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梅仙節板龍

尤溪梅仙節板龍

尤溪梅仙節板龍,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民俗,三明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尤溪梅仙節板龍,又稱板凳龍,起源於清嘉慶元年(1796年),是梅仙當地人迎神、祈福的一項民俗活動,蘊含著深厚的地域文化。節板龍初由梅仙蕭姓家族依“天、地、人、和”4房各製作1條,此後,黃姓、陳姓和其他姓氏居民仿效製作參與其中,使梅仙龍燈遠近聞名。節板龍由龍珠、龍頭、龍身和龍尾組成,龍頭在整個迎龍活動中占據重要位置,是節板龍形象的集中表現。

2015年10月21日,“尤溪梅仙節板龍”入選三明市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尤溪梅仙節板龍
  • 批准時間:2015年10月21日
  • 遺產級別:市級
  • 遺產類別:民俗
  • 申報地區: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
  • 保護單位:尤溪縣文化館
歷史淵源,民俗內容,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尤溪梅仙節板龍,亦稱板凳龍,起源於清嘉慶元年(1796年),由梅仙鎮本美蕭氏第九代裔孫洪灼公創立,至今已歷200多年。
梅仙過去稱九都坂,相傳這裡的居民大多是漢宰相蕭何的後裔。蕭氏之外,還有傅、黃、胡三大姓。迎龍燈時,蕭氏固定是4條龍,分為天、地、人、和四房。這據說是當年世春公生有4個兒子,固有天、地、人、和4房之分,因此蕭氏先人創辦板凳龍時,便每房定製1條龍,此後代代相傳,而傅、黃、胡三姓各有1條龍,另外其他雜姓氏共有1條龍,總共8條龍組成,全體出迎總長約500多米。

民俗內容

節板龍由龍珠、龍頭、龍身和龍尾組成。其中龍身由一節節長約2米,寬約20厘米的特製的木板凳連線而成,在凳面上用竹篾搭起燈架,糊紙製成灶頭狀,繪上七彩雲紋,在裡頭插上蠟燭。無論龍首、龍身、龍尾,都要標明姓氏、房號,接龍時不致錯位。
活動最初由本美蕭氏做龍燈頭稱為“福首”,後來,由本美蕭氏的“天、地、人、和”4房各扎1條龍,按順序排列出迎。為了保證逐年傳承,4房的龍燈頭福首要從上一年接下龍頭,當年做龍燈頭後接回龍珠,次年移交龍珠。當一年龍燈頭,要忙活三年,且接龍頭、當龍燈頭和移交龍珠都要舉行一定儀式,為了統一行動,宗親先祖研製了“三口銃”為信號。
尤溪梅仙節板龍在每年的元月十五、十六兩個晚上出迎。十五夜是迎“三聖尊王”、十六夜迎“仁主尊王”。十五日下午三時左右,4大房福首都要聚集“堂公”庵內問卜,得到首肯後,鳴三聲大銃,通知族人準備,當晚六時再鳴三聲大銃,按各房指定地點串龍,迎龍燈開始,十六夜迎龍結束時,移交下屆迎龍福首。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梅仙村民把朱熹崇文尚教、明理誠信、人格美育等方面的思想精髓寫到“龍身”上,迎節板龍活動也成了傳承、弘揚“朱子文化”的組成部分。梅仙節板龍保留了民間書畫、剪紙等製作工藝的原生形態,傳承了民眾體育和群體舞蹈的藝術形式。

傳承人物

蕭方宣,1949年4月生於尤溪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尤溪梅仙節板龍”三明市第二批市級代表性傳承人。蕭方宣是製作節板龍龍頭的代表人物,從小就對龍頭製作工藝產生濃厚興趣,每年龍頭製作期間都到龍頭傳人家裡觀摩、學習。1978年開始學藝,1983年能獨立製作,並經常利用工余時間幫助其他鄉鎮製作龍頭並傳授工藝,2013年成為該項目的第8代傳承人後注意栽培年青人,有意識培養他的兒子學習書法、繪畫技能,並利用每年製作龍頭機會,讓兒子在身邊學習,他兒子已基本能夠獨立完成龍頭製作,與此同時也對村里蕭氏其他各房的年輕人進行技術指導,在龍頭製作過程中,把有意向學習龍頭製作的年輕人招來當助工。2015年12月,中央電視台農民春晚節目組來尤溪拍攝節目時,蕭方宣為節目組介紹了梅仙迎龍活動的情況,並現場演繹了龍頭製作的全部過程。

保護措施

2015年10月21日,三明市人民政府公布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及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同時公布尤溪縣文化館為“尤溪梅仙節板龍”項目保護單位。
2020年10月,由族親自發籌資150多萬元建成的龍燈會館落成投用,為傳播、傳承尤溪梅仙節板龍民俗提供了設施保障。

社會影響

主要演出
2015年,尤溪梅仙節板龍在央視農民春晚開場節目亮相。
2016年9月18日晚,尤溪縣廣播電視台《鄉村大舞台》第六期“紅梅吐艷 九都夢圓”中秋文藝晚會在梅仙鎮開演。晚會上,兩條迷你版的板凳龍參與表演。
社會活動
2022年2月13日,為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尤溪本地特色非物質文化遺產,尤溪縣博物館結合傳統節日——元宵節,推出“弘揚傳統文化·傳承尤溪民俗”尤溪板凳龍製作主題社教活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