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霜霉病

小麥霜霉病

小麥霜霉病一般發病率10%~20%,嚴重的高達50%。通常在田間低洼處或水渠旁零星發生。該病在不同生育期出現症狀不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麥霜霉病
  • 別名:黃化萎縮病
  • 主要危害作物:小麥
  • 主要為害部位:葉部
  • 病原中文名:大孢指疫霉小麥變種
  • 病原分類地位:鞭毛菌亞門真菌
  • 病原類型真菌
為害症狀,形態特徵,傳播途徑,發病條件,防治方法,

為害症狀

苗期染病病苗矮縮,葉片淡綠或有輕微條紋狀花葉。返青拔節後染病葉色變淺,並現黃白條形花紋,葉片變厚,皺縮扭曲,病株矮化,不能正常抽穗或穗從旗葉葉鞘旁拱出,彎曲成畸形龍頭穗。染病較重的各級病株千粒重平均下降75.2%。

形態特徵

孢囊梗從寄主表皮氣孔中伸出,常成對,個別3根,粗短,不分枝或少數分枝,頂生3~4根小枝,上單生孢子囊子檸檬形或卵形,頂端有1乳頭狀突起,無色,頂部壁厚,大小66.6~99.9×33.3~59.9(um),成熟後易脫落,基部留一鏟狀附屬物。起初菌絲體蔓生,後細胞組織中細胞變形,形成淺黃色的卵孢子。初期結構模糊,後清晰可見,成熟卵孢子球形至橢圓形或多角形,大小43.5~89.1×43.3~88(um),卵孢子壁與藏卵器結合緊密。一般症狀出現後3~6天,即可檢測到卵孢子。葉片上葉肉及莖稈薄壁組織中居多,根及種子內未見,穗部穎片中最多。

傳播途徑

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內的病殘體上越冬或越夏。卵孢子在水中經5年仍具發芽能力。二般休眠5~6個月後發芽,產生遊動孢子,在有水或濕度大時,萌芽後從幼芽侵入,成為系統性侵染。

發病條件

卵孢子發芽適溫19~20℃,孢子囊萌發適溫16~23℃,遊動孢子發芽侵入適宜水溫為18~23℃。小麥播後芽前麥田被水淹超過24小時,翌年3月又遇有春寒,氣溫偏低利於該病發生,地勢低洼、稻麥輪作田易發病。

防治方法

(1)實行輪作發病重的地區或田塊,應與非禾穀類作物進行1年以上輪作。
(2)健全排灌系統嚴禁大水漫灌,雨後及時排水防止濕氣滯留,發現病株及時拔除。
(3)藥劑拌種,播前每50kg小麥種子用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100~150g(有效成分為25~37.5g)加水3kg拌種,晾乾後播種。必要時在播種後噴灑0.1%硫酸銅溶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72%克露(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600~700倍液、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900~1000倍液、72.2%霜霉威(普力克)水劑800倍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