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證名。是指少陰熱病轉化屬陽明腑實的病症。出《註解傷寒論·卷六》:“此少陰入腑也。六七日,少陰之邪入腑之時,陽明內熱壅甚,腹滿不大便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少陰入腑
- 出處:《註解傷寒論·卷六》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 概念:少陰熱病轉化屬陽明腑實的病症
解讀,中醫套用,一、少陰入腑的病機分析,二、少陰入腑的治療方法,
解讀
六經病證可以互相傳變,而“陽明居中屬土,萬物所歸”不僅太陽病邪向里發展,可成陽明病,三陰病陰退陽勝,亦可轉屬陽明。
《註解傷寒論·卷六》:“此少陰入腑也。六七日,少陰之邪入腑之時,陽明內熱壅甚,腹滿不大便也。” 是對《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並治》:“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的註解,其屬於“少陰三急下”的內容之一。
少陰病六七日,說明疾病已過一候,病程較長,有轉變的可能。陽明為多氣多血之經,而且陽明胃腸,其氣機主降。如果邪入陽明,多從燥化熱,氣機壅塞不得通降。少陰病每多自利,現今反見腹脹不大便,說明陽明燥屎內結,腑氣壅滯太甚。
中醫套用
一、少陰入腑的病機分析
邪熱入腑,蒸灼津液,化燥成實,結於胃腑,使腑氣不通,傳化停滯,並迅速耗損津液,而演成種種病機變化。一是燥熱與糟粕互結,積於胃腸,阻滯腑氣通降,引起腹脹滿痛而硬等症狀。二是腑氣不行則肺氣不降,引起喘息氣急等症狀。三是燥屎乾結,津液旁流而下,可出現自利清水,色純青等症狀。四是里熱亢盛,發散於外,則見潮熱、汗出;蘊蒸於上,使心神受擾,則見煩躁、懊惱、譫語、獨語等胃熱乘心症狀。五是熱邪深伏,灼竭津液,出現目晴不了了,睛不和,甚至迅速陷入神昏等惡候。
二、少陰入腑的治療方法
少陰熱化日久,復還陽明,燥實內結,濁氣壅滯,腑氣不通,固有腹部脹滿不大便等少陰入腑之證。宜用攻下之法治之。
(一)方劑治療少陰入腑
陽明乃居中主土,萬物所歸,無所復傳之地,土勝則水乾,故當於與大承氣湯急下,以救腎水。
大承氣湯 《傷寒論》
組成:大黃、厚朴、枳實、芒硝。
功效:峻下熱結。
主治:①陽明腑實證。大便不通,頻轉矢氣,脘腹痞滿,腹痛拒按,按之則硬,甚或潮熱譫語,手足濺然汗出,舌苔黃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脈沉實。 ②熱結旁流證。下利清水,色純青,其氣臭穢,臍腹疼痛,按之堅硬有塊,口舌乾燥,脈滑實。③里熱實證之熱厥、痙病或發狂等。
在臨證治療時,我們應視患者的情況斟酌使用此方,因為原文是“宜”實用此方,而非“主之”;對於少陰三急下證,通腹是手段,救陰才是目的,不必拘泥於大承氣湯的一個方子。後世醫家在此基礎上,結合各自的臨床經驗,提出了不同的加減變化,如我們現在常用的增液湯、增液承氣湯、黃龍湯、新加黃龍湯等,在臨證時我們都可視病情隨手選用。
(二)針灸治療少陰入腑
針灸選穴:天樞、天井、公孫、中脘、關元、脾俞、足三里、上巨虛、陽陵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