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背景
俄國巡迴畫派的活動極盛時期,是在19世紀80年代。這時,俄國畫壇出現了一棵新苗,這就是9歲就跟隨列賓學畫的青年畫家瓦倫丁·阿列山德羅維奇·謝洛夫(1865.1~1911.11)。他是新舊世紀交替時期俄國傑出的肖像畫家,又是本世紀初俄國現實主義繪畫的重要代表,出生在彼得堡著名作曲家與音樂活動家的家庭。從小受過良好的藝術教育。在列賓的指導下,他投考彼得堡皇家美術學院,並在該院得到了名師契斯恰可夫的素描學派的嚴格訓練。1880年,隨列賓前往查波羅什,學會如何從生活中觀察形象的本領。後來經常出入於俄國進步與民主文化人聚會地阿勃拉姆采夫莊園(莊園主馬蒙托夫是當時進步藝術的保護人,曾為籌建莫斯科的俄羅斯劇團而出力),他的兩幅代表性肖像畫《少女與桃子》、《陽光下的少女》,也是在那裡完成的。
作品賞析
談到謝洛夫的肖像畫,人們普遍熟悉和讚賞的是他的這一幅《少女與桃子》。畫上的主人公正是莊園主馬蒙托夫的女兒薇拉,這幅肖像顯示了畫家卓越不凡的技法與才華。當此畫第一次出現在展覽會上時,許多人不敢相信是出自一位年僅22歲的畫家之手。畫家運用傳統的藝術語言,在構圖與用色上都予以創新。室內柔和的陽光被明淨的色彩所渲染,空間感與人物十分調和。人物的精神狀態把握得正確。色彩艷而不俗,亮而不耀。透明的色彩,靈活的筆觸,毫無傳統畫法的拘謹,因而頗多新意。
作者簡介
謝洛夫的肖像在於體裁上創新,形象簡潔,技法多樣。有時在一幅畫上會同時運用多種材料(如白堊、色粉筆、水彩等)以達到不同的藝術效果。著名的俄國藝術史家格拉巴爾稱他是"農民的謝洛夫",意指謝洛夫曾為農村生活繪寫過許多膾炙人口的畫面,給人以樸實易解的感染力。總之,謝洛夫的油畫技術對蘇聯油畫有很大影響。1929年馬蒙托夫將此畫捐贈給特列恰柯夫美術館。
1911年夏,謝洛夫參加世界博覽會俄國繪畫展,爾後隨俄國芭蕾舞團去倫敦,為該團繪製布景。秋季回國,又在芬蘭灣附近的鄉間別墅休息,後又和友人去高加索畫畫。回莫斯科時即感心臟不舒。是年冬天突然去世,正值壯年,殊為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