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白苔二分根黑一分者。必有身痛惡寒。如飲水不至甚者。五苓散。自汗渴者,白虎湯。下利者,解毒湯可。此亦危殆也。白苔帶黑點。或帶黑紋而粘者。此屬太陰氣分之濕證。故有身痛惡寒。渴不多飲之候。治宜行濕和脾。故以五苓散主之。若自舌根黑起至尖。甚至刮之不脫。
基本介紹
敖氏傷寒金鏡錄 第十五 尖白根黑舌,舌象,介按,方例,
敖氏傷寒金鏡錄 第十五 尖白根黑舌
舌象
舌尖白苔二分根黑一分者。必有身痛惡寒。如飲水不至甚者。五苓散。自汗渴者,白虎湯。下利者,解毒湯可。此亦危殆也。
介按
白苔帶黑點。或帶黑紋而粘者。此屬太陰氣分之濕證。故有身痛惡寒。渴不多飲之候。治宜行濕和脾。故以五苓散主之。若自舌根黑起至尖。甚至刮之不脫。濕之不潤。此時邪已化熱燥耗胃液。故見自汗、口渴之證狀。而用白虎湯清胃熱以治之。若熱邪從陽明而轉至太陰。其熱愈深。其毒愈重。此時苔色轉見純黑而無芒刺矣。因其熱毒無處發泄。直奔大腸而暴下。形同下利。故宜速用解毒湯。以解腸胃之熱毒為最要。然症勢至此。亦危極矣。
方例
五苓散
白虎湯
上?咀。每服一兩。用水一鐘半。入糯米。先煎。下諸味。再煎去渣服之。加人參亦可。
【介按】張仲景《傷寒論》內之白虎湯。有粳米而無糯米。蓋糯米甘溫。能收自汗。不若粳米之甘平。色白入肺。除煩清熱以止渴也。柯韻伯曰。陽明邪從熱化。故不惡寒而惡熱。熱蒸外越。故熱汗自出。熱灼胃中。故渴欲飲水。邪盛而實。故脈滑。然猶在經。故兼浮也。蓋陽明屬胃。外主肌肉,雖有大熱而未成實。終非苦寒之味所能治也。石膏辛寒。辛能解肌熱。寒能勝胃火。寒性沉降。辛能走外。兩擅內外之能。故以為君。知母苦潤。苦以瀉火。潤以滋燥。故以為臣。用甘草、粳米調和於中宮。且能土中瀉火。作甘稼穡。寒劑得之緩其寒。苦藥得之平其苦。使沉降之性。皆得留連於味也。得二味為佐。庶大寒之品。無傷損脾胃之慮也。煮湯入胃。輸脾歸肺。水精四布。大煩、大渴可除矣。白虎為西方金神。取以名湯。秋金得令而炎暑自解矣。更加人參以補中益氣而生津。協和甘草、粳米之補承制石膏。知母之寒。瀉火而土不傷。乃操萬全之術者也。
解毒湯
上?咀。每服五錢。水一鐘半。煎至一鐘。去渣熱服。
【介按】汪昂曰。寒極曰陰毒。熱極曰陽毒。是方名曰黃連解毒。是君以黃連直解心經火毒。黃芩瀉肺經火毒。黃柏瀉腎經火毒。梔子通瀉三焦火毒。使諸火毒從膀胱而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