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嘴魟,Dasyatis zugei (Müller et Henle, 1841) ,淺海魚類。生活在比較近海的沙泥海域中,亦常進入河口區。以底棲甲殼類為主要食物。屬於卵胎生魚類,一次可以產下好幾尾小土魟。幼魚時期大多在沿海海域生活,長大後會在近海海域集體生活。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尖嘴魟
- 拉丁學名:Dasyatis zugei (Müller et Henle, 1841)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軟骨魚綱
- 亞綱:板鰓亞綱
- 目:鱝形目
- 亞目:魟亞目
- 科:魟科
- 屬:魟屬
- 分布區域:印度, 印度尼西亞, 日本和朝鮮等
- 英文名:Pale-edged stingray
體態特徵,地理分布,漁業利用,
體態特徵
體盤圓形帶斜方形。體盤寬比體盤長稍大,小於全長1/2。尾細長如鞭,側褶消失。吻尖長,吻軟骨消失。眼小,微突起,約等於眼間隔1/2。噴水孔中大。鼻孔橫列,前鼻瓣連合為口蓋,幾伸達口隅。口小,平橫,上下頜凹凸相承。口前吻長比口寬約大4倍。口底無乳突。齒細小密列。鰓孔小,5個。胸鰭前延,伸達吻端,後緣廣圓。腹鰭近方形。尾鰭退化,只留存皮膜,上下皮膜較發達,伸達尾後端。幼體光滑,成體脊椎線上具粒狀鱗1縱行,尾刺1~2枚。背面赤褐色,邊緣較淡。腹面淡白,邊緣灰褐色。為暖水性近海底棲小型次要經濟魚類,體長約0.5m左右。分布於中國沿海;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朝鮮。
體盤菱形,前緣斜直而稍凹入,與吻端成30~40度;體盤寬比體盤長約大1.1倍,最寬處在體盤的中部稍後。吻長而尖,顯著突出;吻長等於體盤長的1/3或稍大,比眼間隔大3~3.4倍。眼頗小,微突出,眼徑約與噴水孔同大或稍大。口小,口前吻長比口寬大3~3.5倍。口底沒有乳突。尾中長,為體盤長的1.5~2倍;背側面之稜嵴起始於尾棘末端至尾中段,而腹側面之皮褶延長,幾伸達尾的後端,且前部相當高寬;尾刺1~2枚。幼體光滑,稍大者背面正中具幾個平扁結突,長大者沿著嵴椎骨之位置具一列棘。背面赤褐或灰褐色,邊緣較淡;腹面淡白,邊緣灰褐色。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東起印度,北至日本,南至澳大利亞。台灣分布於北部、西部、西南部等海域。
漁業利用
主要漁法為底拖網,夏季捕獲較多,肉可食用,但具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