六千英鎊。
多年來帕氏積累了巨大財富。1833年他在離帕爾瑪不遠處購置產業取名“嘉依恩別墅”,那裡清新的空氣有益於他日趨惡化的健康。他也曾想出版些作品,但提出的高額報酬實在太離譜,以致沒有一家出版商能承受而作罷。帕氏在權益上是頗具心計的,每當舉行演奏會,他只提供樂隊件奏用的分譜,從來沒有人見過他的獨奏譜。他的演出幾乎無一不背譜。

身後的風波

帕氏在1840年5月27日他58歲那年去世,由於愚味,人們誣告他生前與魔鬼為伍,更由於他在彌留時拒向教士懺悔,他的遺體被拒於教堂外,也沒有一家宗教性質的殯儀館肯收容這樣一個罪人。他的遺體被安置在去世時房子的地窖中。由於發生多起意外事件,他的館材被東藏西搬以掩人耳目。甚至被扔進大海,即又被浪濤拋回岸上。又經過三十六年漫長的混戰,到了1876年經教會澄清,帕氏的名聲這才得到昭雪,遺骨被移葬進帕爾瑪公墓。帕氏身後留下價值八萬英鎊的房地產,證券和畢生收集到價值連城的名貴弦樂器,包括十五把斯特拉迪瓦里.阿瑪蒂等名匠製作的小提琴。那把瓜爾內里“大炮“已轉贈予熱那亞博物館。另外還有斯氏、瓜氏製作的大提琴和一把瓜爾達尼尼製作的吉他。至於這些樂器今天窨落在何方?支始終沒有下文。只知道有一大斯氏製作的由美國“帕格尼尼四重奏”在使用著。

帕氏的技藝

帕氏以演奏自己傷口為主,因此拿他與同時代其他提琴家相比校是不明智也難以說明問題。更重要的是當時人們對帕氏在演奏上的狡猾性沿缺乏認識,他的一些演奏效果和訣竅始終撲朔迷離,叫人可嘆不可知。帕氏還時常使出一一招是變格定弦(不按常規G、D、A、E定音),這有利於演奏某些困難音程。當與樂隊合作時,他往往把G弦調高半個音以求得在演奏某些困難片斷時更容易些。這樣的定弦更適合演奏泛間,在演奏空弦時更甜美。目睹者古爾在談到他運弓時說:“通常在演奏頓弓(Staccato)時,他的弓毛繃得很緊,聲音宏亮、結實、有如錘擊。他可以運用上下弓的跳弓(Saltoto)來演奏《無窮動》,且在陰陽頓挫和音準上無懈可擊。除演奏連續下弓敲擊性分解和弦,他的手臂會順勢飛離琴身而接近跟外,通常他持弓的手臂非常巾近身體。所有彈性,靈活性好像都由手腕控制“帕氏的夾琴方法也與眾不同,他的肩膀平坦,骨架子更大,就象專門為擱置小提琴而設計,帕氏也是最後一位不用腮托的提琴家。

帕格尼尼的學生

熱那亞人西伏里(Sivori 1815-1894)是帕格尼尼的學生,他成為帕氏與不一代提琴家的聯繫。西氏6歲師從帕氏,長大後作為年輕有為的提琴家廣游天地,足跡到過歐洲,北、美洲。西氏擁有一個漫長而成功的事業,特別在演繹帕氏的音樂上。帕氏也曾為他寫不定期若干部作品,在帕氏過世後,他的兩部協奏曲才得以相繼出版,西氏成為當然演繹者。他們保持終身至交,據西氏回憶,帕氏無疑是世界上最糟糕的教師,他粗暴、尖刻、對學生缺乏耐心。他即興在紙上塗寫些練習讓西氏視譜演奏。當西氏在為那些困難片段拚命掙扎時,帕氏臉帶冷笑在他身後不耐煩地踱來踱去好像一頭關在籠中的獅子。當西氏最後部屬虎爬完整個過程,帕氏卻厲聲指責西氏沒有按照他的方法演奏,西氏用虛弱的聲音表示異議,帕氏遂把琴搶過來自己演奏,連譜也不看。

二十四首隨想曲

帕氏的24隨想曲可以說是小提琴演奏史上前所未有的精品,創作於1801-1907年間,不能不說是部天才之作。裡面充滿雙音,十度、八度、三度顫音和形形式式的泛音等技巧,把小提琴演奏技術發展到極點。甚至到20世紀,小提琴演奏技巧的發展未能超越之。柯西在他的著作《熱那亞人帕格尼尼》中擔到帕氏的隨想曲與洛卡泰利(1694-1764,一位富於革新精神的義大利提琴家)的《轉調的新藝術》之間的關聯,帕氏在學生時期普讀過該書。帕氏自己日後也向費蒂斯承認洛卡泰利這部著作為他打開了豐富小提琴演奏技術構想的廣闊天地。
這些由帕氏發展起來的演奏技巧,已成為現代小提琴演奏家手中必需掌握的工具,也是在國際競技會上構成能否奪冠的重要積分之一。完整的二十四首隨想曲最早由義大利小提琴演奏家里奇(1918年生)灌錄成唱片。柯崗、敏茲,克拉瑪、瑪爾柯夫等人相繼舉行《二十四首隨想曲》演奏會或灌錄唱片。而馬友友則成為把它移植到大提琴上演奏和灌錄唱片的第一人。至於移植於鋼琴練習曲,最早有李斯特舒曼勃拉姆斯拉赫瑪尼諾夫則把它運用於他們創作的鋼琴變奏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