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鼠李

尼泊爾鼠李

尼泊爾鼠李(學名:Rhamnus napalensis),為雙子葉植物綱、鼠李科、鼠李屬的一個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尼泊爾鼠李
  • 拉丁學名:Rhamnus napalensis (Wall.) Laws.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鼠李目
  • 鼠李科
  • :鼠李族
  • :鼠李屬
  • 亞屬:鱗芽亞屬異葉組
  • 分布區域: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湖南、湖北、貴州、雲南
  • 是否中國特有:否
  • 是否引種栽培:非人工引種栽培
  • 海拔:200-3400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本種提示,

形態特徵

宜立或藤狀灌木,稀喬木,枝無刺;幼枝被短柔毛,後脫落,小枝具多數明顯的皮孔。葉厚紙質或近革質,大小異形,交替互生,小葉近圓形或卵圓形,長2-5厘米,寬1.5-2.5厘米;大葉寬橢圓形或橢圓狀矩圓形,長6-17(20)厘米,寬3-8.5(10)厘米,頂端圓形,短漸尖或漸尖,基部圓形,邊緣具圓齒或鈍鋸齒,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僅脈腋被簇毛,側脈每邊5-9條,中脈上面下陷,其餘兩面均凸起;葉柄長1.3-2厘米,無毛。
尼泊爾鼠李
聚傘總狀花序或下部有短分枝的聚傘圓錐花序,長可達12厘米,花序軸被短柔毛;花單性,雌雄異株,5基數;萼片長三角形,長1.5毫米,頂端尖,外面被微毛;花瓣匙形,頂端鈍或微凹,基部具爪,與雄蕊等長或稍短;雌花的花瓣早落,有5個退化雄蕊;子房球形,3室,每室有1胚珠,花柱3淺裂至半裂。核果倒卵狀球形,長約6毫米,直徑5-6毫米,基部有宿存的萼筒,具3分核;種子3個,背面具與種子等長上窄下寬的縱溝。花期5-9月,果期8-11月。

生長環境

尼泊爾鼠李生長於海拔1800米以下的疏或密林中,或灌叢中。
生長於灌叢中, 林緣, 林中, 路邊, 山谷林緣灌叢, 山谷疏林中, 山谷雜木林中, 山坡, 山坡林中陰地, 山坡密林中 , 石坡灌叢, 疏林中, 雜木林中。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湖南、湖北、貴州、雲南及西藏。印度、尼泊爾、錫金、孟加拉、緬甸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尼泊爾。

本種提示

本種的葉乾時常變灰黑色,在浙江和福建民間常用以染布;在江西用葉製紙;果實及葉煎水洗瘡疥,有一定的療效。
本種從印度、尼泊爾至我國西南部、東部和南部有廣泛分布,在葉形及其大小,花序的長短以及毛被等常多變異。《海南植物志》曾將本種定為越南鼠李R. tonkinensis Pitard,認為本種的葉橢圓狀矩圓形,苞片披針形,圓錐狀聚傘花序;花柱不分裂等與後者相區別。我們檢查了海南的標本,與本種的記載相一致。後者很可能為本種的異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