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矮腥黑穗病

小麥矮腥黑穗病

小麥矮腥黑穗病是由小麥矮腥黑粉菌引起的、發生在小麥的病害。感病植株極端矮化,分櫱可多達30-40個。病穗表面粗糙,呈炸開狀。多數穗的小花全變成黑粉粒,具有魚腥臭味病粒較網腥黑穗病粒為小,近球形,質堅硬。

小麥矮腥黑穗病是麥類黑穗病中危害最大、防治最難的病害。它還寄生於多種雜草上,在歐洲、美洲、亞洲、非洲等三十多個國家發生。1962年美國蒙大拿州卡利斯佩爾地區因病減產68.7%,1972年美國西部7個州病田達361萬畝,平均減產17%,損失小麥1.2億多萬公斤。在中國已列為對外植物檢疫對象。

小麥矮腥黑穗病的防治要嚴格執行檢疫制度,種子採用滅菌處理,實行輪作換茬,控制病害發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麥矮腥黑穗病
  • 外文名:Dwarf Bunt of Wheat
  • 病原:小麥矮腥黑粉菌
  • 危害作物:小麥
  • 危害部位:全株
病原特徵,為害症狀,分布範圍,侵染循環,流行規律,防治方法,

病原特徵

小麥矮腥黑穗病病原為小麥矮腥黑粉菌(學名:Tilletia controversa Kuhn),屬擔子菌亞門黑粉菌目腥黑粉菌屬真菌。菌癭堅實,不易破碎,冬孢子褐色,成堆時呈深黃褐色,球形至近球形,大小19-24微米,有網紋,網目大小3.5-6微米,深度1.5-3微米,膠鞘極厚,1.5-5.5微米,有魚腥味。冬孢子萌發產生有分枝的先菌絲,頂端產生線狀的擔孢子9-20個,多的可達28-66個。擔孢子有(+)(-)性的差異,成對配合,形成“H”狀聯結,然後萌發,直接產生侵染絲,或形成次生擔孢子後再萌發形成侵染絲。冬孢子萌發以5℃為最適,萌發時間極長,在5℃時22-26天后才開始萌發,至70天萌發才達75%。
病菌有生理分化現象,如美國有10個小種D1-D10,其中D9致病力最強,德國有8個小種。

為害症狀

小麥矮腥黑穗病的症狀表現為:
  1. 病株矮化:高度為健株的1/4-2/3,在重病田可明顯見到健穗在上面病穗在下面,形成“二層樓”的現象;
  2. 分櫱增多:病株分櫱一般比健株多一倍以上,矮化與多分櫱的症狀變化很大,除取決於寄主與病菌的基因型外與侵染的時間及程度密切相關;
  3. 小花增多:一般健穗每小穗的小花3-5個,病穗小花為5-7個,甚至11個,使病穗寬大、緊密,有芒品種芒外張;
  4. 病粒:病粒近球形,較硬,不易壓破、破碎後呈塊狀;
  5. 自發螢光現象:小麥矮腥黑穗病冬孢子有自發螢光現象。

分布範圍

小麥矮腥黑穗病在歐洲、美洲、亞洲、非洲等三十多個國家發生,包括日本、巴基斯坦、阿富汗、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喬治亞、伊朗、伊拉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敘利亞、塔吉克斯坦、土耳其、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阿爾巴尼亞、奧地利、保加利亞、克羅地亞、丹麥、瑞典、波蘭、捷克、匈牙利、德國、瑞士、比利時、法國、西班牙、義大利、拉托維亞、盧森堡、摩爾多瓦、俄羅斯、斯洛伐克、塞爾維亞、斯洛維尼亞、西班牙、前南斯拉夫、羅馬尼亞、希臘、阿爾及利亞、利比亞、突尼西亞、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阿根廷、烏拉圭。該病在中國已列為對外植物檢疫對象。

侵染循環

落入土壤表層的冬孢子,在冬小麥播種後陸續萌發,侵染麥苗,侵染期可延續3-4個月(美國西部從12月至次年4月,多集中在1-2月)。在雪下土表溫-2℃至2℃範圍內冬孢子能繼續萌發侵染,溫度不利時萌發暫停或延緩。萌發的冬孢子遇乾燥條牛,30天仍保持侵染力。病菌隨土壤和種子傳播。冬孢子粉在土壤中至少存活3年,完整的病粒中的冬孢子可存活3-10年。

流行規律

小麥矮腥黑穗病的發生是突發性的,凡降雪早、雪層厚、積雪期長的地區和年份病害大量發生。在大多數地區這種條件不是每年都有,因此發病率可從多數年份的微量發生都流行年份的60%以上。該病的發生、流行與降雪密切相關,但在雖無積雪,有持續低溫(5℃)的地區也可發生。土壤板結、淺播、早播利於發病,遲播病輕,臨冬播種的包旦麥與春麥不發病。

防治方法

  1. 檢疫:嚴格控制從國外病區引進種子及無性繁殖材料,對從病區引進的種子特別是禾草種子應進行嚴格檢疫;
  2. 選育:選育抗病品種控制病害流行,但病菌生理小種變異快,選育較難;
  3. 栽培防治:採用輪用(5-7年)、深播(6厘米)、調整播種期等方法均有防效,但不易實行;
  4. 化學防治:用五氯硝基苯消毒土表有一定效果;用萎銹靈處理麥種,可減少病菌隨種子傳入新區的危險,瑞典用種衣劑防效達90%左右;美國用55℃的0.13M次氯酸鈉處理30秒,安全殺死種子上的冬孢子;
  5. 電子輻射防治:用高速電子束照射,可100%達到殺滅效果,種子發芽率降為0;
  6. 環氧乙烷防治:用鋼瓶氣環氧乙烷作為殺菌氣,對帶菌種熏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