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還是那顆星星:科學隨想》中的內容,由最早刊發在《科技日報》的“科學隨想”專欄,以及作者發表在其他一些媒體的部分文章結集而成。這些曾經在報紙上深受讀者歡迎的作品,限於當時篇幅的局限和成稿的倉促,或者意猶未盡,或者稍欠雕琢。現在擺在讀者面前的,是作者假以時日補正和潤色之後的二次創作。
基本介紹
- 書名:尹傳紅科學隨想
-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頁數:291頁
- 開本:16
- 品牌: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作者:尹傳紅
-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2848901, 7542848909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星星還是那顆星星:科學隨想》:八面風文叢
作者簡介
尹傳紅,1968年生。湖南常德人。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常務理事,現為《大眾科技報》總編助理。長期致力於科普、科幻理論的研究及科學隨筆的創作,在多家報刊設有個人專欄。目前已發表新聞及科學文化類作品逾120萬字。著有《幻想:探索未知世界的奇妙旅程》、《漫遊》、《假象》等書。
後記
京城大雪紛飛的當口,我坐在窗前,靜靜地看著那映人眼帘的一切,思緒,卻飄得很遠、很遠。
2007年春,我在《幻想:探索未知世界的奇妙旅程》一書的扉頁上,寫下了這樣一句題獻:“謹以此書獻給引導我走進科學世界並改變了我人生道路的兩位著名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葉永烈。”
現在,我的這本新書,則呈獻給自己親愛的父母,感謝他們將我帶來這個世界,教我認識這個世界,任我思索這個世界。從某種意義上說,此書正是我認識和思索這個世界所獲得的一個階段性“成果”。
在敲打出上面這些文字的同時,過往許多溫馨、愉悅的場景,不禁又浮現在我的腦海里,令我激情難抑、感念不已。
時光倒轉30年,定格在整個國家撥亂反正、百廢待興、“科學的春天”剛剛來到之時。南方小城柳州,某廠一個月薪只有38元的工程師,居然肯花差不多整月的工資,為他的孩子全年訂閱《現代化》《少年科學》《我們愛科學》《知識就是力量》等科普和文藝類雜誌。曾有一段時間,每天一吃過晚飯,他就拿上一張唱片,領著一雙兒女,到有電唱機的鄰居家放聽學英語。他,就是我的父親尹遠源。
2007年春,我在《幻想:探索未知世界的奇妙旅程》一書的扉頁上,寫下了這樣一句題獻:“謹以此書獻給引導我走進科學世界並改變了我人生道路的兩位著名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葉永烈。”
現在,我的這本新書,則呈獻給自己親愛的父母,感謝他們將我帶來這個世界,教我認識這個世界,任我思索這個世界。從某種意義上說,此書正是我認識和思索這個世界所獲得的一個階段性“成果”。
在敲打出上面這些文字的同時,過往許多溫馨、愉悅的場景,不禁又浮現在我的腦海里,令我激情難抑、感念不已。
時光倒轉30年,定格在整個國家撥亂反正、百廢待興、“科學的春天”剛剛來到之時。南方小城柳州,某廠一個月薪只有38元的工程師,居然肯花差不多整月的工資,為他的孩子全年訂閱《現代化》《少年科學》《我們愛科學》《知識就是力量》等科普和文藝類雜誌。曾有一段時間,每天一吃過晚飯,他就拿上一張唱片,領著一雙兒女,到有電唱機的鄰居家放聽學英語。他,就是我的父親尹遠源。
序言
傳紅同志又有新作出版了,我為他感到高興。因為這本新書能把讀者帶進一個絢爛的科學天地,引導人們走進一個充滿無限奧秘的想像空間。特別是對那些滿懷憧憬、充滿好奇、渴望知識的年輕人而言,更是尋到了知己。
書中的內容,由最早刊發在《科技日報》的“科學隨想”專欄,以及作者發表在其他一些媒體的部分文章結集而成。這些曾經在報紙上深受讀者歡迎的作品,限於當時篇幅的局限和成稿的倉促,或者意猶未盡,或者稍欠雕琢。現在擺在讀者面前的,是作者假以時日補正和潤色之後的二次創作。
相信讀者能從書中“生命沉思”里,發現人體奧秘與生命科學的聯繫,從“科學探索”中,尋覓認識自然、擁抱世界的路徑,從“思辨空間”中,用豐富的聯想去連結“未來暢想”。
作者是一個科技新聞工作者。他在本職工作的天地里,辛勤耕耘並品嘗著豐收的喜悅;他又從收穫中採擷出許多“好奇”,不遺餘力地“間作套種”自己的幾乎全部業餘時間——執著又執拗地開墾科普園地。
在我國科普界,傳紅已經是小有名氣的科普作家,在央視及地方電視台的科普專題節目裡,他是經常上鏡的座上賓。今年春,首都幾乎家家都訂閱的《北京晚報》給他開了專欄,京城老百姓的茶餘飯後,又多了一份“身邊的科學”的享受。
書中的內容,由最早刊發在《科技日報》的“科學隨想”專欄,以及作者發表在其他一些媒體的部分文章結集而成。這些曾經在報紙上深受讀者歡迎的作品,限於當時篇幅的局限和成稿的倉促,或者意猶未盡,或者稍欠雕琢。現在擺在讀者面前的,是作者假以時日補正和潤色之後的二次創作。
相信讀者能從書中“生命沉思”里,發現人體奧秘與生命科學的聯繫,從“科學探索”中,尋覓認識自然、擁抱世界的路徑,從“思辨空間”中,用豐富的聯想去連結“未來暢想”。
作者是一個科技新聞工作者。他在本職工作的天地里,辛勤耕耘並品嘗著豐收的喜悅;他又從收穫中採擷出許多“好奇”,不遺餘力地“間作套種”自己的幾乎全部業餘時間——執著又執拗地開墾科普園地。
在我國科普界,傳紅已經是小有名氣的科普作家,在央視及地方電視台的科普專題節目裡,他是經常上鏡的座上賓。今年春,首都幾乎家家都訂閱的《北京晚報》給他開了專欄,京城老百姓的茶餘飯後,又多了一份“身邊的科學”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