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老子是是道家思想的奠基者和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第一次提出了“道”這個哲學的最高範疇,開創了中國哲學發展的新階段。其理論通過道教而得以延續並發展。道教效法天道的自然論,和“重生貴己”的人生論,將“長生久視之道”發展為長生成仙之道。
少陽派源於華山
丹家有所謂“文始最高,少陽最大”,少陽派指以東華紫府少陽帝君王玄甫為祖的金丹派,特別是全真派。由以下資料可知,元代始有“少陽帝君”之說。
王重陽對傳承敘述如下:
汝奉全真,繼分五祖,略將宗派稱揚。老君金口親付與西王聖母,賜東華教主,東華降锺離承擔,傳玄理富春劉相,呂祖悟黃糧登仙,弘誓願,行緣甘水復度重陽,過山東遊歷直至東洋,見七朵金蓮出水,邱劉譚馬郝孫王吾門弟子,天元慶會萬朵玉蓮芳。
元代秦志安最早明確指出王玄甫是東華帝君,作於元太宗十三年(1241)的《金蓮正宗記》說:
帝君姓王氏,字玄甫,道號東華子。生有奇表,幼慕真風,白雲上真見而愛之……乃引之入山,授之青符玉篆、金科靈文、大丹秘訣、周天火候、青龍劍法。先生得之,拳拳服膺,三年精心,盡得其妙,遂退居於崑崙山煙霞洞,頤神養浩,久之結草廬以自居,篆其額曰“東華觀”。韜光晦跡,百有餘年,而人未知也……開闡玄風,發揮妙蘊,陰功濟物,玄德勤天,故天真賜號曰東華帝君,又曰紫府少陽帝君。授度門人正陽真人锺離雲房,嗣弘法教…全真之道由此濫觴,故立之以為全真第一祖也。
元朝全真派道士謝西蟾、劉志玄編撰的《金蓮正宗仙源像傳》,書成於泰定四年(1327):
帝君姓王,不知其名,世代地理皆莫詳。得太上之道,隱崑嵛山,號曰東華帝君,復居五台山紫府洞天,或稱紫府少陽君,示現於終南山凝陽洞,以道授锺離子,又按《仙傳拾遺》云:帝君蓋青陽之元氣,萬神之先也。居太晨之宮,紫云為蓋,青云為城,仙僚萬億,校錄仙籍,以秉命於老君。所謂王姓者,乃尊高貴上之稱,非其氏姓也…元世祖皇帝封號東華紫府少陽帝君。
《道藏》有李簡易著於景定五年(1264)的《玉溪子丹經指要》,闡述南宗丹法,卷首載〈混元仙派圖〉為研究兩宋內丹傳承的學者所重視。 《混元仙派圖》前有混元教主萬代宗師太上老君,傳西靈金真萬炁祖母元君,傳東華木公上相青童帝君,傳華陽真人,傳正陽真人,正陽授王鼎真人、成都真人、純陽真人、王老真人、耳珠真人、陳朴真人,始分派別。其後純陽真人授二十餘人,其中有劉海蟾、施肩吾、陳七子、李鐵拐、曹國舅、趙仙姑、郭上灶、徐神翁、王重陽等。王重陽以下七真傳全真派,所謂北宗。劉海蟾授六人,其中有張平叔、三十代天師張虛靖、藍養素、馬自然等。張平叔傳石得之,石傳薛復命,薛傳陳泥丸,陳傳
白玉蟾,即所謂南宗。
锺離簡與弟權俱入華山三峰得道,後道備白日升天;
呂洞賓因游華山遇锺離子傳授延命之術; 陳堯咨訪
陳摶,座中有锺離子;
陳摶曾隨何昌一學鎖鼻術;譚峭居終南山時,與之為師友;華陽隱士李琪自言唐開元中郎官,人罕有見者;關中逸人
呂洞賓有劍術,雖數百里頃刻輒至,皆數至摶齋館,與之酬唱如交友;劉海蟾陶真於泰華之間,遁跡於終南之下;張無夢入華山與种放、劉海蟾結方外友,事陳希夷先生;從
陳摶學者眾,有張乖崖、傅霖、穆修、李挺之、張刺達、塗定辭、楊扆、种放、賈德升、陳景元、張無夢;與之游者有王溥、劉若拙、張虛白、混沌道士、蘇澄隱、胡釗等。
唐朝尊崇老子為聖祖,自稱為聖裔,神化唐宗室,封老子為玄元皇帝。宋代改稱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太上老君具有最尊崇的地位。真宗崇道,加老子封號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地位高居道教諸祖之上,道教成為官方宗教,《道德經》為官方聖經。因此陳國符認為“混元即玄元,宋人改作混元。” 謝守灝《混元聖紀》說:“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萬教之宗元,出乎太無之先,起乎無極之源,經歷天地,不可稱載,終乎無終,窮乎無窮者也,其隨方設教,歷劫為師。”李簡易將混元教主萬代宗師太上老君置於首位,正指出了道的源頭。
陳摶兼修文始少陽
陳摶《無極圖》的基本思想,以《老子道德經》為本,將《老子》中“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的“無極”來表示世界最終的本源,作為內丹修煉的歸宿。“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即“順則生人生物”,陳摶將此種宇宙生成模式運用到內丹修煉中,即:煉精化氣,合三為二;鍊氣化神,合二為一;煉神返虛,一復歸道(無極)。其程式剛好與《老子道德經》相反,是“逆則成仙”。
《化書》 “其說多本黃老道德之旨,文筆簡勁奧質。”大抵本齊物以言道化,本虛無以言術化,本無為以言德化,本道德以言仁化,本稅多民飢以言食化,本見素抱樸以言儉化。萬事萬物,時刻在變化中,《化書》的核心思想就是“化”,“虛”才能“化”;凡自有而無,自無而有,即是“化”,虛”是道的本源。《锺呂傳道集》論還丹第十三,有所謂「鍊形成氣,鍊氣成神,煉神合道。」與《化書》中常提到「虛化神,神化氣,氣化形」所論丹法異曲同工,這是內丹學中所謂“順則生人”的原則;“形化氣,氣化神,神化虛”,是內丹學中“逆以成仙”的原則。逆修返源的理論,正是以“歸根復命”的哲學為基礎。
《化書》以道化破題:“虛明而萬物所以通也。是以古聖人窮通塞之端,得造化之源。”“夫萬物非欲生,不得不生;萬物非欲死,不得不死。達此理者,虛而乳之,神可以不化,形可以不生。”丹法有頓漸,漸法由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循序而修。頓法由虛處下手,煉精化氣、鍊氣化神齊步進行,譚峭所主張的正是“虛無大道”。
顯德四年(957),隱士譚景升居終南山,與陳摶為師友,著《化書》百十篇,窮括化原,久之仙去。 陳摶謂:“我師友譚景升,始於終南著《化書》。” 譚峭嘗游三茅山,至建業,見宋齊丘,謂其有仙風道骨,出書示之,囑為序於傳世,齊丘乃竊以自名,然未嘗悟道蘊也。 梁筌後周世宗顯德年間(955-959)為樓觀宗主,時陳希夷居仙遊宮,與梁筌交往甚密,往來為林下友。 這段期間譚峭也居終南山,兩人往來為友。
《翊聖保徳真君傳》稱:建隆之初(960),鳳翔府盩厔縣(今周至縣)民張守真,禮古樓觀先生梁筌為師。“真宗時(1007-1021)有天神憑鳳翔民,言海蟾新得道,諸天皆賀,惟未肯便就仙職,折旋塵中,尋人而度。 ”由於陳摶與梁筌交往甚密,故張守真知道“海蟾新得道”。
呂洞賓者嘗至摶齋中,“透過陳摶的中介,譚峭和锺呂直接或間接的交往,是可能的。” 陳摶合文始、少陽二派之傳為一,因此王沐先生在《內丹功法的緣起和發展》一文中說:“陳希夷為有宋一代奇人,曾得麻衣傳授相法,呂純陽、劉海蟾游華山時,亦授以丹訣;又從何昌一學鎖鼻術,神仙李八百、鹿皮處士皆曾造訪。傳奇之身世、淵博之學養,得少陽文始之丹訣,高蹈遠隱之風儀,實為南北兩宗之外,高踞其中之源頭。”
醫學流派
江淮少陽醫學派,簡稱少陽派或少陽醫學派。 起源於江蘇淮陰(今江蘇省淮安市)何莊。本為家傳學派,並有傳男不傳女,傳內不傳外的門規,後應該派傳承過程中屢遭戰亂,為保多年技藝不至流失,也收外姓弟子。現全國弟子約一百多人。該學派以扶陽固本,通調三焦為根本治療原則,用藥多為溫陽類,外治法以淺刺速效針法和回陽九針針法以及冰台灸法為主。在中醫內科,中醫兒科,中醫婦科方面有獨到的療效。尤其對於心腦血管疾病、嚴重的虛寒證等有奇效。
主要人物
第七代傳承人 何秉陽
第八代傳承人 何少陽
第九代傳承人 王從陽
主要方藥
益元丹
諸葛行軍丹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