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瑞林,男,1963年生於四川西昌市,1989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曾在重慶、廣州、上海、北京工作生活過,長期從事繪畫和多種媒介創作實踐,並涉及跨界藝術活動策劃。目前主要生活和工作在重慶。
基本介紹
藝術風格,藝術履歷,個人展覽,群體展覽,公共收藏,主要作品,人物評價,
藝術風格
尹瑞林早期以油畫創作為主,在廣州上海北京等地多年漂泊經歷中,體會到個體命運在時代變遷中的跌宕起伏,創作多以這些心路歷程為靈感。2010年以來定居重慶,創作媒介從繪畫逐漸向行為裝置影像等媒介擴展,關注的問題也逐漸向社會問題傾斜。在傳統與當下,東方與西方,跨文化跨地域衝突背景下關注個體的微觀選擇和境遇。在藝術層面,關聯當下現實可見性不斷被拆解的現狀,力圖在混沌現實探尋確定和不確定的現狀和未來,並在這個過程經歷語境邊界構建和拓寬的美學經驗和實踐。
藝術履歷
個人展覽
年份 | 展覽名稱及地點 | 地理區域 |
2021 | 《邊緣光》個人項目,重慶萬盛黑山谷竹里館 | 重慶,中國 |
2017 | 《溪山已遠》藝術個展,重慶華人當代美術館 |
群體展覽
年份 | 展覽名稱及地點 | 地理區域 |
2022 | 《再現人人人》 錦瑟畫廊 | 重慶,中國 |
《人造風景--亞洲酒店計畫 特別項目•地球上最快樂的地方 明信片計畫 》 成都時代美術館 | 成都,中國 | |
2021 | 《川美國際邀請展--2020年以來的自畫像》 四川美院之空間 | 重慶,中國 |
《個體的寓言》星匯當代美術館 | ||
《光譜藝術展》 中華彩燈大世界 | 自貢,中國 | |
《備忘錄》 ACCA畫廊 | 線上展 | |
2020 | 《無極映射 • 在路上,2020 On the Road 》深圳關山月美術館 | 深圳,中國 |
《能量無界—雲端漫遊 - 2020‘在雲上’國際現場藝術節 文獻展》 昆明空空間 | 昆明,中國 | |
《設計一種能生產設計的設計,或許有關未來…》 重慶合偉設計 | 重慶,中國 | |
《行進城市的文學》 合肥當代美術館 | 合肥,中國 | |
《臨時症候•星匯六月群展》 星匯當代美術館 | 重慶,中國 | |
2018 | 《1998-2008中國行為藝術文獻展》 | 墨爾本,加拿大 |
《多彩中國》 微型藝術國際大展 | 北京,中國 | |
2017 | 《開放的語境•不腐》竹林藝術文獻展 慶二廠文創公園 | 重慶,中國 |
《關係前後•一切從討論開始》重慶星匯美術館 | ||
2016 | 《A walk Olypia》藝術展 法蘭克福亞洲藝術中心 | 法蘭克福,德國 |
2015 | 《你是世界之文舉永》藝術展 重慶器空間 | 重慶,中國 |
《Top Time》LP 藝術空間開幕展 | ||
2010 | 《藝術為人民 第二回》藝術展 北京朝陽區委 | 北京,中國 |
2009 | 《藝術為人民第一回》藝術展 北京觀唐會館 | |
2008 | 《九重天86階》藝術展北京798別處空間 | |
《萎縮與力量》藝術展 上海莫乾山 | 上海,中國 | |
2006 | 《1+2>3》藝術展 上海莫乾山 | |
1994 | 《切片》藝術展 重慶教師進修校 | 重慶,中國 |
1992 | 《廣州九十年代藝術雙年展》 | 廣州,中國 |
公共收藏
作品 | 收藏機構 | 地點 |
《紅黃藍》 | 義大利貝納通學術研究基金會 | 義大利 |
主要作品
作品名 | 作品圖 | 作品信息 |
《浪漫密碼》 | 布面油畫,116×145cm,2006年 | |
《欲望激素》 | 布面油畫,116×145cm,2006年 | |
《旅程 • 三聯畫》 | 布面油畫,130×192cm X 3,2008年 | |
《夢 1》 | 布面油畫,170×230cm,2009年 | |
《夢 2》 | 布面油畫,170×230cm,2009年 | |
《隔離》 | 行為圖片,尺寸可變,2016年 | |
《生長 • 五聯畫》 | 布面丙烯,60x120cmX5,2017年 | |
《帝國花園》 | 布面油畫,160x120cm,2018年 | |
《世界的盡頭》 | 布面油畫,160x120cm,2018年 | |
《理想庭院》 | 布面油畫,160x120cm,2019年 | |
《阿里斯托芬》 | 布面油畫,100x120cm,2020年 | |
《棋局》 | 布面油畫,60x130cm,2021年 | |
《新鄉村》 | 布面油畫,60x130cm,2021年 | |
《詞與竹》 | 裝置,尺寸可變,2021年 |
人物評價
倪昆(策展人,重慶器空間聯合創始人,日本福岡大學客座研究員):
尹瑞林近年來的創作始終離不開這樣幾個關鍵字:竹林、書寫、身體、行為。“持物巡遊”是藝術家其中一組系列作品的名稱,並可由此簡要的概括出藝術家的工作方法—身體的行動和具體情景的在場。013年,由藝術家發起並推動的“竹林項目”對於尹瑞林而言有著極為重要的涵義,作為藝術家,尹瑞林在此長期項目中,實施和拓展了他的語言邊界—從工作室的圖像繪畫往觀念、材料、行為等綜合創作方向的發展,並隨著時間的推進,不同媒介之間彼此交錯融合,有序發展.
在藝術的自然生成過程之中,藝術家的長期關注點以及創作中的上下文工作邏輯的建立,都是重要而必須的工作,只是具體到尹瑞林而言,他所強調的作為藝術家(知識分子)的社會公共立場,他關於藝術創作和公共藝術項目的結合,以及多種工作身份的切換,都在事實上拓寬了藝術家關於創作以及相關的工作路徑的探索,在當前整個藝術生態呈現強烈的藝術體制化以及強烈的資本趣味的當下,自有著重要和積極的意義。(2018)
田萌(策展人,成都麓山美術館藝術總監):
尹瑞林的從繪畫到行為都是在當下社會、文化與政治的情境之中發生的,是對敏感、熱點或流行的事件或現象作出的行動。或許,在這個意義上,尹瑞林的(階段作品呈現的)“殘破的山水”就是我們當下的現實,就是殘破的現實。(2017)
天乙(獨立評論家):
尹瑞林是一位勤奮、務實的藝術家,近幾年專注於當下現實的傳統追溯,除了“景觀山水”系列油畫,還做了特定地理環境下集行為、裝置、影像一體的綜合藝術探索,如在重慶黑山竹里館實施的“知識生長”系列行為、裝置等等。所有這些創作,都基於一個方向,那就是當下現實存在狀態的傳統文化追溯。(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