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尼亞前獨裁者尼古拉·安德魯塔·齊奧塞斯庫(Nicolae Andruta Ceausescu,1918年1月26日 - 1989年12月25日)羅馬尼亞共產黨第一書記、總書記(1965~1989),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國務委員會主席、總統(1967~1989)。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尼古拉·安德魯塔·齊奧塞斯庫
- 外文名:Nicolae Andruta Ceausescu
- 出生日期:1918年1月26日
- 逝世日期:1989年12月25日
簡介,生平,從革命者到專制者,經濟決策的失誤,弄虛作假成風,秘密處決,存疑驗屍,後人,
簡介
尼古拉·齊奧塞斯庫,1918年1月26日出生於羅馬尼亞奧爾特縣。1965到1989年,他在擔任羅馬尼亞領導人期間,推行獨立自主政策,但在經濟建設上,片面追求高積累與高速度,人民生活得不到改善。在政治上個人獨斷專行,親屬紛紛成為高層領導。1989年12月,羅馬尼亞國內政局劇變。齊奧塞斯庫出逃被捕。1989年12月25日,被特別軍事法庭判刑處死。
生平
生於1918年1月26日,卒於1989年12月25日。20世紀30年代初為羅馬尼亞共產主義青年運動領導人。
1936年和1940年因從事黨的活動兩次坐牢。1944年8月被營救出獄。
1944~1945年任共產主義青年聯盟書記。
1947年共產黨當政後,1948~1950年任農業部長。
1950~1954年任武裝部隊副部長,領少將銜。為喬治烏-德治的親密戰友。後在黨內任政治局委員和中央書記處書記。1965喬治烏-德治逝世後,他任黨中央第一書記。
1967年起任國務委員會主席,成為國家元首。
1968年11月當選為社會主義團結陣線全國委員會主席。1974年3月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設總統職,他當選為總統,仍兼任國務委員會主席。同年,在羅共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羅共總書記。
1977年7月起任全國勞動人民委員會主席。
1979年羅共第十二次代表大會和1984年羅共第十三次代表大會上,連續當選為羅共總書記。
70年代以後,黨政大權獨攬一身,一人兼任羅共總書記、共和國總統、國防委員會主席兼武裝部隊最高統帥、經濟和社會發展最高委員會主席、民主與團結陣線主席等所有黨內外組織的最高職務。齊氏家族包括他的夫人、3個弟弟和兒子等數十人,都擔任黨政軍要職,控制了全國政治經濟生活。在職期間,經濟上片面追求高積累、高指標、高速度;政治上獨斷專行,缺乏民主。
1989年東歐劇變中,齊奧塞斯庫政權被推翻。同年12月25日被羅馬尼亞特別軍事法庭處死。
1971年6月、1978年5月、1982年4月、1985年10月和1988年10月訪問中國。
從革命者到專制者
齊奧塞斯庫1918年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在青少年乾過鞋匠和鐵路工人,年輕時就積極投入了反對本國資產階級統治和法西斯勢力的鬥爭。1936年他18歲時加入當時處於地下的羅馬尼亞共產黨。從1934年起他就多次被捕,曾被關押在有“羅馬尼亞巴士底”之稱的多夫塔納大獄達五年之久。1944年8月羅馬尼亞共產黨協同羅馬尼亞軍隊中的愛國人士和包括當時的羅馬尼亞國王在內的皇室成員舉行武裝起義,推翻親法西斯德國的政府,並向德國軍隊開戰,之後蘇聯軍隊進入並解放了羅馬尼亞。
1965年3月前,齊奧塞斯庫是羅馬尼亞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委員兼書記處書記。1965年3月羅最高領導人喬治烏·德治生病逝世,47歲的齊奧塞斯庫被任命為羅共中央第一書記。齊上台後工作是小心謹慎的,注意堅持集體領導。1968年蘇聯出兵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對此,以齊奧塞斯庫為首的羅馬尼亞共產黨和政府採取了堅決反對的態度。羅馬尼亞本身也受到嚴重的威脅。齊奧塞斯庫不妥協,加強了軍事準備,並在全國成立了大規模的民兵組織——“愛國衛隊”。齊奧塞斯庫堅持獨立、反對外來干涉的立場受到全國的擁護,在國際上也得到了讚許和支持。
從上個世紀70年代起齊奧塞斯庫逐漸變得居功自傲起來。1971年,當時的羅共中央書記伊利埃斯庫在意識形態問題上提出了與齊奧塞斯庫相反的意見,結果被貶到地方,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1974年羅實行總統制,齊奧塞斯庫作為總統擁有了直接頒布法律、任免政府成員的大權。在此之後一直到他在1989年12月下台,齊奧塞斯庫一人兼任了羅馬尼亞共產黨中央總書記、共和國總統、國防委員會主席兼武裝部隊最高統帥、經濟和社會發展最高委員會主席等所有黨政最高職務。齊奧塞斯庫本人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成了主宰一切的絕對權威。其他領導人對他必須俯首帖耳、恭敬從命。不聽話,提出不同的意見的人,就被解除職務。在國內、國際重大問題上,齊奧塞斯庫都是一人說了算。
個人迷信越搞越烈,齊奧塞斯庫走到哪裡,都要組織民眾的盛大、隆重的歡迎。民眾必須提前幾個小時到場,即使風吹雨淋、烈日暴曬也要參加。甚至當著齊的面還要高呼“萬歲”。這種狀況持續了近二十年時間。每次舉行大會,羅官方都組織一批保全部隊成員坐在會場的頭七八排,即一種政治“拉拉隊”。齊奧塞斯庫講話時,每隔二三分鐘這些人都站起來鼓掌、叫好。這時出席大會的其他人也不得不站起來鼓掌。齊奧塞斯庫每講一次話,大家不得不站起幾十次。
20世紀80年代,齊奧塞斯庫的夫人埃列娜在政壇上上升到僅次於她丈夫的地位,成為黨內最高決策機構的成員,並掌管羅黨內人事大權。在政府里,名義上她是副總理,但實際上她是“超級總理”。羅馬尼亞各級官員都習慣地稱齊奧塞斯庫為“一號”,其辦公室為“一號辦”,埃列娜為“二號”,“二號辦”。齊奧塞斯庫的3個弟弟也擔當了羅共和軍隊的要職,他的小兒子尼庫也當上了羅共中央執行委員會候補委員(即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在羅馬尼亞形成了齊奧塞斯庫家族統治的局面。
經濟決策的失誤
在齊奧塞斯庫執政的頭十年頭裡,羅馬尼亞經濟是上升的,人民的生活也有了明顯改善。後來他提出了一項雄心勃勃經濟發展計畫,要在短期內在羅馬尼亞建立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優先發展重工業,重點發展化工、機器製造和鋼鐵工業。為了發展重工業,羅政府從西方大量貸款購買較為先進的技術設備。高積累、高速度、高指標是齊奧塞斯庫經濟政策的核心。國民收入的積累率每年都達30%以上,有的年份竟達33%。齊奧塞斯庫不顧本國國情,建設了一批耗能高、經濟效益差的大工廠、大企業。本國缺乏鐵礦和焦煤,卻建設了兩座年產量各為1000萬噸的鋼鐵聯合企業;羅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本國原油年產量只有1000萬噸,卻建設了年加工能力在3500萬噸以上石油加工企業。20世紀70年代中期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猛漲,羅馬尼亞不得不花更多的錢進口原油。而羅加工的石油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缺乏競爭力,賣不出好價錢。在經互會(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組織)範圍內,羅出口的本國部分原油和石油產品換不回自己急需的現匯,只能換回低檔次的工業品。在收入少,支出多的情況下,外債猛增。20世紀80年代是羅馬尼亞的還債高峰期。齊奧塞斯庫執意要在1990年以前還完全部外債,為此採取了最大限度限制進口和增加出口的方針。結果羅本國大量的食品、肉類、電力出口運到國外,以換回羅本國急需的外匯,結果造成本國市場上農副產品的嚴重短缺。
弄虛作假成風
在20世紀80年代,羅馬尼亞黨政機關自上至下浮誇、作假成風。
齊奧塞斯庫宣布1989年羅全國糧食產量是6000多萬噸,實際只有1823萬噸。小麥每公頃的實際產量為3170公斤,虛報的產量是8160公斤;玉米1913公斤,虛報16500公斤;大豆440公斤,虛報8100公斤等等。弄虛作假竟成了時尚,如實反映情況會遭到批評和排斥,甚至會丟官,而說假話會受到表揚和重用。齊奧塞斯庫每到一工廠參觀,事先都要作充分的準備,全廠提前三天停工,打掃衛生,裝點門面,張貼標語,還要掛出反映生產成績如何“蒸蒸日上”的報表。布加勒斯特“八月二十三日”工廠是齊奧塞斯庫常去的地方。齊奧塞斯庫指示該廠要實現發展生產的“高速度”,每年生產1萬台電機。實際情況是當時的所有東歐國家加在一起,一年才能生產1萬台這種電機。齊奧塞斯庫在一些工廠還要參觀職工的食堂。從電視上看,所參觀的食堂飯菜花樣比飯店還豐盛。實際情況是,由於市場副食供應極差,多數工廠的食堂已關了門。1987年前蘇聯領導人葛羅米柯在訪羅時曾參觀布加勒斯特一家國營食品店,看到商品豐富,購物者裝滿了塑膠袋。蘇聯人一走,這些購物者立即把自己手中的塑膠袋交給站在一旁的羅內務部軍官。原來,排隊的人都是內務部指定的人,商店裡豐盛的蔬菜和食品也是在蘇聯客人來之前臨時擺上去的。
在羅馬尼亞本國的經濟困難、市場供應十分緊張、民眾生活水平下降的情況下,齊奧塞斯庫卻大言不慚,謊話連篇。1989年4月19日在為慶祝羅馬尼亞還清全部外債的民眾大會上,齊講話說:“羅馬尼亞是在確保了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情況下還了外債的。”還說,到2000年羅將成為一個“在各個方面都十分發達的國家”。他甚至說,在本世紀末(指20世紀末)羅馬尼亞將開始實施共產主義的工作和生活原則。聽了這些,羅馬尼亞人真是哭笑不得。
1988年齊奧塞斯庫70大壽時,羅馬尼亞報刊大肆宣傳齊奧塞斯庫著作在國外出版的盛況,羅報刊報導說在維也納、紐約,以及在加拿大、土耳其等國都出版發行了齊的著作。知情人說,這是羅馬尼亞派人出了重金買下了出著作權。
1989年10月8日他在未通知手下人的情況下到布加勒斯特幾個大的副食商場視察,看到那裡的貨架上空空如也。他十分生氣,批評了有關部門。兩天后,他在打了招呼的情況下再到這幾家商場視察,看到那裡的鮮肉、熟肉、奶製品花樣繁多,十分豐富。他認為是他的“視察”使市場供應發生了變化。但他走後,農副食品又從貨架全部撤掉。
秘密處決
自齊奧塞斯庫夫婦被關進防空基地的兵營後,親齊奧塞斯庫總統的羅馬尼亞保全部隊人員聞訊後開始向兵營打槍,企圖救出這對逃難的夫婦。為了防止齊奧塞斯庫被人救走,羅馬尼亞軍方向該兵營調集了坦克、反坦克炮、裝甲車和山地作戰部隊,當時兵營里共有駐軍1200人。
齊奧塞斯庫夫婦在兵營里被關了三天三夜,從未出過兵營的大門。走出大樓進院子有幾次,是在專人監護下上廁所。有兩次齊夫婦被關入裝甲車裡,是為了防止“保全部隊”進攻兵營後被救走,也為了確保齊夫婦的人身安全。
12月24日羅馬尼亞救國陣線領導人在布加勒斯特開會決定設立特別軍事法庭審理和處決齊奧塞斯庫夫婦。
12月25日是聖誕節。下午1時,羅馬尼亞救國陣線組建的特別軍事法庭在兵營內開始對齊奧塞斯庫夫婦進行審判。審判團由7人組成。齊奧塞斯庫夫婦完全否認這一軍事法庭的合法性,並在審判時拒絕回答法官提出的問題。辯護律師問齊奧塞斯庫夫婦是否要求抗訴。被告如提出抗訴,羅馬尼亞最高法院要予以審理,即使駁回抗訴也要一周時間;被告不抗訴,判決便是終審判決,處決立即執行。齊奧塞斯庫對此不予理睬。由救國陣線指派的辯護律師還問齊奧塞斯庫夫人過去和現在是否有神經病。如果埃列娜說有,那法庭也不能對她進行判決。軍事法庭必須把她送到醫院進行檢查。這種檢查一拖就是好幾個月的時間。但埃列娜說沒有。特別軍事法庭是以下述罪名判處齊奧塞斯庫夫婦死刑的:屠殺罪(有六萬多人是殉難者);破壞政權罪;破壞公共財產罪;損壞國民經濟罪;在外國銀行存有10多億美元並企圖逃往國外(事後,事實證明在國外銀行存款這一罪名是無中生有)。
審判結束後,齊奧塞斯庫夫婦一先一後被捆綁著押送到室外。兵營里沒有刑場,廁所前的空地便成了執行槍決的地方。從樓房到刑場約有30米遠。廁所有兩扇窗子。齊奧塞斯庫被帶到了兩扇窗子之間的牆下,面對著持槍的士兵站好。當押解他們的士兵走開後,齊奧塞斯庫高呼:“自由和獨立的羅馬尼亞萬歲!”隨後而來的埃列娜則唱起了《國際歌》。這時,持槍的士兵在行刑隊指揮官尚未趕到的情況下,便開了槍。齊奧塞斯庫中彈後跪倒下,後腦勺撞在了廁所的牆上。他死後仍睜著雙眼。齊奧塞斯庫夫人頭部中彈,顱骨開花,腦漿外溢。
存疑驗屍
羅馬尼亞前領導人尼古拉齊奧塞斯庫和其妻子埃列娜齊奧塞斯庫的遺體已於2010年7月21日從羅首都布加勒斯特的公墓中被挖出來,當地法醫將對屍體進行DNA檢測,以確定其身份。
齊奧塞斯庫的女婿奧普蘭目睹了開棺過程。他對媒體記者說:“我傾向於相信遺體是我岳父岳母的,但在進行DNA檢測前,我無法百分之百地肯定。我看到了遺體,我岳父的遺體保存得很好。我看出他穿的黑色冬衣上面還有一些洞,估計是彈孔。”
有資料顯示,當年親手處決埃列娜的克爾蘭說,行刑隊掃射後,埃列娜並沒有斷氣,於是他近距離扣動了衝鋒鎗的扳機,朝她的頭部至少射出了30發子彈。然而,後來在太平間裡拍攝的錄像顯示,躺在棺材裡的埃列娜,頭部和臉部卻似乎“毫髮無傷”。2001年初,羅馬尼亞工人黨就要求開棺驗屍,以查明齊氏夫婦的死因。
後人
齊奧塞斯庫夫婦共有兩子一女。唯一從政的小兒子尼庫被關押多年後於1996年8月因肝病去世,其他人被拘留不久便都獲釋。
齊奧塞斯庫的大兒子瓦倫丁是一個早已經出名的物理學家,因此憑藉一己之力足以過上比較富足的生活。
齊奧塞斯庫的女兒佐婭1990年獲釋後,被原單位拒絕接收,只好提前退休。當時由於住房和財產全部被充公,佐婭夫婦只得四處流浪。兄妹倆一直在為自己被國家沒收的財產打官司,最後都打贏了,佐婭在2001年拿回了屬於自己的財產,而瓦倫丁也得到了自己過去收藏的不少藝術品。2006年佐婭因癌症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