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鰭檸檬鯊

尖鰭檸檬鯊

尖鰭檸檬鯊是真鯊目真鯊科檸檬鯊屬魚類,又名犁鰭檸檬鯊。軀幹粗大;頭甚平扁;吻稍短;尾基上、下方各具一凹窪;牙邊緣光滑,上頜牙狹三角形,後部牙近直立;下頜牙狹而尖直;噴水孔消失;第一背鰭位於胸鰭和腹鰭之間的上方,第二背鰭較大,起點稍前於臀鰭起點;臀鰭小於第二背鰭;胸鰭寬大,鐮形;腹鰭比第二背鰭稍小,起點約在第一背鰭后角的下方;尾鰭寬長。體呈檸檬黃色;尾鰭上葉及下葉前部黑褐色;兩背鰭上部、胸鰭表面暗色。

尖鰭檸檬鯊分布於西太平洋至印度洋海域。在中國分布於南海南部島礁海域。棲息於熱帶沿海潮間帶至水深30米處,常近表層,也生活于海灣、河口、珊瑚礁、潟湖的靜水中。幼鯊常在礁台淺水處露出水面,緩慢游泳或在近底層棲息。性兇猛。以底棲魚類為食。胎生,每胎可產幼鯊1-13尾。

尖鰭檸檬鯊曾有襲擊人的記錄。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認定為瀕危(EN)。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尖鰭檸檬鯊
  • 拉丁學名:Negaprion acutidens
  • 別名:犁鰭檸檬鯊、檸檬鯊
  • 外文名:Indian Lemon Shark、Sharptooth Lemon Shark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軟骨魚綱
  • 真鯊目
  • 真鯊科
  • 檸檬鯊屬
  • :尖鰭檸檬鯊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亞目真鯊亞目
  • 亞綱板鰓亞綱
  • 亞種:無 
  • 命名者及年代:Rüppell,1837
  • 保護級別:(IUCN)2020年 ver 3.1——瀕危(EN) 
  • 同義學名:Negaprion queenslandicus
  • 同義學名2:Negaprion odontaspis
動物學史,形態特徵,近種區別,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主要價值,物種危害,

動物學史

尖鰭檸檬鯊最初是由呂佩爾(Rüppell)於1837年描述為Negaprion acutidens。在過去的科學文獻中出現的同義詞包括:Squalus cuvier Péron & Lesueur 1822、Galeocerda cuvier Péron & Lesueur 1822、Squalus arcticus Faber 1829、Galeocerdo arcticus Faber 1829、Galeus cepedianus Agassiz 1838、Galeocerdo cuvieriCarcharias fasciatus Bleeker 1852、Galeocerdo fasciatus van Kampen 1907、Carcharias hemprichii Klunzinger 1871、Galeus maculatus Ranzani 1840、munzingeriKossmann & Raeuber 1877、Carcharias forskaelii Hemprich & Ehrenberg 1899、Eulamia odontaspis Fowler 1908、Aprionodon acutidens queenslandicus Whitley 1939、Mystidens innominatus Whitley 1944、Hemigaleops forsteri Schultz & Welander、Odontaspis madagascariensis Fourmanoir 1961。

形態特徵

剛產仔鯊長45-80厘米。成年最長約310厘米。體延辣催旋長,軀幹較粗大。頭甚平扁,頭寬比頭高大許多。體長約為頭長的4.2-4.4倍。尾稍側扁,尾長小於體長的1/2,尾基上、下方各具一凹窪。吻稍短,背視弧形,前緣鈍圓,側視尖突。頭長約為口前吻長的3.9-4.1倍。眼較小,略呈橢圓形,距第一鰓孔為距吻端長的2.1-2.4倍,頭長約為眼徑的10-12倍,瞬膜發達。鼻孔較寬大,外側位,斜列,距口端比距吻端稍近,鼻孔長約等於眼徑,鼻間隔頗寬,口寬約為鼻間隔的1.6-1.7倍,為鼻孔長的3.2-3.5倍,前鼻瓣具有1個三角形突起,後鼻瓣不分化。口寬約為口長的1.5倍,口長稍小於或等於口前吻長。上頜與下頜緊合,口閉時齒不暴露。唇褶不發達,只見於上頜口隅處,稍前延;下唇褶短小,不外露。齒邊緣光滑,基底無小齒頭,上頜齒呈狹三角形,側面齒略外斜,後部齒近直立,1行在使用。正中具一尖直小齒,每側每行捉詢13齒;道洪愚龍下頜齒狹而尖直,1-2行在使用,正中1小齒,每側每行13-14齒,第一齒短小,最後齒不發達。噴水孔消失。鰓孔5個,寬大,前4個略等寬,其寬度約為眼徑的2倍,最後1個鰓孔略窄,最後2個鰓孔位於胸鰭基底上方。盾鱗具3棘突3縱嵴。
背鰭2個;第一背鰭較小且低平匪求辣,位於胸鰭和腹鰭之道淋遷講間的上方,起點後於胸鰭里角,基底長約為第二背鰭基長的1.2倍,2個背鰭的高度約相等,上角鈍尖,後緣凹入,下角尖突,末端達腹鰭起點上方;第二背鰭較大,起點稍前於臀鰭起點,上角鈍圓,後緣凹入頗劇,下角尖突,末端伸達第二背鰭至尾鰭基間距的1/2處,基底長約為臀充嫌檔鰭基長的1.4倍,背鰭間距為第二背鰭基底長的2.2-2.4倍。尾鰭中大,其長約等於頭長,尾軸椎稍上翹,上葉位於尾端近處,下葉前部顯著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後延,中部與後部間有一小缺刻,後部有個三角形突出與上葉連線,尾端鈍尖,後緣凹入。臀鰭小於第二背鰭,起點距尾鰭基紙端槓大於距腹鰭基間距的1.4-1.5倍,外角鈍圓,後緣深凹,里角延長尖突,末端伸達臀鰭基至尾鰭基間距的1/2處。腹鰭起點約在第一背鰭后角的下方,呈長方形,大於臀鰭,邊緣幾斜直,只後緣微凹,外角和里角均鈍圓。胸鰭寬大,稍呈鐮形,外角鈍尖,後緣凹入,里角鈍圓,長為寬的1.6-1.7倍。
生活時體呈檸檬黃色,出水後為黃褐色,腹部色淡;尾端上葉及下葉前部黑褐色;兩背鰭上部、胸鰭背面色暗。液浸標本灰褐色。

近種區別

尖鰭檸檬鯊幾乎與短吻檸檬鯊Negaprion brevirostris)相同,但是可以通過胸鰭的後邊緣來區分,尖鰭檸檬鯊的胸鰭稍彎曲或呈鐮刀狀。

棲息環境

棲息在熱帶沿岸潮間帶至水深92米的大陸架或島棚區域。通常出現於淺水礁區、沙地潟湖、污濁的紅樹林沼澤區等,幼鯊常在礁台淺水。
尖鰭檸檬鯊
尖鰭檸檬鯊

生活習性

性兇猛,一般皆在水表面活動,背鰭露出水面,緩慢遊動,休息時會至底層水域。主要掠食硬骨魚類、其它鯊類或魟等。

分布範圍

海域:分布於西印度和中太平洋,西起紅海、非洲東岸,東至馬歇爾群島及大溪地,北至日本,南至澳大利亞。在中國分布於南海諸島海域、台灣南部海域。
國家:澳大利亞(昆士蘭州、北領地、西澳大利亞州);斐濟、印度、印度尼西亞、馬達加斯加、緬甸、巴布亞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南非、泰國、萬那杜。
尖鰭檸檬鯊
尖鰭檸檬鯊分布圖

繁殖方式

雄鯊性成熟長243厘米,胎生,妊娠期為10-11個月,每產1-14仔。根據地區的不同,幼鯊的出生時間是10月或11月或12月或1月。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20年 ver 3.1——瀕危(EN)。

主要價值

主要以流刺網及延繩釣捕獲,經濟價值高。肉質佳,可加工成各種肉製品;鰭可做魚翅;皮厚可加工成皮革;肝可加工製成維他命及油;剩餘物製成魚粉。

物種危害

尖鰭檸檬鯊在潛水員接近時非常害羞,即使出現誘餌也不願意接近。即使這樣,在遇到尖鰭檸檬鯊時還是要謹慎。尖鰭檸檬鯊在被戳、刺或以其他方式挑釁時將迅速而有力地做出反應,並在被劫持時會襲擊人類或船隻。由於其體型較大,身體笨重,頭部巨大,且長有匕首狀的牙齒,因此應視其為潛在危險物種。
背鰭2個;第一背鰭較小且低平,位於胸鰭和腹鰭之間的上方,起點後於胸鰭里角,基底長約為第二背鰭基長的1.2倍,2個背鰭的高度約相等,上角鈍尖,後緣凹入,下角尖突,末端達腹鰭起點上方;第二背鰭較大,起點稍前於臀鰭起點,上角鈍圓,後緣凹入頗劇,下角尖突,末端伸達第二背鰭至尾鰭基間距的1/2處,基底長約為臀鰭基長的1.4倍,背鰭間距為第二背鰭基底長的2.2-2.4倍。尾鰭中大,其長約等於頭長,尾軸椎稍上翹,上葉位於尾端近處,下葉前部顯著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後延,中部與後部間有一小缺刻,後部有個三角形突出與上葉連線,尾端鈍尖,後緣凹入。臀鰭小於第二背鰭,起點距尾鰭基大於距腹鰭基間距的1.4-1.5倍,外角鈍圓,後緣深凹,里角延長尖突,末端伸達臀鰭基至尾鰭基間距的1/2處。腹鰭起點約在第一背鰭后角的下方,呈長方形,大於臀鰭,邊緣幾斜直,只後緣微凹,外角和里角均鈍圓。胸鰭寬大,稍呈鐮形,外角鈍尖,後緣凹入,里角鈍圓,長為寬的1.6-1.7倍。
生活時體呈檸檬黃色,出水後為黃褐色,腹部色淡;尾端上葉及下葉前部黑褐色;兩背鰭上部、胸鰭背面色暗。液浸標本灰褐色。

近種區別

尖鰭檸檬鯊幾乎與短吻檸檬鯊Negaprion brevirostris)相同,但是可以通過胸鰭的後邊緣來區分,尖鰭檸檬鯊的胸鰭稍彎曲或呈鐮刀狀。

棲息環境

棲息在熱帶沿岸潮間帶至水深92米的大陸架或島棚區域。通常出現於淺水礁區、沙地潟湖、污濁的紅樹林沼澤區等,幼鯊常在礁台淺水。
尖鰭檸檬鯊
尖鰭檸檬鯊

生活習性

性兇猛,一般皆在水表面活動,背鰭露出水面,緩慢遊動,休息時會至底層水域。主要掠食硬骨魚類、其它鯊類或魟等。

分布範圍

海域:分布於西印度和中太平洋,西起紅海、非洲東岸,東至馬歇爾群島及大溪地,北至日本,南至澳大利亞。在中國分布於南海諸島海域、台灣南部海域。
國家:澳大利亞(昆士蘭州、北領地、西澳大利亞州);斐濟、印度、印度尼西亞、馬達加斯加、緬甸、巴布亞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南非、泰國、萬那杜。
尖鰭檸檬鯊
尖鰭檸檬鯊分布圖

繁殖方式

雄鯊性成熟長243厘米,胎生,妊娠期為10-11個月,每產1-14仔。根據地區的不同,幼鯊的出生時間是10月或11月或12月或1月。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20年 ver 3.1——瀕危(EN)。

主要價值

主要以流刺網及延繩釣捕獲,經濟價值高。肉質佳,可加工成各種肉製品;鰭可做魚翅;皮厚可加工成皮革;肝可加工製成維他命及油;剩餘物製成魚粉。

物種危害

尖鰭檸檬鯊在潛水員接近時非常害羞,即使出現誘餌也不願意接近。即使這樣,在遇到尖鰭檸檬鯊時還是要謹慎。尖鰭檸檬鯊在被戳、刺或以其他方式挑釁時將迅速而有力地做出反應,並在被劫持時會襲擊人類或船隻。由於其體型較大,身體笨重,頭部巨大,且長有匕首狀的牙齒,因此應視其為潛在危險物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