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風毛菊,拉丁名為Saussurea nepalensis Spreng.,是被子植物門、菊科、風毛菊屬的一種草本植物。它的莖單生或成對;小花紫色;瘦果長圓狀;花果期8-10月。它主要分布於海拔3700-4200米的河谷或路邊。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尼泊爾風毛菊是一種草本植物。莖單生或成對,細,無毛或上部被稀疏棉毛,基部被纖維狀撕裂的葉柄殘跡。基生葉少數或多數,有葉柄,葉柄長1-7厘米,葉片全形長圓形或倒披針長圓形,長4-18厘米,寬1.3-3厘米,倒向羽狀半裂,側裂片對生或互生,狹三角形至半圓形,長寬達1.2厘米,頂部急尖,有小尖頭,向下方的側裂片漸大,邊緣尖頭狀鋸齒至尖頭狀淺裂,邊緣有皺波狀毛;莖生葉小,相似基生葉,1-2枚。

頭狀花序單生莖頂,鐘狀,直徑1.5厘米;總苞5-6層,外層長圓狀披針形,長1厘米,寬4毫米,頂端急尖,向上黑綠色或紫藍色,頂端反折,內層上半部黑紫色,長1.9厘米,寬3毫米,頂端急尖或漸尖。小花紫色。瘦果長圓狀,長3.5-4.5毫米,頂端有齒狀小冠。冠毛褐色,外層細,毛狀,內層粗,長1.8厘米,全部冠毛羽毛狀。花果期8-10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3700-4200米的河谷或路邊。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西藏(亞東)。錫金、尼泊爾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尼泊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