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爾森(美國高爾夫球員)

尼爾森(美國高爾夫球員)

拉里-尼爾森(Larry Nelson)--美國高爾夫球老將通過美巡賽類別評選獲得了65%的選票,剛好達到入選的最底線要求。10月30日,在佛羅里達的世界高爾夫村拉里-尼爾森與過世的亨利·皮卡德 (Henry Picard)、“黑珍珠”維傑-辛格等一道舉行入會儀式,正式進入世界高爾夫名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拉里-尼爾森
  • 外文名:Larry Nelson
  • 國籍:美國
  • 出生地:阿拉巴馬Fort Payne
  • 出生日期:1947年9月10日
  • 職業:美國高爾夫球員
人物簡介,球壇經歷,冠軍榮譽,

人物簡介

姓 名:拉里-尼爾森(Larry Nelson)
出生日期:1947年9月10日
身 高:5尺9寸 體 重:150磅
尼爾森
出 生 地:阿拉巴馬Fort Payne
轉為職業:1971年

球壇經歷

世界高球壇上出現了兩個名叫尼爾森的巨將,一位是在1945年締造了神話般成就的拜倫-尼爾森,另一位是經歷過越戰的老兵拉里·尼爾森。前者於2006年逝世,後者年邁已高,但偶爾還會出現在高爾夫球場上,並且在2007年12月還聯合兒子在父子挑戰賽上大顯身手,並獲得勝利。與拜倫·尼爾森相比,拉里·尼爾森在美巡賽上的成就稍遜些,他身上披帶的光環也不及拜倫,但他的成就與堅忍不拔的精神足以讓他聲名顯赫。推薦:史密特-科里設計公司攜手球場設計老將共謀發展 繼續奮戰在高爾夫球場上的老將
2006年9月,當年的高爾夫世界名人堂評選開始了,美國高爾夫球老將拉里-尼爾森(Larry Nelson)通過美巡賽類別評選獲得了65%的選票,剛好達到入選的最底線要求。10月30日,在佛羅里達的世界高爾夫村拉里-尼爾森與過世的亨利·皮卡德 (Henry Picard)、“黑珍珠”維傑-辛格等一道舉行入會儀式,正式進入世界高爾夫名人。在此之前,拉里-尼爾森已經在美巡賽的候選行列中等了漫長的11年。
成為名人堂成員,拉里-尼爾森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他說:“所有獎項都不能蓋過這一獎項,這個榮譽遠比萊德杯隊長更重要。但我不會拿兩者作比較,進入名人堂與我的整個職業生涯相關,而萊德杯隊長一年只有三到四個人選。
拉里-尼爾森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曾經是兩屆PGA錦標賽的冠軍:一個是在1981年獲得,一個是在1987年獲得的。另外他還於1983年奪取了在奧克芒舉行的美國公開賽的冠軍。上世紀整個八十年代,只有拉里·尼爾森、尼克勞斯、湯姆-沃森和塞弗-巴雷斯特羅斯四人奪取了三個大滿貫頭銜的選手。拉里·尼爾森三次進入萊德杯陣容,總戰績為9勝3負1平,是至今唯一在一場萊德杯中取得5勝0負的選手。
越戰歸來心許高爾夫
1947年9月10日,拉里-尼爾森在美國阿拉巴馬的Fort Payne出生,然而他是在亞特蘭大西北部長大的。他並沒有從小開始打高爾夫,這在美國職業球手中來看是比較特別的。讀中學的時候,尼爾森熱衷於足球和棒球,高爾夫球在他看來有點娘娘腔。
後來,越戰打響,19歲的拉里·尼爾森成為一名軍人奔赴越南戰場。在軍隊中,他遇到了一名在佛羅里達打高爾夫的軍人肯·哈姆爾(Ken Hummel),肯-哈姆爾告訴他打高爾夫可以謀生,這才使他改變了對高爾夫的看法,戰爭結束後,尼爾森回到了美國。1969年的時候,拉里·尼爾森是附近洛克希德(Lockheed)工廠的一名繪圖員。一天,在下班回家的路上,他第一次拿起了球桿,在練習場上擊起球來,也就在這時,他迷上了這項具有挑戰的運動。隨後,尼爾森放棄了工作,在松樹鄉村俱樂部(Pine Tree Country Club)專心學球。拉里-尼爾森曾很認真地讀過本·候根的《五堂課:高爾夫基本技術》(The Five Fundamentals of Golf)一書。剛開始學球的時候,他就發現自己在這方面很有天賦,通過勤奮的練習,很快就掌握了許多技術,在第一次下場打球便破百桿。9個月之後,他甚至打出了70桿的好成績。
1970年,尼爾森大學畢業,第二年他便成為職業高爾夫球手,在松樹鄉村俱樂部成員的鼓勵下,尼爾森開始了小巡迴賽的生活。1973年,27歲的他又考取了美巡賽的資格證,從此開始輾轉各大美巡賽。1976年,拉里·尼爾森獲得了足夠多獎金,進入了前60位,從而獲得了全卡。1979年,他在艾文拉利精英賽(也就是今天的本田精英賽)上以3桿優勢戰勝格瑞爾-瓊斯,取得了個人職業生涯中的第一場美巡賽的勝利,同年,他又奪得西部公開賽(Western Open)冠軍,兩場比賽的勝利使他的獎金排名一下子躍居第二位。同時還在第一次參加萊德杯時拿到了5勝0負的驕人戰績。
首次家鄉奪冠激動流淚
拉里-尼爾森是個感性的人,他非常熱愛自己的家鄉,在亞特蘭大長大的他對家鄉有著濃厚的感情。尼爾森曾兩次在奪得比賽勝利後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淚,其中一次便是在1980年的亞特蘭大高爾夫精英賽上,比賽恰好就在他的家鄉亞特蘭大舉行。
亞特蘭大鄉村俱樂部與拉里-尼爾森那個時候居住的地方直線距離為18英里。而亞特蘭大高爾夫精英賽就在被他比喻為後院的地方舉行。在最後一輪,拉里-尼爾森打出67桿,以四輪260(66-69-68-67)桿,7桿的領先優勢戰勝了唐·潑利(DonPooley)和安迪·比恩(Andy Bean)。走上18洞球道的時候,32歲的大男孩再也抑制不住眼睛中的淚水。拉里·尼爾森成為了自湯米·亞倫(Tommy Aaron)1970年奪冠以來的第一個喬治亞州冠軍,同時也為他日後成為蓋世的豪雄鋪墊了道路。
比賽結束後,拉里-尼爾森說:“根本沒有辦法形容我當時走上最後一洞果嶺時的感覺。這個冠軍的意義比我去年贏得的兩個冠軍更大,因為它來自家鄉。我想這是我絕不會忘記的事情。”
1981年,他以四桿的優勢贏得了當年的PGA錦標賽。1983年他在奧克芒(Oakmont)球場獲得了當年的美國公開賽的勝利。當時比賽進行到一半時,尼爾森一度落後領先者7桿,但在36洞過後,他以總桿132桿,低於標準桿10桿的優秀成績打敗了湯姆·沃森。1987年的PGA錦標賽上,尼爾森第一次在72洞後打敗蘭尼-沃德金斯(Lanny Wadkins),以平標準桿的成奪得冠軍。
尼爾森在1979年、1981年和1987年還是美國萊德杯隊伍成員之一,雖然三年都是萊德杯的隊員,但尼爾森沒當過一屆萊德杯隊長,這使得他心裡多少有點不甘,不過,2006年10月成為世界高爾夫名人堂成員後,他已經覺得有沒有當過萊德杯隊長已經不重要了,世界高爾夫名人堂的榮譽已經足夠肯定他職業生涯成就。
成功=上帝的眷顧+堅忍不拔的毅力
拉里·尼爾森的高球職業生涯中受盡了病痛的折磨,巨大的疼痛曾使他多次失去參賽機會。20世紀80年代的兩個PGA錦標賽冠軍使他擁有了PGA錦標賽永久性的參賽資格,然而在2003年的第85屆PGA錦標賽,由於他的臀部受傷不得不退出比賽,最後由比利·安德瑞德(Billy Andrade)填補他的空缺出席比賽。
其實這樣的病痛並非一兩次,而是一直折磨著他。曾經有一段時間,尼爾森的三隻手指受傷導致難以打出好成績,甚至後來退出某些比賽。帶著傷痛比賽對他來說是家常便飯,所幸的是拉里·尼爾森有著驚人的忍受力。尼爾森生於教會家庭,受家庭的影響,他總是對上帝非常虔誠,每個周六和周三的早上和晚上他都會去做禱告。能夠忍受傷痛參賽很大原因就在於尼爾森的信仰,他相信上帝一定會眷顧他的。
事實上,拉里·尼爾森的成功主要還是歸功於他堅忍不拔的毅力,用從不在壓力下屈服的態度對待職業生涯中的每一場比賽。隨著年齡的增長,拉里·尼爾森逐漸淡出高爾夫球壇,偶爾我們還能在某個比賽上看到他的身影。
2007年12月,在奧蘭多舉行的德爾·韋伯父子挑戰賽上(Del Webb Father-Son Challenge),拉里·尼爾森與29歲的喬希(Josh)搭檔取得了父子挑戰賽的勝利,這是他第二次在這場比賽拿到冠軍,取得勝利的那一刻,全場觀眾歡呼起來,所有人都向這位老人投去了欽佩的目光。
正如兒子喬希·尼爾森所說:“爸爸在壓力下從來不屈服,我感覺他總是能頂住,這是他為什麼能贏得三場大滿貫賽的原因。”

冠軍榮譽

PGA(10場):
1979年 艾文拉利精英賽(Jackie Gleason-Inverrary),西部公開賽
1980年 亞特蘭大精英賽
1981年 大格林斯博羅公開賽、PGA錦標賽
1983年 美國公開賽
1984年 迪斯尼世界高爾夫精英賽
1987年 PGA錦標賽,迪斯尼世界精英賽
1988年 喬治亞—太平洋亞特蘭大高爾夫精英賽
其他正規職業比賽(5場):
1980年Tokai精英賽(日巡賽)
1983年 鄧洛普國際公開賽(Dunlop International Open日巡賽)
1988年 PGA大滿貫
1989年三得利公開賽(Suntory Open日巡賽)
1991年 日本鄧洛普鳳凰高球賽
巡迴錦標賽(19場):
1998年 美國速遞邀請賽,匹茲堡高級精英賽,布尼谷精英賽
1999年 GTE精英賽,布魯諾紀念精英賽
2000年 拉斯維加斯常青賽、布恩谷精英賽、佛雷特波士頓精英賽、保險精錦標賽、銀行常錦標賽、爭鋒錦標賽
2001年 萬事達信用卡錦標賽、皇家加勒比精英賽、佛雷特波士頓精英賽、牧場主慈善精英賽、SBC精英賽
2003年Constellation Energy精英賽
2004年 聯邦快遞金考精英賽、人力資源小型商務精英賽
其它職業賽(2場):
1998年 溫迪巡迴挑戰賽(Wendy's 3-Tour Challenge)
1999年 克萊斯勒挑戰賽(Chrysler Senior Match Play Challenge)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