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尤溪南芹小腔戲
- 批准時間:2007年8月28日
- 非遺級別:省級
- 非遺編號:Ⅳ-22
- 申報地區:福建省三明市
- 非遺類別:傳統戲劇
- 保護單位:尤溪縣文化館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演唱特徵,表演特徵,主要行當,演出服裝,代表劇目,傳承保護,傳承狀況,傳承人物,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新陽鎮南芹村位於福建省尤溪縣中西部,全村多為楊姓。早在清嘉慶年間,小腔戲就傳到南芹村,流傳至今已歷12代。
尤溪南芹小腔戲是皮黃腔系統的地方劇種之一,是早期亂彈聲腔在閩中、閩西北的遺響,因其主要行當角色用小嗓行腔,故而得名。早在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小腔戲就流傳到尤溪縣的南芹村,鼎盛於清鹹豐至光緒年間。
清末民初,小腔戲進入全盛時期,近30個戲班巡演於沙縣、永安、大田、明溪等地。
民國以後,小腔戲班式微。
至20世紀50年代,南芹小腔戲業餘劇團正式成立,除原有傳統劇目外,還移植上演了《十五貫》《逼上梁山》《春草闖堂》等劇目,組織多次演出或參加縣鄉舉辦的文藝調演。尤溪全縣共辦起了20個小腔戲班,每逢春節或重大喜慶日子自演自娛,間或到鄰村走親義演。
“文革”期間,南芹的小腔戲劇團幾乎停止了演出。“文革”之後,經楊開福為主的小腔戲愛好者重新組建,南芹小腔戲劇團恢復了活動。
文化特徵
演唱特徵
尤溪南芹小腔戲唱腔以【西疋】(即西皮)、【二放】(即二黃)為主,根據不同劇目的劇情需要,選用不同的唱腔曲調。小腔戲主體唱腔屬板腔體,基本板式有一眼板、三眼板、無眼板和散板。小腔戲的唱詞以七字和十字齊言句為基本格式,也有五字句的。演唱中,常加入“啊”“呀”“唉”“咿”等虛詞襯字,讀音以中州韻為主,雜以方言,謂之“土洋腔”。
表演特徵
尤溪南芹小腔戲表演程式有“大花平天,二花平眉,掛須平鼻,小生平肩,小旦平乳,三花平肚臍”等規範要求。小腔戲班人員很少,有“16把椅”之稱,即前台演員10人,後台樂隊6人,伴奏以京胡為主,其它樂器有大鼓、二胡、三弦、月琴、嗩吶、大小鑼、大鑔。尤溪南芹小腔戲樂曲分“琴串”(絲弦曲牌)和“吹牌”(嗩吶曲)兩種。鑼鼓經統稱為“十二番”。總的科介動作帶有木偶表演的痕跡,不少動作直接來源於生活。所演劇目中,武戲居多,表現楊家將題材的更是他們代代保留,久演不輟的劇目。
主要行當
尤溪南芹小腔戲行當齊全,分“四門九行頭”:四門即生、旦、淨、醜;九行頭即小生、老生、正旦、青衣、老旦、花旦、烏淨、紅淨、醜。生、旦均用小嗓演唱,其餘用本嗓。
演出服裝
演出服裝除主角比較華美外,其他角色的穿戴都十分簡單,色彩以黑紅為主,有的直接把彩旗或農村主婦用的圍裙拿來做披風、裙子。
代表劇目
尤溪南芹小腔戲常演劇目稱“十八棚頭”,如《下河東》《下南塘》《雙救駕》《乾坤配》《青石嶺》《天門陣》等,還有 《拾玉鐲》《游龍戲鳳》等一批小折戲。
傳承保護
傳承狀況
200多年來,尤溪南芹小腔戲幾經興衰。隨著老藝人年歲漸大,南芹小腔戲出現了後繼人才匱乏、演出市場狹小,經費嚴重不足等問題,已面臨瀕危的境地。
傳承人物
楊大光,漢族,三明市尤溪縣人,1918年7月生,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尤溪南芹小腔戲”第一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楊大光是尤溪縣新陽鎮南芹村小腔戲第十一代傳承人。傳承劇目有《清官冊》《滿堂福》《雙貴圖》《四郎探母》《乾坤配》《取盔甲》《下河東》《下南塘》《雙救駕》《青石嶺》《天門陣》《三代榮》等10多種。楊大光18歲時拜村里小腔戲藝人楊宗槑為師,24歲出任戲班師父。為了傳承小腔戲藝術,楊大光先後到過尤溪縣的羅岩、雙山、坑頭、上地和大田縣的文江、奇韜、龍溪等20多個村教過戲,培養了一大批小腔戲藝人。其中,南芹村小腔戲的第十二代傳人楊開福、楊宗福是他得意的弟子。
楊宗福,漢族,三明市尤溪縣人,1954年7月生,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尤溪南芹小腔戲”第三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楊宗福是尤溪縣小腔戲第十二代傳承人。傳承小生、正生等角色的唱腔藝術與表演技藝。13歲起,楊宗福在南芹文藝宣傳隊學習歌曲、舞蹈以及樣板戲。1977年開始在南芹小腔戲劇團師從楊大光,學習小生、正生等角色。1982年任小腔戲劇團團長兼副導演。突出的有:1985年在尤溪梅仙鎮上演《趙玉林》《紙馬記》《滿堂福》等劇目;1989年到永安縣上演《梁山伯與祝英台》《紫金彪》;1991年在大田建設鎮上演《珠沙記》《定軍山》;1995年在大田廣平鎮上演《十五貫》《寶蓮燈》《羅通考帥印》《三請樊梨花》;2000年在沙縣大洛鎮上演《合子酒》《天軍配》;2006年在尤溪高士村上演《雙桂圖》《龍鳳角》《取長沙》《紙馬記》等。已有學徒二十人左右。
社會影響
主要演出
2016年8月1日至12日,三明市藝術館組織配送了“半台戲”非遺展示,在全市各縣(市、區)巡迴演出。主要演出的節目含有尤溪南芹小腔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