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近潛意識不是就近主義,因為它不是某一個體或某一群體提倡、主張及推崇的精神與觀點;就近潛意識不是規則,因為它不是被制定出來的,它不是每個個體勉勵自己默默遵守的法度;就近潛意識不是原則,因為它不總是正義的,但它類似原則,因為它凡事都被作為依據的準則。
就近潛意識,是包括人類在內的高級動物生而存在的,“凡事就近”的潛在思維。
“就近”並不需要人們提倡、主張,它本身就以每一個人的潛意識的身份,枝繁葉茂地、根深蒂固地存在著。
就近潛意識的“近”的參照物,可以是高級動物本身,可以是高級動物所屬種族,可以是該高級動物或其種族所處的地理位置、時間位置、精神地位,可以是它(或他、她)的當場思維或慣性思維,可以是它(或他、她)的向來喜好,可以是它(或他、她)的所處地位,可以是它(或他、她)的物質狀態與面貌、精神狀態與面貌、思想、品德,等等等等。
就近潛意識屬於潛意識,而又涵蓋許多種類的潛意識,所以它是“潛意識”這個概念中的重要一支。它具有不可控性,但具有可抗拒性——你不可能阻止它的萌生,但你可以在意識到其萌生之際,使其無法支配你的行為。然而,如果你下意識違抗它的支配,可能結果於你並不樂觀。
產生該潛意識的生命體本身,在下意識觀察自身思維與行為之前,並不察覺任何異狀。
人類當中,例如夾菜。你夾離你身體最近那一盤菜,或者夾離你的個人喜好最近的(即你最愛吃的)那一盤菜,都是出於就近潛意識,你無法阻止它的萌生,而你偏要夾離你的身體與你的喜好最遠的那盤菜,那么你是在抗拒該潛意識。在宴上夾客人一直盯著的那盤菜給他,也是出於就近潛意識,因為這個時候“禮待”離你的思維最近。
當眾多個體的就近潛意識在群體中聚合且無大矛盾,即被群體公認,就會成為就近“類原則”。
婚娶講究門當戶對,是出於社會地位的就近潛意識,由於其被群體公認,那么該就近潛意識就是屬於就近“類原則”。
若某就近“類原則”成文成典,那么該”類原則“則成為就近“原則類”(或稱“人類就近原則”、“人類原則”)。
仁義禮智信,是出於”道“(在人類社會中的為人之道)的就近潛意識,且被群體公認,而又成文成典,那么該就近潛意識就是屬於就近“原則類”,即人類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