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脈蚜繭蜂是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膜翅目,蚜繭蜂科的一種昆蟲。分布區域遍及全世界。寄主昆蟲則主要有麥長管蚜等。少脈蚜繭蜂主要危害的農作物是水稻作物。雌雄的形態都有不同的特點。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生長環境,寄主,
形態特徵
頭橫長,與胸部翅基片處等寬或略寬,觸角絲狀,節數有變異(12-18節)。複眼中等大小。上齶具雙齒。盾織溝在中胸盾片前部發達。並胸腹節小室清晰。前翅:翅痣三角形。痣後脈較翅痣的寬為長。徑脈發達,不超過它可能長度的2/3。除第二肘室和顯示著的肘脈部分外,基室外至頂端的其他脈紋消失。後翅具完整的基室。雌性腹矛形。產卵器鞘與產卵器直或微上彎,毛稀。
雌:體長約1.9~2.4。頭橫長。光滑,發亮,毛稀,比胸翅基片處寬。具後頭脊。後頰與眼橫徑等寬。頰寬是眼縱徑的1/5~1/7。唇基橫寬,卵圓,拱起,具前緣,光滑,發亮,有8~12根毛,以淺溝與臉分開。幕骨眼線是幕骨間線的1/4~1/6長。複眼長卵圓形中等大小,向唇基處強烈幅合。觸角大多數是14節(罕見13或15節),絲狀,約與頭、胸及腹柄節的總合等長。第一鞭節與第二鞭節等長。長是寬的2.5倍。
胸部光滑,發亮,具稀的毛。中胸盾片幾乎垂直落於前胸;側面觀末復蓋前胸。盾縱溝前部清晰,深,小扇形,到中域消失。並胸腹節具小室中央小室小,五角形,形狀有變易。小室的上側部具3~6根毛,下部具2~3根毛。翅:翅痣長角形,長是寬的4~5倍。痣後脈較翅痣短得多,約與徑脈等長。
腹矛形,比頭胸之和長。腹柄節背片形態變易較大,通常長約是氣門處寬的3.0~3.5倍,稍拱起,向端部略有擴大,具微弱的中縱脊,淺的縱皺紋,但後1/4處大部光滑,超過氣門瘤處有淺的側刻痕,有稀毛。氣門瘤不易看清,位於背片中線路前方。
體色:變化較大。頭黑,臉往往黃,唇基與口器黃至黃褐色。舳角褐黑色,在梗節與第一鞭節有較淡的環,通常柄節、梗節與第一鞭節基部黃色。胸黑色,前胸常常黃至褐黃色。翅脈褐色。翅糕片褐色。足褐至暗褐色,基節下部、轉節、脛節基部與跗節色較淡。腹褐至褐黑色,腹柄節背片黃至暗褐色,第一、二節背片基部與第一、三節背片間的縫同色。
雄:舳角16~18節。體黑,口器與腹柄節背片褐黃色。足褐黑色。其餘與雌的同色,柄節背片邊緣接近平行。
分布範圍
少脈蚜繭蜂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生長環境
本種在亞洲遠東未被Schlinger發現,但就全北區采自許多地方的標本推測,它廣泛地存在於自然的與耕作的生境中。
寄主
寄主為萊蚜、麥二叉蚜、桃蚜、菜縊管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