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一之書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chǐ yī zhī shū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尺一之書
- 拼音:chǐ yī zhī shū
- 性質:漢語成語
- 出處:南朝陳·徐陵《報尹義尚書》
尺一之書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chǐ yī zhī shū 。
尺一之書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chǐ yī zhī shū 。詔書。漢制,詔書寫在一尺一寸的木版上,稱詔版。南朝陳·徐陵《報尹義尚書》:“降~,馳輶軒之使。”△多用於詔書。...
咫尺之書(拼音:zhǐ chǐ zhī shū)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咫尺之書”指書信,古代書寫用木簡,信札之簡長盈尺,故稱咫尺。偏正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賓語。成語出處 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
尺一,亦稱尺一牘、尺一板。古時詔板長一尺一寸,故稱天子的詔書為尺一。亦指一般書信。引證釋義 1、天子的詔書。《漢書·匈奴傳上》:“ 漢遺單于書,以尺一牘,辭曰:‘皇帝敬問匈奴大單于無恙’,所以遺物及言語云雲。”《...
尺一書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chǐ yī shū。參見“尺一”。釋義1 指詔書。 明 陳子龍 《上念故戚大將軍功在社稷》詩:“手持尺一書,來治橫海兵。”釋義2 指書信。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甄后》:“郎試作尺一書,我能...
一尺書 一尺書,晉江文學城簽約作者。主要作品
但是,簡策太重,一部書要人抬、肩扛、車拉,十分不便。人們在長期的實踐中發現了另外一種可代簡策的東西--帛。於是帛書便應運而生。簡之長短雖然不十分規則,但還是有一些慣例,一般長簡為二尺四寸,中簡一尺二寸,短簡八寸。...
出版印刷同業對於書籍的尺寸的定義常有困擾, 使用時也較少一致。 一般的書籍在設計大小時, 它是和一大張紙的尺寸:31x43 (78.74公分x109.22公分)有關連的。這張紙對摺一次成為兩張(四頁), 這叫做對開; 當再度對摺以後, 摺成為四張...
漢 王充 《論衡·書解》:“ 秦 雖無道,不燔諸子,諸子尺書,文篇具在。”《文選·應璩》:“文章不經國,筐篋無尺書。” 李善 注引 劉向 《新序》:“府庫之藏金玉,筐篚之橐簡書。”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
《尺澤集》是孫犁先生“文革”後出版的第四個集子,於1982年12月出版。本次再版將以1982年版本為基礎,按照現代編輯規範,予以重新編輯出版,並將其納入“耕堂文錄十種”叢書中。就思想內容而言:書中第一次收錄了作者寫的“芸齋...
《尺澤集》是一本2022年文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犁。內容簡介 《耕堂劫後十種》是孫犁晚年出版的十本集子。《尺澤集》是第四本。本書收錄的文章在題材和體裁上都很廣泛,有《芸齋小說》系列;有懷人與記事的散文,如《報紙...
《萬物之尺》是當代中國出版社2004年11月1日出版的生活類書籍。內容簡介 首次披露200年來米制確立存在驚人誤差真實重現動盪歷史丈量地球的艱辛歷程!2003年獲得“沃森·戴維斯最佳科學歷史圖書獎”;2002年被《紐約時報》評為“最受矚目圖書...
書籍開本有大有小,古代的簡也有長有短,最長的三尺,最短的只有五寸。寫一部書要用很多簡,把這些簡編連起來就成為“冊”。編冊多用麻繩,也用絲繩(稱“絲編”)或皮條(稱“韋編”)。古書中提到的“韋編三絕”,說的就是...
尺牘,指古人用於書寫的書簡,信札,書信,文辭或者墨跡,字跡。木牘的規格據記載有幾種,一般長度在一尺左右,故有“尺牘”之稱,多用於書法、繪畫。在紙張發明之前,用竹木或帛,製成尺把長的版面,用以書寫記事,敘情表意,傳遞...
堪輿學著作《陽宅十書》稱:“海內相傳門尺數種,屢經驗試,惟此尺(魯班尺)為真。長短協度,吉凶無差。蓋昔公輸子班造,極木作之聖研,窮造化之微,故創是尺,後人名為魯班尺。非止量門可用,一切床房器物,俱當用此。”故宮...
書信多用1尺(漢尺)的牘,所以人們常將書信稱為"尺牘"。皇帝詔書用尺一牘 (漢尺1.1尺)。牘也用來畫地圖,這是後世稱一國疆域為"版圖"的由來。牘同時也用來書寫一部書內所包含的篇名,這或許就是後世一書中目次的起源。更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