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

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

尼泊爾共產主義運動自1949年尼泊爾共產黨成立起至今,已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在曲折複雜的變化發展過程中,尼泊爾的共產主義運動逐漸出現兩大流派,一是在合法鬥爭中發展壯大的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簡稱尼共(聯)】,二是一直堅持武裝鬥爭的革命共產黨,即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又稱(毛澤東主義者)【簡稱尼共(毛)】。

2018年2月15日,尼泊爾總統班達里任命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主席卡德加·普拉薩德·夏爾馬·奧利為尼第41任總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
  • 地位:尼泊爾共產黨中最大的派別之一
  • 信仰馬克思列寧主義
  • 上台執政時間1994年11月
  • 堅持方向:社會主義
  • 核心內容:人民的多黨民主主義
基本介紹,建立過程,黨的章程,政治主張,現任領導,正式合併,

基本介紹

尼泊爾共產黨(以下簡稱尼共)於1940年代末在印度成立,開展了反對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的鬥爭。由於國際國內因素的影響,1960年代末,尼泊爾共產黨開始了大的分化組合,經過多次分分合合,目前在尼泊爾政壇主要存在著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以下簡稱尼共(聯))、尼泊爾聯合共產黨(毛主義)(以下簡稱尼聯共(毛))、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以下簡稱尼共(毛))。其中,尼共(聯)曾是2013年以來聯合政府內的黨,是當前的執政黨之一,並曾在1995年、1997-1999年、2008年、2011年單獨或與他黨聯合執政,是尼共分化出來的各派別中實力最大的黨。尼聯共(毛)也曾聯合他黨執政,實力和影響力居次。尼共(毛)人數較少,但觀點激進,特別是它仍然主張武裝鬥爭,所以有一定影響力。
尼共及其各派別黨員人數多,歷史根基深,組織遍布全國。尼泊爾在擺脫殖民統治獲得獨立後,發生了四次重大的政治制度變革,分別是試行君主立憲制(1951-1962)、無黨派評議會體制(1962-1990)、實行君主立憲制(1990-2008)、實行聯邦民主共和制(2008年至今)。尼共及其各派別在推翻無黨派評議會制度建立郡主立憲制,進而推翻君主立憲制建立聯邦民主共和制等兩次政治制度大變革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尼泊爾的政治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是尼泊爾政治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之一。

建立過程

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誕生於位於喜瑪拉雅山脈高山之巔的尼泊爾王國,國土僅14萬多平方公里,人口近2千萬人,居民幾乎全都信奉宗教,其中信奉印度教者約占85%,信奉佛教者約占13%。然而這個小小的宗教王國卻於1994年11月間出現了曠古未有的奇蹟,即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通過議會選舉上台執政,奉比蘭德拉國王之命組成內閣。如今正當世界共產主義運動因蘇東劇變而陷入低潮之時,在世界共產主義運動中影響甚微的尼泊爾共產爾黨居然能夠通過和平方式、民主途徑在一個信奉宗教的王國執掌政權,它不僅引起世人矚目,而且值得探析。
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
尼泊爾共產主義運動自1949年尼泊爾共產黨成立起至今,已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在曲折複雜的變化發展過程中,尼泊爾的共產主義運動逐漸出現兩大流派,一是在合法鬥爭中發展壯大的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簡稱尼共(聯)】,二是一直堅持武裝鬥爭的革命共產黨,即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又稱(毛澤東主義者)【簡稱尼共(毛)】。
尼共(毛)宣傳他們要打破種姓差別,男女平等,推翻尼泊爾現行的君主制。他們反對“尼泊爾封建專制、印度擴張主義、美國擴張主義、俄國社會帝國主義、中國修正主義及一切形式的反動主義!”中國政府不支持尼共(毛),並稱他們“盜用了毛澤東的名義”。2006年11月,尼共(毛)與尼政府簽署《全面和平協定》,停止武裝鬥爭。2007年1月,加入臨時議會,回歸政治正統。最高領導人為普什巴·卡瑪爾·達哈爾,又稱“普拉昌達”。
2018年5月17日,尼泊爾最主要的兩個左派政黨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和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中心)宣布正式合併。

黨的章程

尼共(聯)黨章規定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思想,堅持社會主義方向。該黨宣稱恪守有益於尼泊爾勞動人民的馬克思主義的基本信念和原則,並拋棄傳統陳舊思想和教條主義,客觀分析當今世界的現實和國家的新形勢,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尼泊爾當前的實際進一步結合起來,尋找自己的道路,而不是追隨別人搞出的某種僵化模式,從而找到一條尼泊爾式的真正民主和社會主義道路。該黨還將目前在尼實行多黨競爭和“人民多黨民主主義”作為其黨綱的核心內容,主張實行人民多黨民主制,致力於消滅貧困、物資匾乏以及各種形式的剝削和不平等現象,為建設一個進步、發達、富裕和繁榮的社會而努力。

政治主張

尼共(聯)是尼共各派別中最大的黨,該黨的主張主要有以下方面:
1.渴望經濟發展。這是當前尼共(聯)最緊迫的議題,尼共(聯)認為人民希望改善生活,只有發展經濟,尼共(聯)才能爭取到更多支持和選票,同時,政府才有更大的財力推動尼共(聯)渴望推動的土地改革。另外,只有發展經濟,才能緩和矛盾,消除部分地區尚在發生的動亂,鞏固政局穩定,而政局穩定又是經濟長期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因此尼共(聯)把發展經濟擺在議事日程的第一位,渴望獲得中國的幫助,也渴望學習中國的成功經驗。
2.希望與中國和印度同時發展良好關係。尼泊爾在印度和中國之間,必須同時與南北兩個大國都保持良好關係,才能生存和發展。尼共(聯)希望尼泊爾能夠成為中國與印度之間的橋樑,在三個國家的友好交往中受益。
3.著眼土地改革。尼共(聯)近期的社會經濟目標是開展土地改革。90年代初,尼共(聯)在執政聯盟中時,曾經開展了把土地無償分配給農民的政策,很快就在反對聲浪下停止執行。目前,尼共(聯)一方面堅持土地改革的目標,一方面在策略上有所調整,放慢腳步,並輔以適當的財政措施,開展土地改革。
4.以議會鬥爭為主。尼泊爾共產黨在成立早期主張武裝鬥爭,尼共分化以後,許多派別於20世紀80年代決定放棄武裝鬥爭,採取和平方式推進尼泊爾的政治變革。於1991年正式成立的尼共(聯)再次確認和平鬥爭的策略,參加議會選舉。
5.接受多黨民主制。尼泊爾共產黨早年主張建立一黨制的共產主義社會,分化組合後形成的尼共(聯)從成立起就放棄了這個主張,改為接受多黨民主制,與其他左翼和右翼政黨競爭選票,爭取儘可能多選民的支持,但不準備消滅與其競爭的黨派,必要時還準備在議會與有競爭關係的黨派,包括右翼的黨派,進行合作,組成執政聯盟。

現任領導

現任尼共(聯合馬列)主席奧利,出生於1952年,曾於2015年10月首次當選為尼泊爾總理。
2018年2月15日,尼泊爾總統班達里任命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主席卡德加·普拉薩德·夏爾馬·奧利為尼第41任總理。
奧利是作為左派聯盟的候選人被任命為新總理的。左派聯盟包括尼泊爾主要的兩個共產黨——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和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中心)。它們在去年的省級和中央級議會選舉開始之前組成競選聯盟,最終以明顯優勢擊敗最大政黨尼泊爾大會黨。

正式合併

2018年5月17日,尼泊爾最主要的兩個左派政黨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和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中心)17日宣布正式合併,成立尼泊爾共產黨。
兩黨17日在加德滿都市政大廳舉行會議,再次確認了今年2月兩黨達成的共識:新黨的名字為尼泊爾共產黨,指導思想為馬克思列寧主義。尼泊爾共產黨將實行聯合領導體制(雙主席制),規定尼共(聯)長期使用的黨徽——太陽圖案為新黨的標誌。
新的尼泊爾共產黨成立了秘書處,一共9人,由兩黨重要領導人組成,包括原尼共(聯)主席奧利、原尼共(毛中心)主席普拉昌達。尼共(聯)的波卡雷爾出任總書記一職,尼共(毛中心)的什雷斯塔擔任黨的新聞發言人。黨的常務委員會共有43人,黨的中央委員會共441人。
在正式宣布合併之前,奧利和普拉昌達宣布各自領導的政黨解散,並一同前往尼泊爾選舉委員會為新黨註冊。
現為尼泊爾總理的奧利當天在出席一個紀念集會時表示,今天註冊成立的新黨對尼泊爾未來是個“好兆頭”。
尼泊爾中國研究中心主席雷格米教授告訴新華社記者說,這兩個共產黨政黨兌現承諾,最終合併,是一件相當了不起的好事情,傳遞了正面和積極的信息。不過,雷格米也指出,歷史上尼泊爾共產黨政黨分分合合,新的尼泊爾共產黨在保持內部團結等方面還面臨諸多挑戰。
今年2月,兩黨簽署合併協定,就成立新的尼泊爾共產黨達成共識。根據協定,總統和副議長由尼共(聯)人士出任,尼共(毛中心)獲副總統和議長職位。上述職位均由議會選舉產生。目前兩黨在議會擁有近三分之二席位,合併後成為議會最大政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