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提寧”(Nethinim)一般是指在古代耶路撒冷聖殿中服侍的人,即所謂“殿役”(“尼提寧”一詞原文有“給予”或“奉獻”的意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尼提寧
- 外文名:Nethinim
- 定義:在古代耶路撒冷聖殿中服侍的人
- 釋義:有“給予”或“奉獻”的意思
- :
詞語釋義,歷史介紹,
詞語釋義
現代中文譯本將該詞譯作“聖殿工人”,聖經 NRSV 版則譯作 temple servants。而在中文聖經和合本中,該詞共出現 17 次,其出處舉例如下:
歷代志上 9:2 先從巴比倫回來住在自己地業城邑中的有以色列人、祭司、利未人、尼提寧的首領。
以斯拉記 7:24 我又曉諭你們,至於祭司、利未人、歌唱的、守門的和尼提寧,並在 神殿當差的人,不可叫他們進貢、交課、納稅。
以斯拉記 8:20 從前大衛和眾首領派尼提寧服侍利未人,現在從這尼提寧中也帶了二百二十人來,都是按名指定的。
尼希米記 7:73 於是,祭司、利未人、守門的、歌唱的、民中的一些人、尼提寧,並以色列眾人,各住在自己的城裡。
歷史介紹
一般認為,尼提寧是餘留在以色列民中的基遍人的後裔。公元前約 1400 年,約書亞帶領以色列民攻破了耶利哥城和艾城。基遍居民聞訊設下計謀,冒充“從極遠之地而來的人”,要與以色列民立和約。關於這件事,以色列民沒有求問 神便貿然立約。後來,以色列民發現他們竟是當滅之敵,但此時已因所立之約而無法下手,便只好容留基遍人在他們中間作了“劈柴挑水的人”,作為懲罰(約書亞記 9)。
以色列王掃羅曾大發熱心要除滅基遍人,以致大衛年間一連三年有饑荒(撒母耳記下 21)。大衛和眾首領安排基遍人服侍利未人(以斯拉記 8:20)。
波斯王居魯士元年,耶利米的預言得到應驗——曾被擄至巴比倫的猶大民眾得以歸回猶大並為耶路撒冷重建聖殿。那時,歸回的民眾中就有尼提寧(以斯拉記 2);而在尼希米帶領民眾重建耶路撒冷的時期,尼提寧住在俄斐勒(尼希米記 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