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無網長管蚜的無翅成蚜體形呈長橢圓形,體長2.5mm。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發生規律,防治方法,防治策略,綜合防治措施,
形態特徵
腹部蠟白色至淡赤色。腹管長圓筒形,淡色至綠色,端部無網狀紋。尾片有毛7~9根,有翅蚜翅中脈分支2次。觸角第三節長0.52mm,有感覺圈10~20個以上。
生活習性
麥蚜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都以無翅型孤雌胎生若蚜生活。在營養不足、環境惡化或蟲群密度大時,則產生有翅型遷飛擴散,但仍行孤雌胎生,只是在寒冷地區秋季才產生有性雌雄蚜交尾產卵。來春卵孵化為乾母,繼續產生無翅型或有翅型蚜蟲。
麥蚜以無翅孤雌胎生雌蚜繁殖為主,有翅孤雌胎生雌蚜遷飛擴散。在溫暖地區可全年孤雌生殖,不發生性蚜世代,表現為不全生活周期型。在北方寒冷地區,有性蚜世代,為全生活周期型。
發生規律
麥無網長管蚜均以卵越冬,初夏飛至麥田。小麥返青至乳熟初期,麥長管蚜種群數量最大,隨植株生長向上部葉片擴散為害,最喜在嫩穗上吸食,故也稱“穗蚜”。無網長管蚜則喜低溫條件。
防治方法
防治策略
在黃矮病流行區,應以麥二叉蚜為主攻目標,做到早期治蚜控制黃矮病發展;非黃矮病流行區主要針對優勢種,重點抓好小麥抽穗灌漿期麥長管蚜和禾縊管蚜的防治。要協調套用各種防治措施,充分發揮自然控制能力,依據科學的防治指標及天敵利用指標,適時進行噴藥防治,把小麥損失控制在經濟允許水平以下。
綜合防治措施
(1)調整作物布局:在西北地區麥二叉蚜和黃矮病發生流行區,應縮減冬麥面積,擴種春播面積。在南方禾縊管蚜發生嚴重地區,應減少秋玉米播種面積,切斷其中間寄主,減輕發生為害。在華北地區提倡冬麥和油菜、綠肥(苕子)間作,對保護利用麥蚜天敵資源、控制蚜害有較好的效果。
(2)保護利用自然天敵:要注意改進施藥技術,選用對天敵安全的選擇性藥劑,減少用藥次數和數量,保護天敵免受傷害。當天敵與麥蚜比小於1:150(蚜蟲小於150頭/百株)時,可不用藥防治。