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外形特徵,生長繁殖,生活習性,分布範圍,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小黑鸕鶿體長55-65厘米,翼展95-105厘米,重量520-1200克。 鳥體黑色,兩肩和翅膀均具青銅色金屬反光。有一個細長帶鉤的鳥喙。繁殖期中,頭、羽冠及頸等滿雜以白羽,下脅具白斑。鳥嘴強而長,上嘴兩側有溝,嘴端有鉤,適於啄魚;下嘴基部有喉囊;鼻孔小,在成鳥完全隱閉;眼先裸出;頸細長;兩翅長度適中,缺第五枚次級飛羽;尾圓而硬直,有12-14枚尾羽;腳位於體的後部;跗蹠短而無羽;趾扁,後趾長,有蹼相連。
生長繁殖
兩性共同營巢,巢築在近水的岩岸或陡岩坎間,用乾草和樹枝。每窩卵1—5枚卵,孵28天左右出雛。雙親都參加撫育雛鳥工作,餵雛的方法是把魚貯藏於粗大的食管內,在餵食時,親鳥張開嘴,雛鳥伸嘴入親鳥的咽部,在親鳥的口腔內啄食半消化的魚肉。餵水時,親鳥將取來的淡水從嘴噴出,注入雛鳥嘴裡。雛屬晚成性。
生活習性
棲息於寬闊的水域,如池塘、湖泊等。善於游泳和潛水,巧於捕魚為食。常站在水邊的岩石或大樹上等待食餌。一般可潛水1—3m,有時達10m之深,時間一般為30—45秒鐘。飛行甚低,而掠過水麵。飛時頸和腳等均伸直,狀似水鴨,但較遲鈍。
主要食魚類和甲殼類動物為食。它們在捕獵的時候,腦袋扎在水裡追蹤獵物。其翅膀已經進化到可以幫助划水。因此,腳蹼和翅膀並用。捕到獵物後一定要浮出水面吞咽。潛水後羽毛濕透,需張開雙翅在陽光下曬乾後才能飛翔。
分布範圍
分布於太平洋諸島嶼(包括中國的台灣省、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爪哇島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華萊士區(指傳統的華萊士線(從棉蘭老島的東側海域經望加錫海峽至巴厘島與龍目島之間)以東、巴布亞紐幾內亞以西的區域,包括印度尼西亞的蘇拉威西島、努沙登加拉群島、西南群島、摩鹿加群島(馬魯古群島)、東帝汶等島嶼。),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包括澳大利亞、紐西蘭、塔斯馬尼亞及其附近的島嶼。)
保護級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