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赤霉病及其防治》是1982年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克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麥赤霉病及其防治
- 作者: 李克昌
- 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 國際標準書號:16119.530
《小麥赤霉病及其防治》是1982年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克昌。
麥類赤霉病是長江中下游地區大小麥的重要病害。皖 南山區、安徽沿江圩區流行頻率最高。大流行年份減產五成以上,而且因麥粒中含多種毒素,可致人畜中毒。症狀 大、小麥赤霉病有苗枯、稈腐、穗腐幾種症狀,一般以穗腐發生最普遍,危害最大。苗枯 受害幼苗出土前芽鞘和根鞘腐爛,呈黃褐色水浸狀,出土後芽鞘和...
小麥赤霉病及其防治 《小麥赤霉病及其防治》是1982年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克昌。圖書 小麥赤霉病及其防治 文獻類型 專著 責任者 李克昌 出版、發行者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發行時間 1982 來源資料庫 館藏中文資源
根據病蟲害的發生種類和程度,開展達標防治,多種病蟲混合發生危害時,實施“一噴多防”。小麥抽穗至揚花期是赤霉病防治關鍵時期,若遇陰雨、露水和大霧天氣且持續3天以上,或10天內有5天以上陰雨天氣時,要及時、全面開展赤霉病預防工作,選用氰烯菌酯、丙硫菌唑、氟唑菌醯羥胺、戊唑醇、葉菌唑、丙唑·戊唑...
《小麥赤霉病致病機理與防控關鍵技術》,是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為主要完成單位,由康振生等人完成的科研項目。參與情況 主要完成人:康振生,黃麗麗,周明國,馬忠華,韓青梅,馮小軍,陳長軍,楊榮明,張宏昌,趙 傑 主要完成單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南京農業大學,浙江大學,陝西省植物保護工作總站,江蘇省植物保護站...
小麥赤霉病屬氣候型病害,小麥抽穗、揚花期遇連陰雨天氣是誘發病害發生的主導因子。各級農業部門要堅持“主動出擊、預防為主”的防治策略,如在小麥抽穗-揚花期遇有3天以上的連陰雨天氣,要全面採取預防措施,提前組織打好“保險藥”。要充分發揮專業化防治組織作用,大力推行專業化防治和統防統治,切實提高防防控...
將戊唑醇和三唑酮進行復配對防治小麥赤霉病具有明顯的增效作用。(2)分析赤霉病菌中18個可能的麥角甾醇生物合成調控基因,其中僅有一個基因敲除致死,其他的17個基因都獲得了敲除突變體,這些突變體對SBI類藥劑的敏感性沒有改變, 表明該病菌中存在複雜的麥角甾醇合成調控機制。(3) 編碼甾醇C-14還原酶的FgERG24B...
赤霉病是安徽省小麥生產上的重要病害,近年來為害嚴重。無人飛機在安徽省小麥赤霉病防治套用中已經成為安徽省主要防治器械之一,但植保無人飛機防治小麥赤霉病尚無官方發布的相關施藥技術標準,在實際作業過程中,一些飛防服務組織為了片面追求利益和效率,在小麥赤霉病飛防作業過程中採用不合理的飛行參數,導致作業區...
《小麥赤霉病研究》是2001年科學出版社出 版的圖書,作者是陸維忠。圖書簡介 本書共分4篇,第一篇主要闡述了小麥赤霉病的病菌種類、分布、致病機理、發生和流行規律、鑑定技術以及綜合防治;第二篇介紹了國內外抗赤霉病種質資源的收集、篩選及抗源利用;第三篇論述了小麥赤霉病抗性的遺傳基礎、抗赤霉病基因的...
作品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我國小麥抗赤霉病育種概述 一 小麥赤霉病的症狀 二 小麥赤霉病的流行與危害 三 小麥抗赤霉病育種的回顧 第二章 赤霉病的病原菌及其致病性 一 赤黴菌的形態與生理 二 赤黴菌的種類與分布 三 赤黴菌致病力的分化 四 赤霉病菌的變異 五 赤黴菌毒素 六 赤黴菌對小麥的侵染 第三 ...
小麥赤霉病不僅影響產量,也影響品質,是當今世界上最嚴重的小麥病害之一。QTL定位表明抗赤霉病基因極其匱乏。為了解決小麥的赤霉病抗性問題,迫切需要進行其抗性功能基因組研究。本項目以我國特有抗赤霉病種質望水白為主要材料,在闡明其抗性遺傳的基礎上,將cDNA和蛋白組差式分析與感病突變體的利用相結合,分析在...
相關研究結果對克隆目標基因、探析抗性機理和培育高抗赤霉病小麥品種具有重要意義。結題摘要 小麥赤霉病是由禾穀類鐮刀菌引起的世界性小麥主要病害之一。本項目的主要研究內容是對海鹽種等中國小麥地方品種的赤霉病抗性QTL/基因進行定位,開發緊密關聯的標記,分析這些位點的等位變異和效應及其在小麥育種...
2.5 實施病害分區治理 8.2.6 加強田間管理 8.2.7 強化赤霉病防控協作攻關 8.2.8 強化專業化統防統治 8.2.9 最佳化化學防治策略 8.3 國內外小麥赤霉病防控研究進展 8.3.1 小麥赤霉病育種 8.3.2 赤霉病菌的致病和毒素合成調控 8.3.3 “小麥一病菌一微生物菌群”三者互作 參考文獻 ...
本實驗室在前期構建了抗赤霉病小麥地方品種望水白及其Fhb1缺失的感病突變體受赤黴菌誘導的基因表達譜,篩選並克隆到一個Fhb1位點上的抗病候選基因TaRLK-B。本項目擬以該基因為研究對象,利用同源克隆、關聯或連鎖分析等研究TaRLK-B序列特徵與Fhb1位點及抗病功能的關係;在不同抗感小麥品種中對TaRLK-B等位...
《小麥赤霉病菌對多菌靈抗藥性相關蛋白研究》是周明國為項目負責人,南京農業大學為依託單位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初步研究證明小麥赤霉病菌不同於國內外報導的其他抗藥性真菌,對多菌靈抗藥菌株的β—微管蛋白與抗藥性無關,但發現抗藥菌株中存在一種能固定多菌靈的大分子蛋白。本項目研究該蛋白的種類及其與抗藥性...
《小麥赤霉病菌中α2-微管蛋白的生物學功能研究》是依託浙江大學,由尹燕妮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α和β微管蛋白在維持真核細胞的結構和有絲分裂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小麥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基因組中存在2個α(tubα-1和 tubα-2)和2個β(tubβ-1和 tubβ-2)微管蛋白基因。...
病蟲害防治 小麥病蟲害多在中後期發生。主要病蟲害有赤霉病、白粉病、紋枯病和粘蟲、蚜蟲。一般結合赤霉病防治一塊綜合防治即可。對白粉病、蚜蟲發生重的田塊可在赤霉病防控前單獨開展一次防治。針對近幾年小麥赤霉病呈流行性發生趨勢和徐麥35屬赤霉病易感品種特點,對徐麥35的綜合防治,首次施藥時間應提早至齊穗...
小麥赤霉病綜合防控協同創新聯盟 小麥赤霉病綜合防控協同創新聯盟是專業聯盟。2019年12月31日,入選首批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認定名單,並被標識為標桿聯盟。
本項目分離鑑定赤霉病菌雙組分信號途徑的負調控元件2C型絲氨酸/蘇氨酸磷酸酶(簡稱PP2C)的生物學功能,通過比較基因組學分析發現,小麥赤霉病菌中存在7個PP2C蛋白。基因敲除和互補試驗發現,FgPTC3基因在赤霉病菌的菌絲生長、孢子、致病、毒素合成、脂質代謝中發揮重要作用,該基因參與調控多個代謝途徑。酵...
《TaJRL2基因在小麥抗赤霉病反應中的功能研究》是賈海燕為項目負責人,南京農業大學為依託單位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赤霉病是小麥的一種主要病害,對其產量和品質均有影響。雖然已經定位多個抗赤霉病QTL,但未克隆到抗赤霉病基因。當前用於抗赤霉病轉基因研究的多是一些防衛基因和抗菌肽,這些基因的轉基因...
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第15部分:殺菌劑防治小麥赤霉病 《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第15部分:殺菌劑防治小麥赤霉病》是2008年3月1日實施的一項行業標準。備案信息 備案號:77540-2020 備案月報: 2020年第10號(總第246號)
3. 陝西省科學技術一等獎“條鏽病菌與小麥相互作的分子基礎”,2010年,排名第三;4. 陝西省科學技術一等獎“小麥赤霉病防治基礎與套用研究”,2009年,排名第二;5. 陝西省科學技術一等獎“植物病原菌與寄主互作關係的超微結構和細胞化學研究”,2004年,排名第二;其他獎勵 6. 大北農科技成果獎一等獎“蘋果樹腐爛...
曾有人以含DON毒素18-20mg/kg的赤霉病小麥,按0.5-50%的不同比例混入飼料中,餵養大鼠18個月,發現高比例組動物睪丸、子宮、肝、腎臟受到一定的損害。DON化學性能非常穩定,一般不會在加工、儲存以及烹調過程中破壞,在實驗室條件下可長期貯存保持毒力不變,有較強的熱抵抗力,121℃高壓加熱25min僅有少量破壞...
主發小麥葉枯病和穗蚜的麥田,可用65%代森錳鋅2.25千克/公頃或70%甲基托布津1.5千克/公頃+10%吡蟲啉300克/公頃+磷酸二氫鉀1.5千克/公頃,對水450千克/公頃進行噴霧防治。與此同時,還應特別加強小麥赤霉病的防治。小麥赤霉病可控不可治,且由於百農4199為高感赤霉病品種,在適宜條件下極易暴發導致赤霉病...
人物評價 在師生們的眼裡,康振生正直寬厚、沉穩儒雅,對科研工作精益求精,一絲不苟,令人敬畏;而生活中的他,又是一位和藹可親、沒有架子的老師和同事。康振生有著強烈的事業心和嚴謹的治學態度,在小麥條鏽病、赤霉病等重大病害發生規律、致病機理與防治技術研究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貢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