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黃冶村

小黃冶村

黃冶村位於站街鎮西南部,南臨310國道, s237省道、焦桐高速從村中穿過,西泗河從村西邊流過,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三彩窯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文化底蘊深厚,是城鄉一體化發展巨大潛力的優勢地帶。全村由6個自然片組成,2940口人,分15個村民小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小黃冶村
  • 外文名稱:xiaohuangye
  • 別名:小黃窯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所屬地區:中原地區
  • 下轄地區:東窯、苜蓿灣、上溝、西祀胡同、常家閁、汪老溝、焦溝、瓦窯溝、
  • 政府駐地:站街鎮政府
  • 電話區號:0371
  • 郵政區碼:451261
  • 地理位置:站街鎮西南部
  • 面積:3.03平方公里
  • 人口:2940人
  • 方言:河南方言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唐三彩遺址、劉氏祠堂
  • 車牌代碼:豫A
小黃冶村,行政區劃,地圖位置,唐三彩遺址,

小黃冶村

小黃冶村位於站街鎮西南部,南臨310國道,北臨伊洛河 231省道從村中穿過,西泗河從村西邊流過,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三彩窯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文化底蘊深厚,是城鄉一體化發展巨大潛力的優勢地帶。全村由6個自然片組成,2940口人,分15個村民小組。
下轄地區有:東窯、苜蓿灣、上溝、西祀胡同、常家閁、
汪老溝、焦溝、瓦窯溝、東嶺、西嶺、丁字路口

行政區劃

下轄地區有:東窯、苜蓿灣、上溝、西祀胡同、常家閁、汪老溝、焦溝、瓦窯溝、東嶺、西嶺、丁字路口

地圖位置


小黃冶村處於河南省鞏義市東北部,處在省會鄭州與古都洛陽之間。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緊鄰鞏義市東
區和省級產業聚集區—豫聯工業園區,緊鄰隴海鐵路連霍高速,連霍高速鞏義東站小黃冶村北側,焦桐高速和省道S237在村中穿過,完善的交通網路,為小黃冶村的經濟快速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

唐三彩遺址

小黃冶唐三彩窯遺址,位於洛陽東約60公里鞏義市小黃冶村。這裡有一條山間小溪,人們管它叫黃冶河,發源於嵩山。上游的白河、水地河和鐵匠爐村,都有隋唐時期的瓷窯遺址。黃冶河兩岸,常常有晶瑩斑斕的三彩瓷片出現,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考古工作者曾在小黃冶本西口進行發掘,出土有口哨、貼花范、猴范、俑范等。從這些模具看,這裡出產的三彩具有 相當高的工藝水平。出土的器物以三彩小馬和騎馬俑較多,另有少量的刻花盤。這裡是官辦的大型瓷場,遺址範圍較大。 出土有三足爐、碗、盆、罐、盂、杯、奩、酒壺等三彩器,還有大量素燒器物。色彩有白、黑、淡青、鱔黃等多種。出土的“藍彩豆”,造型優美,是我國稀有的珍品。洛陽和西安一帶出土的大量唐三彩,其中一部分就原產於此。
小黃冶村
鞏義黃冶三彩窯址始燒於北朝,發展於隋,盛於唐,式微於宋、金。早期生產青瓷,隋代開始生產白瓷,唐代主要生產白瓷,另外還生產黑釉、黃釉瓷、三彩瓷。三彩瓷是鞏義窯址的一大亮點。  歷史上關於唐三彩的產地,一般有西安、洛陽、揚州三地說,但目前發現窯址的,僅洛陽一地。鞏義窯址發現的白瓷,胎質堅細,潔白瑩潤,其薄胎白瓷呈半透明狀,質優者可與明清景德鎮脫胎白瓷相媲美,為研究中國白瓷的起源與發展提供了實物資料。《新唐書·地理志》中有關於河南府貢白瓷的記載,“開元貢白瓷”,其產地很可能就是今天的鞏義窯址。鞏義窯址還有可能是青花瓷的發祥地。關於青花瓷產地的研究,歷來是學術界關注的焦點。近年來鞏義窯址的考古發掘資料表明,在中晚唐時期地層和灰坑內清理出不少白釉點畫藍彩的鈷藍彩釉瓷器標本,為青花瓷的起源、創燒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依據。重要的是在晚唐地層內出土的青花瓷與揚州唐城遺址和“黑石號”沉船上發現的三件青花瓷時代一致。從而,再次推動了我國青花瓷器的研究向更新更深領域發展。
鞏義黃冶三彩窯址目前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也是國家文物局、財政部“十一五”期間重點保護的全國100處大遺址之一,也就是國家文物局、財政部近幾年的“重點工程”。關於鞏義窯址的名稱,此前文物界也沒有統一的稱謂,除了黃冶唐三彩窯址因為研究、發掘得比較早,名稱比較響以外,其他的名稱還有鞏義瓷窯址、鞏義瓷窯遺址、鞏義三彩窯址,也有專門針對某一部分的名稱,如白河瓷窯址、小黃冶、大黃冶窯址等。2006年,國務院在公布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時,將以上名稱進行合併,統一定名為“鞏義窯址”。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