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藍矮病

小麥藍矮病

小麥藍矮病是由翠菊黃化組三葉草綠變亞組植原體引起的、發生在小麥的病害。該病是某些病毒在麥類上所表現的一個症狀或症狀發展的一個階段。冬小麥在冬前一般不表現症狀,春季返青後始見明顯病株。病株嚴重矮縮畸形,分櫱增多,葉片叢生,節間明顯短縮,且越往上越短縮,套疊狀,葉片呈輪生狀。基部葉片藍綠色,明顯増生、增寬、變厚,挺直光滑,有的葉緣呈鋸齒狀缺刻。心葉捲曲、褪綠、變黃、甚至壞死。

小麥藍矮病發病田塊輕者減產20-30%,重者絕收翻種,可對小麥高產、穩產造成嚴重威脅。由於該病原只能通過條沙葉蟬傳毒,所以條沙葉蟬的發生危害、傳毒特性直接影響病害的流行。

小麥藍矮病的防治方法主要為採用綜合措施,包括種植抗病、耐病品種,麥收後及時滅茬深翻,剷除田間、地邊的雜草和自生麥苗,減少條沙葉蟬發生,冬小麥要適期晚播,以及採用藥劑拌種和田間噴藥等方法防治條沙葉蟬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麥藍矮病
  • 外文名:Wheat blue dwarf
  • 病原:翠菊黃化組三葉草綠變亞組植原體
  • 危害作物:小麥
  • 為害部位:全株
病害學史,病原特徵,為害症狀,侵染循環,流行規律,防治方法,分級標準,

病害學史

小麥藍矮病在中國在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時,僅分布於乾旱、半乾旱的隴東、隴南、陝北、雁北、寧夏和內蒙古等中低產晚熟冬麥區,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耕作制度的發展,小麥藍矮病逐步擴展蔓延到關中水地等南部高產中熟冬麥區,局部地區造成毀滅性危害,成為高效農業間套作和覆蓋高產小麥生產的嚴重障礙。
20世紀80年代,朱象三等研究認為是由一種線條狀病毒所引起。1991年安德榮等從田間患病植株的篩管組織中觀察到大量的“類菌原體”(植原體)。張秦風等通過電鏡觀察接種病株組織和介體昆蟲條沙葉蟬Psammotettix striatus L.)唾液腺組織、病株對四環素敏感性等試驗,證明其病原為植原體。張榮等進一步從分子水平證明小麥藍矮病的病原物為植原體。
小麥藍矮病為中國首次報導的植原體病害,由介體條沙葉蟬專化性傳播。曾先後發生過10餘次,如陝西韓城市在1985年開始曾多次不同程度發生,兩次暴發成災,1996年小麥藍矮病發生面積3333公頃,333公頃小麥絕收,2005年發生面積達6666公頃,200公頃小麥絕收。

病原特徵

小麥藍矮病由植原體引起,屬於翠菊黃化組三葉草綠變亞組植原體,是一類病原原核生物。通過對接種發病的小麥、長春花病組織和帶毒條沙葉蟬進行超薄切片電鏡觀察,在植物韌皮部篩管細胞和蟲體的後腸組織中充滿了典型植原體,其形態主要為圓形和橢圓形,菌體長80-150納米,雙層單位膜清晰可見,厚7-8納米。而在健康的小麥、長春花和帶毒條沙葉蟬所產卵中未見植原體存在。

為害症狀

小麥藍矮病表現為植株顯著矮縮畸形,節間越往上越縮短,呈套疊狀,致使葉片輪生。發病初期心葉褪綠變淡、捲縮,後基部葉片變為深綠色、增寬加厚,頂葉出現不規則的黃色寬條斑。小麥不同生育期,主要表現症狀不同。分孽期:發病株生長緩慢,病葉顏色加深,葉片失去韌性易折斷,分孽增加很慢;拔節期:拔節速度變慢,絕大多數病株高度不足健株的1/3,嫩葉生長緩慢,老葉則相對較快呈叢縮株型;抽穗灌漿期:發病株失綠較早,出現了不正常的早枯、青乾現象,能抽穗的發病株,穗體發育不豐滿、不勻稱,結實率低,發病株的種子千粒重下降36%。拔節期病症表現最為明顯,植株矮縮、莖幹變粗、葉片變寬,拔起發病株,用清水沖洗淨泥土,發現主根腐死、根毛較正常植株少且短。其發病最典型的症狀是植株嚴重矮縮,最後病株葉片全部黃化,植株死亡。

侵染循環

小麥藍矮病初侵染源主要是打麥場、堆麥草的場院和秋作物地的自生麥苗,據田間調查,小麥藍矮病病原在小麥收穫後至播前越夏期間,主要在自生麥苗上普遍發病,還可侵染秋作物粟、糜子、玉米和禾本科雜草狗尾草等。不同生育階段小麥接種試驗表明,僅在1葉平展期和3葉期接種明顯發病,而拔節期接種未發病,因此小麥藍矮病主要在小麥苗期形成初侵染髮病。病害潛育期與溫度有關,秋季平均溫度11.8℃時,小麥藍矮病的潛育期最短為16天,最長為65天,平均為50天。春季平均溫度為21.6℃時,小麥藍矮病潛育期最短為7天,最長為44天,平均為25.4天。溫度是影響小麥藍矮病潛育期長短的重要因素。
小麥藍矮病
條沙葉蟬
秋季冬小麥出苗後,條沙葉蟬從秋作物及雜草上遷飛至麥田傳毒。深秋初冬葉蟬以卵在小麥或雜草上越冬,翌春孵化後再行獲毒,然後開始傳毒。在小麥收穫前,又飛到玉米,高粱及多種禾本科雜草上傳毒。

流行規律

小麥藍矮病病原只能通過條沙葉蟬傳毒,所以條沙葉蟬的發生危害、傳毒特性直接影響病害的流行。條沙葉蟬在氣侯乾燥年份密度大,因此病重。在冬麥區,冬季氣溫較高則有利於條沙葉蟬的卵越冬,夏季的相對低溫有利於條沙蟬生存和繁育,都利於小麥藍矮病的發生流行。此外,小麥品種間抗耐小麥藍矮病差別明顯。

防治方法

  • 種植抗病品種:有些品種和品系經多次重複鑑定抗病性穩定,可作為抗病品種在生產上推廣套用或作為抗源材料進行抗病育種。在病害流行區有計畫地推廣種植抗病品種,如小偃六號新系、晉麥47、晉麥54等,並注意提純復壯和不斷選育推廣新的抗病品種。
  • 藥劑治蟲防病:侵染小麥藍矮病的類菌原體對四環素、金黴素土黴素等抗生素較敏感,因此可以用這些抗生素進行生物防治。
  • 農業栽培技術措施防病:改善麥田水肥條件,適期晚播、精耕細作,合理調整小麥種植群體,防止出現冬前旺苗,冬後弱苗現象,以提高小麥自身的抗病能力。及時清除麥田、地邊雜草,儘可能避開與禾穀類等作物相鄰,以減少傳毒介體寄主範圍和生存空間。從根本上改變農田生態條件,抑制葉蟬的發生,從而減少傳病機會,減輕藍矮病的發生。

分級標準

小麥發病程度分級:0級,不發病;1級,植株矮縮1/2以下,能抽穗,但籽粒枇瘦;2級,植株矮縮在1/2以上到2/3以下,能抽小穗,部分不孕或不孕;3級,矮縮嚴重,不能拔節或抽穗,甚至早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